APP下载

英语辩论普及化,英语学习走向“第二课堂”

2014-12-27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裁判长外研社辩题

近年来,随着对英语辩论的认识加深和重视程度的提高,不少大学陆续开设英语辩论课程,对英语辩论的定位也逐渐由“一小群精英的游戏”到“思辨工具”,英语辩论赛也从“曲高和寡”到逐渐普及,成为许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

在主办方对参赛辩手的一份调查问卷中,超过一半的被访者认为,通过英语辩论赛等“第二课堂”,能较好地锻炼英语思辨能力以及英语表达能力。对此,该项赛事举办方外研社总编辑徐建中说:“以往我们说学习英语要眼心耳手口并用,现在英语还要成为学生的眼心耳口手,会看,会听,会说,还要会想、会用。英语辩论,就是对大学生这种综合能力最立体的锻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代表队的刘老师说:“英辩赛促进了英语辩论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很有帮助,有效地弥补了应试教育下英语教学的缺陷。有越多的学生接触到辩论赛,就有越多的人受益。”复旦大学代表队的周诗雯同学主修专业是传播学,却是大学英语辩论社的主力,她说:“我大一就开始学习英语辩论,英语辩论挑战真的很大,但对我来说是很好的锻炼。”

外研社副社长谢文辉表示,“学生需要更多的‘第二课堂’,在英语学习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国际视野拓展的诉求,回归学习的本质。”

从“爱表达”到“会思考”,90后辩手张扬赛场

“政府是否应该禁止虚拟货币?”

“受害者对迫害者的宽恕是否应该纳入量刑考虑?”“宗教旅游场所是否应该免费向大众开放?”

“体育比赛中,‘让’是否是合理战术?”

这些国家政策和新闻报道中的社会热点,都是英辩赛总决赛辩手唇枪舌战的议题。大赛副裁判长温庆霖说:“其实我们出的题总体上来说不算太难,无论是孤儿院、广告、还是国际法庭审判,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辩手打破原有价值观,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辩题聚焦社会、关注世界、鼓励思辨”,教育部高教司刘向虹女士评价道。

决赛交锋

冠军队四川大学捧杯瞬间

据组委会介绍,此次参加总决赛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甚至95后。自1997年以来,中国一系列教育改革让中国教育体系慢慢脱离死记硬背,90后更加注重多元化的独立思考。例如,针对循环赛第二场的议题“广告是否应该使用普通体型的模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代表队的安贺喜同学说:“这个辩题的积极意义在于启发大家对广告所传达的价值观进行思考,广告不仅要满足传统上的生理、安全需求,还应上升到满足情感和自我实现的层次。”

华东赛区冠军、上海财经大学的易桐宇说:“辩论不满足于知道简单的现象,促使我看新闻了解背景,并寻求一些更深刻的观点看法,表达能力是后来形成的,先学会思考是首要的。”

“这几天比赛的辩题很多都涉及全球热点,就是想引导辩手多关注多思考这方面的内容。”总裁判长何京锴说,“这次大赛中不少辩手能够抓住其他人忽略但却和议题高度相关的点,让我眼前一亮,感觉aha, that’s the speech!”

“豪华阵容”言传身教,打造“国际范儿”英辩赛

除了从社会热点难点切入的辩题,形式多样的辩论课、示范课、往届辩手交流会,大赛组委会还设置了多种形式,邀请国际顶尖辩论高手“豪华阵容”,为层层遴选出的全国辩手“打磨”辩论能力。

例如,大赛组委会邀请新加坡联合辩论协会主席、世界中学生辩论赛中国队的教练Mr. Loke Wing Fatt担任首席培训师,并与来自国际辩论协会的专家Kevin Minch教授等13人共同组成了第十七届“外研社杯”英语辩论总决赛赛前培训团。“这次培训改善了我的逻辑思维结构,从前参加各种比赛只是积累了个人经验,而参加了培训才发觉自己的经验和见识都是不够的,只有经过老师的指导才能走得更远。”陈逸凡,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的大二男生说。

此外,组委会还安排了一场国际高手云集的示范赛。中国唯一一位在世辩赛担任过主裁判的中国裁判、此次大赛联合裁判长郑博;第十二届外研社杯英辩赛冠军、现为哈佛大学博士的联合裁判长何京锴;复旦大学英语辩论社创始人兼社长、本次大赛副裁判长温庆霖;世界中学辩论锦标赛中国代表队裁判、大中华区经验最丰富的对阵官陈聪以及本届大赛的四位国际培训师,围绕“This house believe that rich countrie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erect protectionist barriers against poor countries”辩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台上妙语如珠,台下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主裁判长郑博说,“观摩示范赛,即将参赛的辩手可以借鉴一些好的经验,让自己得到提升;而对于我们老辩手来说,又是一次交流的机会。这些辩题和辩论,永远都在告诉我们,还有哪些是未知的。”“我喜欢这种新的示范方式,可以吸收到各种不同的辩论风格,”鲁东大学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刘兆伟说。“通过他们,我们学习到如何清晰系统地分析辩题,如何根据不同的角色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辩论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推“优才计划”,助辩手向世界顶级赛场、职场出发

最佳辩手新鲜出炉

决赛选手场外交流

外研社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于2013年5月共同发起设立外研文化教育基金。今年,大赛组委会将携手外研文化教育基金,首推“优才计划”,将中国的优秀辩手助推向国际舞台。

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先生说:“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去年被评为了最受大学生欢迎赛事,宋基会将携手英辩赛,为更多中国优秀大学生提供更佳的发展平台。”

据介绍,在“优才计划”中,通过2013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选拔出的18位优胜者会接受外研文化教育基金资助参加国际级辩论赛,其中有3位于2013年12月参加世界大学生辩论赛,12位于2014年5月参加亚洲大学生辩论赛,3位于2014年7月参加澳亚大学生辩论赛。这些优秀的辩手们前往世界各地,在纯外语环境中体验国外文化风情,在顶尖国际赛事中遇强则强,亲自感受全球化的深刻影响。

总决赛当日,第十届冠军辩手、外交部翻译张京还现身赛场,与辩手们面对面交流,畅谈从英辩赛起航的追梦之旅。在总决赛结束后,“共话未来”——大学生创业与职场高峰论坛举行,巨人集团高级副总裁曹廷辉、刘海瑞,联想集团中国区培训与发展总监汪鹏,新浪乐居人力资源副总监李奕葶,腾讯教育频道负责人蔡娟等企业高管出席,与在场的英辩赛辩手们畅谈职场中大学生求职与创业的问题。

猜你喜欢

裁判长外研社辩题
保铮:雷达界的“裁判长”
保铮:雷达“裁判长”
外研社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2 Save the world Unit 1听说课教学设计
The war of protecting peas
Not bald anymore
I IItttt’snotmyffaauulltt
借“题”发挥,焕发精彩!
辩论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英国议会制辩论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
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