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主体性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数感
2014-12-26黄兆清
摘 要:就目前数学教学过程而言,比较明显的问题是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感悟较差,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数学成绩很难提高。在我国小学教学中突显出主体性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感悟,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感的方法,有效提升数学成绩。
关键词:数学;数感①;培养
一、联系生活培养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应用方面的能力是比较重视的,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就必须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联系,由此才能将抽象化的数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便于学生理解认知数学内容,这样也就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感培养,可以不断加深数学在学生脑海中的利用程度。
1.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的基础教学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抽象性还是比较强的,而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在数感方面的效果,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进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使用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方面的学习,比如情景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应用题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简化联系,与实际生活进行对比,在课堂中把生活情境模拟出来,由此带入数学教学内容,这样就会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对于数学教学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通过思想上的扩散来初步认识几种图形。对于角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可能感觉比较抽象,自一顶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从字面上学生很难感受顶点和射线的概念,此时让学生从感官角度出发,尝试先蒙住学生的双眼,让学生用手触摸三角板等教具,由一条边摸到顶点再摸到另一条边。摸到尖锐或者说是转折点,是一条边的结束又是另一条边的开始,学生从感官角度初步理解顶点。对于射线的理解,从顶点摸向另一条边,因为蒙着眼,学生没有长度和距离感,这种从一点出发有延伸感的直线就是射线。这种感官和概念的结合,虽然难以用语言进行强化,但是学生确实在意识中形成了数学模型,然后再对物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化联系,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培养自身数感了。
2.将教学活动多样化,培养学生数感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是比较偏向于娱乐学习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游戏,将小学数学课堂内容多元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可以很好地融入数学教学中去,就可以不断地通过学习理解来增强自身的数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数学知识的启发。从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考虑,游戏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为了巩固“九九乘法表”,可以利用模拟售货员的游戏,商品定价,学生模拟购买并计算价格,看谁算得又快又好,这种游戏模式能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更好地形成数感,为原本没有具体含义的乘数赋予单价和数量,对于学生实际生活中利用乘法表解决问题也有很好的帮助。
二、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数感
1.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比较注重的,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多加关注的问题。如果可以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可以从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数感上的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必须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对计算能力的掌握提升自身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技巧,让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可以不断增强自身数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高的建树。
计算对于学生本身来说比较抵触,如果为了计算而让学生进行计算,效果甚微。在生活中,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比较密切,如果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效果则更好。例如,妈妈买来一袋苹果或其他具有明显单位的生活用品,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让孩子去拿两个苹果,多次执行让孩子算算自己拿了几次?一共拿了几个?总共买了一定数量的苹果,拿了这么多还剩多少?买一个苹果需要多少钱,拿了这么多苹果值多少钱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内培养数感,反感程度也更小。
2.自主探究教学带动学生培养数感
在我国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探索性的学习有更浓的兴趣,如果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将会为教师培养学生数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从数感的培养本质来说,学生不是通过学习教师所讲内容来培养自身数感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不断强化数感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本里静态的数学知识通过课堂以动态的形式演化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基础,并由此开发学生的数感。
三、通过合作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相对来说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来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究,对于数学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能局限于个人思维,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更适合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而不是听懂数学、记会数学,只有将数学课堂有效地构建为实践课堂,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培养数感的方式。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学习更多的是好奇心理,如果不能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就可能削减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兴趣,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摇篮,不断在教学课堂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增设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合作来说,更多的是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数感为目的增设更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参与到进来,学好小学数学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习,并且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数感。
小组模式中学生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每个人对于数学的体验和感悟都不尽相同,在小组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更有利于形成完善的数学体系思想。比如,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安排一个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计算型的,也可以是制作式的,这里以动手感受四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根据这个概念让学生组成小组制作能够体现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有些学生可能想通过直尺进行丈量画出图形,但是学生会发现平行边无法表达,那么有的学生就会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逐渐发现相等这一关系,制作两对边,将相等的边摆在相对的位置,尽管无法平行,但是通过另外一组边可以优先形成一个四边形,将这个图形连接点用图钉连接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拉动这个图形,学生就会体验到平行具体是一种什么关系。学生在小组中开动自己的思维,制作模型大家一起动手,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四、实践整理来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知识从本质上来说是逻辑性强、思维性强的学科,但从其价值和教学目的来说,数学是源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而对于数学学习及其重要的数感来说,更是要由实践和整理来培养,不能依靠教师的单方面教学和传授来增强学生的数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知识和内容,将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挖掘现实生活中与小学数学有关的素材并带入到课堂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效地认识到数学的利用价值和实际价值,这样的教学还可以带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侧面增强了学生在数感方面的培养力度。
五、在回顾反思中培养数感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学习的反思做得并不是很好,教师对于这方面的内容也没有有效的把握,如果能将学生学习中的回顾反思环节带动起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处理掉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一个层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和内容,不断回顾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断提升数感。
数感从其源头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数感的好坏是与学生自身对数学的理解和热爱有关的,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比较敏感的,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很快地培养自身的数感。因此,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必须抓住有利条件,不能一味地按照传统来教学,不能死板地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做好回顾反思的内容,这样很可能不仅促进不了学生对数感的培养,反而可能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教学方面,突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我国近几年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而且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效,如何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新的难题,只有通过教师不断的摸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进步,才能让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多样化,随着学生数感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升,从而为学生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郑锡瑜,赵玉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黄兆清,男,1962年12月出生,大专,就职于福建省浦城县忠信中心小学,研究方向:数学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