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4-12-26韩祥玲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从六个方面谈了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我觉得运用多媒体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形象直观地导入新课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分散,所以要上好一堂课,在导入新课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将多媒体用于课堂教学,既形象直观,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那交织在一起的枪炮声,轰隆轰隆的爆炸声,战士冲锋的喊杀声,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我接着介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就是在这样恶劣危险的环境中,把手术台当做阵地,抢救一个个受伤的战士,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为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有些课文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运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有机地扩展空间为学生提供观察、想象、推理、判断的具体凭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更羸为什么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了呢?学生感到很难理解,课前,我设计了多媒体,并录制了拉弓声和大雁嘶鸣声,教学时,出示多媒体,一副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振翅欲飞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分析出更羸听到大雁叫声悲催,判断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得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道理。
三、抓住时机,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课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即使讲得头头是道,机械地讲解,结果学生还是不知所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降低知识坡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抓住多媒体运用的最佳时机从整体入手,边讲边读课文,边看媒体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一开始,我依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同时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比较准确,这时我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回到家里是怎样做的?后来怎样?”由于学生系统地感知了课文有关内容的生动活泼的画面,听到教师的问题思维活跃了,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找到正确答案。待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后,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说图意,读课文,图文对照,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学生对课文理解了,并对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后,我又边放配乐朗读录音,边播放故事内容,这样声像结合,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感知—理解—深化”的学习过程。当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时,为了让他们的兴奋经久不衰,我又播放了《劳动最光荣》的乐曲,并随着欢快的曲子设疑:“在这欢快的音乐中,同学们想小白兔和小灰兔会干什么呢?哪几位同学愿意分角色表演这一段?”小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着上场,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的即兴表演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最后让学生续编了故事《小灰兔种白菜》。
四、利用多媒体,以声传情,加强朗读教学
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朗读的一项重要要求。只有学生逐步掌握以声音来表情达意的规律,懂得音乐中音长、音高、音强的相互融合与变化,把握停顿、快慢、声音高低、重读、语调的调节和控制,才能更好地表现课文中所反映的情感,借声像以声传情,渲染气氛。这样指导朗读,能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景之中,以增强感染力,加深课文理解,也能读出作者的心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大海的歌》时,我通过播放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海港景象,耳听轮船马达声、装卸吊车的操作声、彩旗的飘舞声,海浪拍打船头的浪击声,想象这些声音合奏成一曲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乐曲,然后放录音,让学生怀着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可喜成就的激情去朗读,就会读得有声有色,会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总之,运用多媒体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能调动多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情趣,促进思维,引发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刘晶.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山西电教,2011(01).
作者简介:韩祥玲,女,1967年9月出生,本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20余年,现为小学高级教师,就职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和街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誗编辑 薄跃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