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4-12-26陈先进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摘 要: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也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不论什么样的学科,课堂教学时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还能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当前高效课堂建设的核心问题。带着这样的思考结合学校“本真”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把好备课关口,充分预设问题情境

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师备课看教材时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一定要知道这一单元教材在整个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知道本单元教材承载的知识点,更应着眼于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内容?这个知识点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样的联系?又为下面的教学起着什么样的准备?这是钻研教材的重点。

2.教师备课时应当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学情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什么地方需要重点强调,什么地方只需要提醒一下,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真实需求。比如,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调商的时候,学生有了基础,很快就能掌握方法,能自主调商了,教师就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说怎样调整了。

3.教师在备课中应本着遵循教学目的的决定性、教材内容的规定性、教材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方法的可适应性以及教学过程的教育性的原则

做到两个“吃透”:一是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围绕重难点确立“三维目标”,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二是“吃透”学生。只有做到备好教材、掌握学情、充分地预设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第一手的准备。

二、做实上课环节,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是看教师的组织、学生的参与,还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全班学生的集体认同度等。而且,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因此,好的教师就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上做文章,给学生充分“悟”的空间,还给学生“用”的权利。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以及南师附小的让学生的“学”走在教师的“教”之前,都是在课堂上让教师适当的“撤退”。当然这里的“撤退”指的是教师把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来主动完成,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疑惑,在学生的激烈而自由的讨论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多了,说得多,做得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悟”。其实有好多知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教师讲的少,就要精讲,把握好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需要讲。课堂上教师如果滴水不漏,大讲特讲,反而会将学生引入迷魂阵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后进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

教师还要把“用”的权利还给学生。一节新授课完成探究和知识的梳理后,一定要让学生能有自我选择方法的权利,让他在“用”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方法的最优化。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三、精设练习内容,践行“减负增效”诺言

1.习题由封闭性到开放性

封闭的课堂练习一般来说答案都是唯一的,解题思路也是狭窄的,虽然立意鲜明,却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相反,开放的习题设计却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都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百以内数的认识》原题:47、48、___、___、51可以设计为:___、___、50、___。可能有很多的答案,而每一个答案都是一个教学资源。

2.检测的目标由单一性到多元化

教师的目光不能仅仅盯在学生的知识和解题技能上,在关注这些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不会妨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相反还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原题:一个三角形,底15厘米,高8厘米,求它的面积。可以设计为:一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5、20、15厘米,三条高之中最短的长12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设计,除了能够巩固知识以外,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大有裨益。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创造和互动。创造和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只要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就一定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他们的综合数学素养。教师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學,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把高效课堂建设落到实处,把“减负增效”回归常态。

作者简介:陈先进,男,1979年9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