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014-12-26刘成刚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数学学科解题策略小学阶段

刘成刚

摘  要:作者据自身在小学阶段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经历,分析如何让小学生灵活掌握多样化的数学解题思路及策略。

关键词:多样化;小学阶段;数学学科;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60-01

前言

在当代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教师的教职工作应该以引导和启发为主。教师不但要为小学生开启数学之门,同时还要充当他们的引路人,引领小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思维。分析与策略是探究与解答数学问题的基础,多角度的分析才能制定多样化的解题模式。所以文中笔者归纳日常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谈谈怎样启发学生的分析思维,使学生能根据分析自主制定多元化的解题方式。

一、通过转化情景引导小学生开启不同解题思维

一些数学教师为了让小学生能形成稳健的数学解题思路,在教学引导方式上总是过于保守,仅仅将最常规的思考方法教授给学生,却没有从不同层面引导学生对多元性的解题策略进行探究,导致小学生在面对富有变化性的数学问题时,总是无从下手。为改变这种情况,数学老师可通过转化情景,引导小学生从不同方向探究课题,并制定多元性的解题方式。

比如,教师在讲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这章内容时,教师要可以先取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让小学生对正方体进行观察,然后询问学生如何对这个盒子的体积进行计算。在进行简单探讨之后,教师再引入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边长×边长×边长。但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正向思维设立情境对体积计算的内容进行讲解时,许多小学生都只能理解边长×边长等于面积,却无法理解三边相乘为什么等于体积。为此,教师要对情境进行转化,从面积计算着手,间接引入体积计算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先把长方体纸盒展开,让学生计算一个底面的面积,然后告诉学生,在数学中这个底面的厚度是可以忽略的,但如果许多个相同的底面不断累积,厚度就会逐渐增加,于是就有了体积的概念。此时教师再导入体积的知识就能降低“三边相乘等于体积”这个公式的理解难度。就长方体来说,所谓三边相乘就是指,以某一个面为底面,同时将底面的厚度增加到第三条边的长度,此时体积就是底面的面积与第三边长度(物体的“厚度”)相乘。

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对情境进行设置可以顺利导入本节课要教授的知识或要探讨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营建探究问题的气氛,同时还能引导小学生的思路,所以要想帮助小学生形成不同的解题思维,就需要对情境进行切换。

二、通过讨论以及交流创设丰富多样的解题策略

小学生对数学课题的探究深度不足,同时解题的经验也有所缺乏,所以在面对数学课题时,往往只能想出一种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的方法。但不同的小学生因习惯和喜好不同,经常能想出不同的解题策略,组织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就可以达到共享解题经验和解题思路的效果。比如讲到六年级下册中《百分数的应用》这章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起种树,第一组栽种的数量为总数的70%,比第二组多种了24棵,这批树苗共有几颗?针对这个问题,组织班级进行谈论。在讨论过程中,一些学生认为,由于一组比二组多种总数的40%,所以这批树苗的40%是24棵,因此算式可列为24÷(0.7-0.3)=60。也有一些同学提出,这题可以使用方程进行解答,将这批数的总量设为y,第二组栽种的数量设为x棵,第一组为(x+24)棵,即可联合2x+24=y,(x+24)/y=0.7两个方程进行解答。

讨论是一个交换想法的过程,学生们在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时,可以互相交换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从中领悟出新的解题策略。上文两种解题方式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学生通过交流能同时学会两个角度解题策略。

三、运用经典的例题帮助学生开拓数学分析思维

比如,在讲到五年级下册《方程》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爱的题材设计一个解方程问题,并组织小学生对该例题进探讨。“抽屉原理”是典型的方程应用题,再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假如现在有仙贝和雪饼两种饼干,总共为12块,分别装载独立的包装中。雪饼是两块装成一小袋,仙贝是三块装成一小袋,一共有6袋饼干,那么两种饼干各为几袋?在讨论中,一些学生想法比较直接,使用的纸片制作了12块“饼干”并将饼干随意搭配,尝试并凑出6袋子。一些学生会选择使用简单的分步运算来解题。在学生结束讨论后,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踊跃探究的行为进行肯定,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方程把讨论时设计的解题方法综合起来,这样就能有效实现基础方程知识的教学。

数学学科的经典例题通常具有典型性与综合性,因此在融合教材资料的基础上,引入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小学生对数学题开展探究,除了可以对深化课堂教学之外,还能发散小学生探究及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

结束语

总之,现代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注重引导,使小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开启多样化的数学思路,并掌握多种解答题目的策略。小学生解答题目的思路和策略逐渐趋向多样化,不但能够提升做题的速率与熟练度,同时还能夯实学科基础,并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模式[2]。在上文,作者依据自身教授数学学科的经历,设计了三种行之有效引导策略,将这些策略应用于实践,可取得理想的引导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桂芳.宋乃庆.数学课程中的算法知识“集中显性教学”与“分散隐性渗透”相结合[J].数学教育学报.2013(02):1023-1025.

[2] 周洪伟.“一题多解”对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作用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430-433.

猜你喜欢

数学学科解题策略小学阶段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留住历史,留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