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渣栽培鸡腿菇配方试验

2014-12-26刘爱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鸡腿菇陇西县主料

刘爱军

(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陇西 748100)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中药材是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1~3]。近年来,随着陇西县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与之相适应的加工企业日益剧增。全县现有大型中医药加工企业和科研机构24家,年加工转化能力11万t,副产中药渣约10万t,这些药渣除部分用作燃料外,绝大部分作为废弃物倾倒荒野,任其污染环境,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鸡腿菇是适应能力很强的腐生菌,以中药渣作主料栽培鸡腿菇进行循环利用,不但能缓解栽培成本不断上升,而且也能解决废料处理,交叉污染等问题,还能获得较高的产量[4~5]。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鸡腿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在当地食用菌主产区以黄芪渣为主料进行了鸡腿菇配方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鸡腿菇特白36,试管母种由江苏省天达食用菌研究所提供。母种转管扩繁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去皮)20%、葡萄糖2%、琼脂2%,pH自然[3]。满管后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均为麦粒培养基,其配制过程为麦粒先加水浸泡过夜,加1%石灰粉煮沸约30 min(至先白心而皮不破),捞出稍晾干后装瓶。黄芪渣由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取刚从提取罐排出和新鲜无腐烂霉变的黄芪渣,摊开在阳光下暴晒7~8 d后捡出碎石杂物等备用。

1.2 试验配方

试验配方①为黄芪渣96%,配方②含黄芪渣73%、麸皮18%、玉米粉5%,配方③含黄芪渣48%、棉籽壳25%、麸皮18%、玉米粉5%,配方④(CK)含棉籽壳96%。各配方均加入石灰粉2%、普通过磷酸钙1%、石膏1%,pH为7.8~8.0。

1.3 试验方法

1.3.1 装袋灭菌 按常规方法将各种原料拌均匀,调节含水量至65.0%,然后将拌好的原料装入规格为23 cm×35 cm的聚乙烯筒料袋内,每袋装料干重500 g,每处理装200袋,在常压下灭菌10 h左右。

1.3.2 接种发菌 常压灭菌后的培养袋晾至室温后,按常规接种法两端接种,每端接种量约为10 g,8 h内将所有试验菌袋接种完毕。接种后置于棚温25~30℃下进行菌丝培养。每处理随机选取150袋无污染、菌丝生长整齐一致的菌袋进行脱袋覆土。

1.3.3 脱袋覆土 菌丝长满后,脱去菌袋竖排于畦面,间隔5~6 cm,其间隙填满混有石灰粉的细土,浇透水后再在菌体表面覆1层细土厚约3 cm,然后喷雾状水将细土调湿,覆盖地膜。

1.3.4 出菇管理 菇蕾出土后,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间相对湿度为85%~95%,子实体七成熟时收获。

2 结果分析

2.1 菌丝生长

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④(CK)鸡腿菇菌丝洁白浓密,配方②、配方③次之,呈洁白、较浓密,配方①呈洁白、稀疏。菌丝满袋时间以配方①最长,为41d;配方②、配方④(CK)次之,分别为39、33 d;配方③最短,为31 d。这可能与配方加入棉籽壳后,调节了黄芪渣混合培养料的透气性有关。

表1 不同配方处理菌丝生长势及满袋时间

2.2 生物学效率于经济效益分析

对不同配方鸡腿菇当年菇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不同配方黄芪渣用量的减少,各处理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均低于对照(表2)。当年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以配方④最高,分别为0.401 kg/袋和80.3%,配方③次之,分别为0.361 kg/袋和72.3%,配方②分别为0.355 kg/袋和71.1%,配方①最低,分别为0.164 kg/袋和32.8%。可见当培养料中黄芪渣施用量所占比例增加时,其当年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逐渐降低。培养料成本、产值以配方④最高,分别为0.488、2.408元/袋;配方③次之,分别为0.390、2.168元/袋,配方②分别为0.275、2.132元/袋;配方①最低,分别为0.046、0.984元/袋。纯利润以配方④最高,为1.920元/袋;配方②次之,为1.857元/袋,配方③为1.778元/袋,配方①最低,为0.938元/袋。进一步结果分析表明,配方④与配方①、配方②、配方③的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从黄芪渣作主料的成本、产量和利润综合考虑,以配方③较好。

表2 不同配方处理鸡腿菇经济效益分析

2012年在陇西县不同食用菌主产区采用配方③示范栽培,10户示范菇农共装袋15 000袋,周年鸡腿菇栽培的最低生物学效率为58.2%,最高为72.5%,平均生物学效率达67.1%(污染的菌袋不计)。2013年示范应用30 000余袋,并在其配方中增加了10%左右平菇菌渣,其平均生物学效率达70%以上。可见,用黄芪渣作鸡腿菇栽培主料,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小结

1)以黄芪提取有效成份后的黄芪渣为主料,通过不同配方进行了鸡腿菇熟料脱袋覆土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以含黄芪渣48%、棉籽壳25%、麸皮18%、玉米粉5%配方的菌丝满袋时间最短,为31 d,菌丝颜色、长势较好,子实体产量较高,成本较低,效益较好,适宜于中药渣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栽培。

2)在黄芪渣资源丰富的前提下,采用黄芪渣作主料,配以麸皮、玉米粉等营养较为丰富的培养料栽培鸡腿菇简便可行,不仅为鸡腿菇栽培找到了新的栽培原料,又解决了黄芪渣倾倒后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了用低成本获得高效益的良好效果。但如何继续优化配方组合尚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参考文献:

[1] 王 伟,张 勇,陈祥义.鸡腿菇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8:1-2.

[2] 曹德宾,王广来,李艳秋,等.中药废渣栽培平菇试验初报[J].中国食用菌,2008,27(4):17-18.

[3] 张甫安,蒋莜仙,王镛涛.食用菌制种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2.

[4] 荣廷昭.农业试验与统计分析[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8-120.

[5] 司鹏飞,李建忠,胥秀萍.鸡腿菇引种栽培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1997(5):24-25.

猜你喜欢

鸡腿菇陇西县主料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软炸和酥炸的小窍门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卫嘴子说津菜:煎烹大虾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鸡腿菇菜谱
花样乳蛋蛋饼
陇西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穷山沟铺就黄金路
烹调“炒”法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