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岭回归的资本投资结构与河南绿色经济增长

2014-12-26刘镜

当代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河南资本物质

○刘镜

(河南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绿色经济是以产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手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它既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还关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位一体综合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生活环境却逐渐恶劣,“雾霾”久久挥之不去,“癌症村”频现,企业对环境污染严重……然而,人们对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始终处于被动解决状态,加之被引导着的主观能动性存在差别,绿色经济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经验。诚然,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与支柱产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在中部崛起和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起到承接东部沿海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枢纽作用,人口与资源的优势为河南绿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又带来挑战。当前,河南城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向发达地区或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寻求外部经济的趋势仍然明显,尤其是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呈现净流出态势,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成为主要劳动力。另外,房地产业既是近十年来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颇具争议的支柱性产业,而事实上,房地产业究竟是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本文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结构为视角进行分析并探讨河南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河南省1990—2011年间GDP、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结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均统一以1990年不变价方式转换。将河南地区各年名义生产总值转换为实际生产总值;对各种物质资本投资存量的计算采用永续盘存法,考虑到物质资本的折旧,将折旧率设定为9.6%(张军,2004)。对人力资本存量采用教育年限法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其中,Ht代表总人力资本存量,HEit代表第t年i层次学历的人数,hi代表i学历水平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本研究中,对物质资本结构分类以统计年鉴为依据,分为: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农户投资、民间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5类,为减弱变量间计量单位差异而引起异方差,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GY、lnFDC、lnNH、lnMJ和lnGD;人力资本结构按照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分别记为lnDX、lnGZ、lnCZ、lnXX和lnWM。

二、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河南省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进行测算,基本形式为:

公式(1)中GDP为地区的经济产出,A(t)它反映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产出。A(t)为综合技术水平,本研究中,假设A(t)保持不变。MI表示表示物质资本投入,HR表示有效劳动投入,α、β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

运用spss19.0分别对物质资本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总量进行拟合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结构中lnFDC、lnMJ和人力资本各子变量膨胀系数VIF均大于30,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岭回归方法予以解决。它以降低结果部分精度为代价,降低参数OLS中复共线特征向量影响从而获取更为可靠和稳定模型。假设人力资本总量不变,考察不同类型物质资本中对经济增长重要影响因素,建立模型:

假设物质资本总量不变,考察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建立模型:

图1、图2分别为岭回归参数K=0-1时,步长为0.01的变量岭迹图。

依据岭迹法,从图1可以看出,当K=0.02时,5个变量的岭迹趋向平缓,此时,各参数的岭回归值分别为R2=0.94032,α1=-.107025,α2=1.369727,α3=-.107333,α4=-.106663,

α5=-.107095,代入公式(2):

图1 物资资本结构岭迹图

图2 人力资本结构岭迹图

从图2可知,K=0.1时各变量的岭迹趋势趋于平缓,因此,取 K=0.1时 各 变 量 的 参 数 值 ,R2=0.98597,β1=0.222540,β2=0.263873,β3=0.214923,β4=-0.68230,β5=-0.250064,代入公式(3):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高级人力资本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另外具有初中学历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亦比较明显,具有小学和文盲文化程度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则存在反向因果关系。高中、初中程度的劳动者成为主力表明河南经济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辩证来看,它亦表明随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人力资本对河南绿色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推动空间,前提是通过持续教育、培训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不断持续提升。第二,房地产投资是河南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农户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尚未显现。以2011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布为例,对第二产业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55.4%,对第三产业共投资7922.04亿元,其中4456.33亿元中投入房地产业,占总投资的31.2%,换言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流向工业和房地产业,对第三产业投资比例相对偏低。另外,物质资本结构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验证了物质资本投入边际收益不断下降,总之,资本投资效率较低。因此,改变民间投资的方向,引导其向第三产业转移,可能将有助于河南绿色经济增长。

三、河南绿色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

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是联系并相互依赖的,物质资本在各产业、行业的分配需要相应技能的劳动力予以匹配才能完成生产资料到产品的转化。立足于河南资源禀赋的现实,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实现河南绿色经济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整合餐饮、旅游和文化产业,引导民间投资向创意文化、金融服务业、教育等行业投入,减少对房地产经济的依赖程度,提高资本利用率。房地产业在经济增长方面表现为高耗能、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并严重受到土地储备量的制约。第三产业涵盖行业众多,如河南在交通运输、自然景观遗产、历史人文积淀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因此可以整合形成河南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是低碳环保高附加值产业,既可以促进绿色经济增长,又可以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另外,从政府层面需要加快政府职能改革,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福利养老等领域的渠道,完善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体系和环境,通过市场竞争提高物质资本利用率。

第二,改善居民的绿色生态环境,保障人力资本的存续环境并提升其价值。首先,将“循环经济”模式与企业产业链结合起来,主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避免高级人力资本因外部不经济而迁徙。其次,政府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民间投资乡镇基础设施投资的引导,改善城乡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河南农业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59.4%,绝大多数乡镇居民的温饱问题已解决,精神文化需求相对强烈,但是休闲、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供给不足,对于乡镇基础设施的改造有利于推动乡镇绿色经济的发展。第三,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向农村引进低耗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项目,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当地就业与创业。

第三,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教育领域,改善教育不公,提高劳动者技能。虽然教育人力资本具有内生增长机制(Van Zon&Muysken,2001),但是,从 2008—2011年河南省对教育投入比例来看,分别占到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5%,1.72%,1.60%和1.30%,当前,对教育的投资远不能满足城乡劳动力技能与素质提高的需求。随着政府对教育相关行业进入壁垒逐渐降低,民间资本对于改善教育不公、提高劳动者技能方面起到完善与补充作用。尤其是对于低学历的劳动力,灵活采用资助、减免或自由选择等多种方式进行技能培训,降低他们陷入“低收入陷阱”风险。另外,由于政府在教育投资中的主导地位,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和科研费用的投入,持续提升人力资本的附加值,促进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以绿色消费为依托,从基础产业到高端产业进行供应链的优化配置,促进高级人力资本向绿色健康人力资本转变。在社会技术不断进步前提下,来自于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健康人力资本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虽然健康型人力资本不能产生内生经济增长机制(Fogel,2002)。在最低消费和营养水平限制下,富国具有高资本、高健康和高消费水平,而穷国正好相反(王弟海,2012)。而高级人力资本一般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相对一般人力资本具有较高的薪酬和消费水平,引导高级人力资本加强食物营养与健康消费,促进它的保值与增值。

(注: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人才培养联合基金批准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3-3583阶段性研究成果。)

[1]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2]王弟海: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贫困陷阱[J].经济研究,2012(6).

[3]刘三林、吴华维、彭穗生: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东1987-2010 年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3(3).

[4]VanZon,A.H.,J.Muysken:HealthandEndogenousGrowth[J].JournalofHealthEconomics,2001(20).

猜你喜欢

河南资本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