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综述

2014-03-29鲁亚运

当代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基准指标体系

○丁 凯 鲁亚运 原 峰

(广东省海洋资源研究发展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20)

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地区的资源和技术是有限的,无法使每个部门得到均衡发展,需要把稀缺的资源和有限的技术集中来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同时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其它非主导产业的发展。因而,正确选择主导产业以制订合适的产业发展战略,从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如何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这一问题,已有很多学者从选择基准、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研究,并且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综述,但是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较少。本文拟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求理论上推进、实践上指导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促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基准研究

对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来说,众说纷纭。国内学者借鉴经典的“赫希曼基准”、“罗斯托基准”和“筱原基准”等,根据相关基准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特点,提出不同的选择基准。主要有:三基准说,四基准说、五基准说、六基准说、七基准说等等,基准体系在不断丰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主导产业评价的精度,但是也增加了其难度。叶安宁综述了各个基准说的代表性观点;何景明、卢旭提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应从其基本特征、产业结构的演替趋势以及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潜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郭晶基于主导产业的五个基准加入了体现区域性的区域比较优势基准和体现海域性的海陆协调发展基准;梁杰加入了就业基准来分析主导产业;童江华、徐建刚、曹晓辉等区别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引入三个选择基准:份额偏离基准、结构偏离基准、竞争力偏离基准,统称之为偏离份额基准;戴宾、秦薇指出主导产业的选择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不仅要考虑其直接经济效应,还要考虑主导产业带来的间接社会效应,所以应当引入社会标准;王宏伟、朱德威比较全面地考虑,选择了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技术进步、产业关联、产业规模、比较优势和外贸等七个准则再加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

从其它参考文献的研究来看,无论是哪一基准说,都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的基准说都包含的五个基准:产业关联效应基准、科技进步基准、区域比较优势基准、增长潜力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这类基准由于定义的名称差异而有所不同;另一部分是体现研究领域特点或者需要考虑的特别因素,如:海陆协调发展基准、就业基准、国际竞争力上升基准、社会生活协调效应准则、自然资源的利用效应和保护效应准则等等。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主导产业决策基准的确定应该从区域的层面选择符合现实政治经济情况的决策基准,其内容要涵盖主导产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主导产业决策的一些其它因素。决策者的目标会影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选择,例如,决策者的目标是就业,此时主导产业选择需要考虑主导产业的就业效应。那种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具有良好就业环境的产业将会是决策者优先考虑的对象。

二、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在主导产业的分析研究中,根据上述基准,研究者建立了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张魁伟探讨了区域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刘克利、彭水军、陈富华从主导产业特征评价、主导产业领域内区域比较优势评价和区域经济背景要求来设计筛选的主导产业指标体系;陈晓剑、王淮学指出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各个指标值都占优的产业没有,考虑的是综合相对的主导地位;张金珍指出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郭晶按评价指标的量化特征分为逻辑指标、基础指标和复合指标,逻辑指标的引入考虑了生产要素可持续和产业结构先进性。综合研究成果,目前区域主导产业分析指标选择的原则应包含四点。

第一,系统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涉及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一个复杂的系统,指标体系内指标要能系统、全面和相互联系地反映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内在要求,各指标之间在其含义、口径范围、量化方法等方面要相互衔接,构建层次清晰的总体指标体系框架,做到全面性和关键性指标的结合,综合、系统地反映区域主导产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第二,客观性,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必须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主导产业的内涵,应认真研究量化指标,增强定性指标的确定性,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科学性,依据经济含义客观地分析所选指标并做出取舍;第三,可比性,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要考虑到基本指标既可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与以往历史资料衔接,尽可能使统计口径和范围等方面不同的指标在经过数据处理后使其保持一致,尽可能地采用现有规范的统计指标或基础统计指标,保持指标体系具有统一的量纲;第四,可行性,指标体系应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量化性,对数据不可得的指标则只能作舍弃处理,选取指标的指标值应该可以直接获得或者通过简单处理修正得到。

分析主导产业选择的常用指标有:需求收入弹性、区位商、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其它增加值比重、增长率、劳动产出效率优势度、就业人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等可选指标依具体情况而定。

三、方法选择研究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多属性的决策问题。国内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常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方法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指标体系的选择,—个是权重的赋予。综合评价方法种类很多,应用于主导产业选择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灰色系统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数据包络分析、钻石理论等,单一指标方法如区位商分析法,其他方法还有密切值法、粗糙集方法、熵值法等等。表1对比了主导产业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目前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的趋势,一方面是优化指标权重的确定,融合多种赋权方法;另外一种是综合考虑多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综合其中几种方法的优点以达到科学合理的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目的。

四、存在的问题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研究思路、方法、指标选择及研究对象等不外乎如下:在研究思路上,基本上多依据上述选择主导产业的经典理论,结合所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确定所研究对象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再根据基本准则和相关数据的可获得的难易程度选定相关的测算指标,经过定性、定量或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终遴选出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数据方面。数据选择缺乏连续性。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应该是通过某些指标的动态发展过程来表现的,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往往利用当年或者两年的数据,表现不出备选产业对主导产业特征和作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选择结果难以令人信服。至少要利用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2、选择基准方面。单纯选用主导产业选择经典基准对本地区进行主导产业选择,而对影响本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缺乏分析。众多基准之间,有些存在内在联系,相关性较强,有些又相互矛盾,导致一个产业很难符合所有基准或多个基准。不同研究者的选择基准有所差别,对于每个基准所选择的指标赋权差别较大,使得不同研究者所得的结果的比较困难,结论不一致。

3、指标体系方面。其选择与测算比较简化,没有考虑指标的内在联系,有时候会纳入过多的同类指标使得权重发生较大变化,权重的合理性无法得到保证,不能正确反映指标的重要性。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其质量也影响指标的选取,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同类指标的不同选择也会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产生影响,指标体系的差异给比较这些研究成果带来困难。此外,现在关联度指标之一感应力系数已经广受置疑,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也不易准确测量。因此,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待完善。

4、评价方法方面。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指标选择主观性过强,权重的选择难以衡量,定性与定量分析没有很好地融合。

5、理论研究方面。对主导产业的基础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地方区域在分析主导产业时,通常直接套用国家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而没有考虑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特点。缺乏针对性、动态性研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特殊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较少。主导产业评价的目标函数因经济发展阶段、区域范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五、结论

虽然基准的研究划分为三到七基准不等,但有一些实质上差别不大,涵盖的内容差不多。差异主要在于针对区域以及研究领域的差异而提出的基准。指标个数并非越多越好,其内在关联性需要考虑;可以依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逻辑指标;指标体系的确定受到数据可获性与决策者的目标影响。主观的定性分析与客观的定量分析相结合是评价方法选择所需,新方法以及多种评价方法的组合使用是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的趋势。

[1]叶安宁: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8).

[2]李新、王敏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7(7).

[3]王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3).

[4]刘红梅、李玉浸: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

[5]何景明、卢旭: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6]郭晶: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7]梁杰:广西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09.

[8]童江华、徐建刚、曹晓辉、徐芳:基于SSM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以南京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7(5).

[9]戴宾、秦薇: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社会标准及其应用[J].社会科学研究,2001(3).

[10]王宏伟、朱德威: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模糊优选模型方法[J].经济地理,1994(3).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基准指标体系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明基准讲方法保看齐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滑落还是攀爬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Imagination率先展示全新Futuremark 3DMark OpenGL ES3.0基准测试
区域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