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肩关节镜和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2014-12-25陈庆槐
陈庆槐
【摘要】 目的 分析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肩袖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关节镜辅助组与全肩关节镜组, 每组29例。全身麻醉后评估肩关节稳定性及肩部被动活动范围, 并通过前侧入路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体内, 将关节镜置入时通过后侧入路, 了解肩袖损伤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 全肩关节镜组的治疗方案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结果 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及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肩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关节镜辅助手术, 在治疗肩袖损伤时, 可考虑行全肩关节镜治疗。
【关键词】 关节镜;肩袖损伤;临床效果
肩袖是关节盂与肱骨头之间的支点关节, 肩袖损伤多发生于需要反复或极度外展肩关节的运动中, 肩袖损伤发生后将会对上肢正常的外展功能产生严重影响[1]。在临床中对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肩袖损伤较为严重、肩袖被完全撕裂的患者进行治疗时, 通常采用手术切开疗法。本文对比观察了关节镜辅助下切开与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8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男35例, 女23例, 年龄18~59岁, 平均年龄(34.2±3.9)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肩袖损伤, 病程2~41个月, 平均病程(26.3±8.4)月;优势肩42例, 非优势肩16例;肩袖全层断裂情况为小撕裂13例, 中度撕裂34例, 大撕裂11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辅助组与全肩关节镜组, 每组29例。两组患者的肩袖断裂情况、病程、年龄及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评估肩关节稳定性及肩部被动活动范围, 并通过前侧入路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体内, 将关节镜置入时通过后侧入路, 以便有效检查肩峰与肩关节情况, 随后根据检查结果评估肩袖损伤状况。了解肩袖损伤情况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关节镜辅助组的治疗方法如下:将肩峰前缘作为中心, 并沿中心的延长线延伸向前做一手术切口, 切口为3~4 cm;随后通过手术切口沿中心线方向将肩部三角肌剥离出来, 完成上述操作后采用带针丝线对肩袖残端进行牵拉, 使肱骨结节足印与肩袖相互靠近, 同时对肱骨结节进行打磨。当骨面渗血时将带线锚钉植入肱骨结节, 并将肱骨结节与肩袖断端缝合在一起, 随后将伤口逐层关闭。全肩关节镜组的治疗方案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 操作方法具体如下:将工作鞘管置入肩袖损伤部位, 同时切除肩峰部位的下滑囊, 当肩峰成形后对肱骨关节进行打磨。骨面渗血后将带线锚钉植入并缝合好撕裂肩袖。帮助患者缝合撕裂部位后活动肩关节, 关节活动幅度达到理想范围后对伤口进行全层缝合。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 并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
1. 3 疗效评价标准 为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在术后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 以了解术后关节功能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关节疼痛状况进行评分:0~2分为优, 3~5分为良, 6~8分为可, 9~10分为差。同时采用ASE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量表分为两个部分, 即生活功能评价与疼痛状况评估两部分, 每部分各占50%,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则肩关节的功能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及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及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关节镜辅助组中1例肩袖再次撕裂, 2例内固定物出现松动现象, 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全肩关节镜组中1例肩袖再次撕裂, 1例内固定物松动, 并发症发生率为6.9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及ASES评分, 见表1。
3 讨论
在对肩袖损伤进行修复时如采用传统切开术, 则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进而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与预后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目前利用关节镜辅助行小切口手术已经成为了修复肩袖损伤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 随着小切口手术的广泛应用与关节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治疗肩袖损伤的过程中也开始应用到了全肩关节镜技术, 即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相对于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而言, 全肩关节镜手术对于肩关节内部的损伤具有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手术侵入性操作对肩关节附近软组织所造成的损伤, 因此术后疼痛感较为轻微, 且具有加快肩关节功能康复进程的作用。同时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还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够有效协助诊断肩袖损伤状况, 方便手术人员了解及把握患者的病情, 因此可以为手术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②能够对盂肱关节中存在的疾患进行探查与处理, 由于肩袖损伤合并盂肱关节疾病的几率已经达到了76%左右, 如无法在手术中处理盂肱关节损伤, 则会对全肩关节镜的手术效果造成影响。而在采用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治疗盂肱关节疾患。③可有效预防术后肩关节粘连, 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在实施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时可保留三角肌的止点, 且能够有效松解软组织, 因此可以避免三角肌出现不愈合的情况。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对58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证实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且同时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认为行全肩关节镜手术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与预后情况, 与目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保持一致。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肩袖撕裂与固定物不良松动的并发症, 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使用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过程中应掌握好适应证, 术前仔细检查损伤状况, 以保证手术缝合的有效性, 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指出, 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手术时容易引起切口感染, 而采用全肩关节镜的治疗方法则有可能引起肩关节出现疼痛挛缩症状, 对于切口感染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即可, 但对于疼痛挛缩, 则通常需要再次进行手术以松解关节囊及切断二头肌腱[2]。因此在临床中应用以上两种手术方法时, 应注意预防以上两种并发症。
综上所述, 在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优先考虑行全肩关节镜手术, 以加快关节功能恢复进程及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胜波, 董跃福, 刘旭东, 等.应力负荷对关节镜下骨铆钉治疗兔急性肩袖损伤后骨-肌腱修复过程的影响.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 5(2):93-98.
[2] 刘亚娟.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2(12):2945-2946.
[收稿日期:2014-08-27]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析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肩袖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关节镜辅助组与全肩关节镜组, 每组29例。全身麻醉后评估肩关节稳定性及肩部被动活动范围, 并通过前侧入路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体内, 将关节镜置入时通过后侧入路, 了解肩袖损伤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 全肩关节镜组的治疗方案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结果 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及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肩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关节镜辅助手术, 在治疗肩袖损伤时, 可考虑行全肩关节镜治疗。
【关键词】 关节镜;肩袖损伤;临床效果
肩袖是关节盂与肱骨头之间的支点关节, 肩袖损伤多发生于需要反复或极度外展肩关节的运动中, 肩袖损伤发生后将会对上肢正常的外展功能产生严重影响[1]。在临床中对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肩袖损伤较为严重、肩袖被完全撕裂的患者进行治疗时, 通常采用手术切开疗法。本文对比观察了关节镜辅助下切开与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8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男35例, 女23例, 年龄18~59岁, 平均年龄(34.2±3.9)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肩袖损伤, 病程2~41个月, 平均病程(26.3±8.4)月;优势肩42例, 非优势肩16例;肩袖全层断裂情况为小撕裂13例, 中度撕裂34例, 大撕裂11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辅助组与全肩关节镜组, 每组29例。两组患者的肩袖断裂情况、病程、年龄及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评估肩关节稳定性及肩部被动活动范围, 并通过前侧入路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体内, 将关节镜置入时通过后侧入路, 以便有效检查肩峰与肩关节情况, 随后根据检查结果评估肩袖损伤状况。了解肩袖损伤情况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关节镜辅助组的治疗方法如下:将肩峰前缘作为中心, 并沿中心的延长线延伸向前做一手术切口, 切口为3~4 cm;随后通过手术切口沿中心线方向将肩部三角肌剥离出来, 完成上述操作后采用带针丝线对肩袖残端进行牵拉, 使肱骨结节足印与肩袖相互靠近, 同时对肱骨结节进行打磨。当骨面渗血时将带线锚钉植入肱骨结节, 并将肱骨结节与肩袖断端缝合在一起, 随后将伤口逐层关闭。全肩关节镜组的治疗方案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 操作方法具体如下:将工作鞘管置入肩袖损伤部位, 同时切除肩峰部位的下滑囊, 当肩峰成形后对肱骨关节进行打磨。骨面渗血后将带线锚钉植入并缝合好撕裂肩袖。帮助患者缝合撕裂部位后活动肩关节, 关节活动幅度达到理想范围后对伤口进行全层缝合。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 并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
1. 3 疗效评价标准 为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在术后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 以了解术后关节功能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关节疼痛状况进行评分:0~2分为优, 3~5分为良, 6~8分为可, 9~10分为差。同时采用ASE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量表分为两个部分, 即生活功能评价与疼痛状况评估两部分, 每部分各占50%,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则肩关节的功能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及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及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关节镜辅助组中1例肩袖再次撕裂, 2例内固定物出现松动现象, 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全肩关节镜组中1例肩袖再次撕裂, 1例内固定物松动, 并发症发生率为6.9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及ASES评分, 见表1。
3 讨论
在对肩袖损伤进行修复时如采用传统切开术, 则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进而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与预后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目前利用关节镜辅助行小切口手术已经成为了修复肩袖损伤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 随着小切口手术的广泛应用与关节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治疗肩袖损伤的过程中也开始应用到了全肩关节镜技术, 即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相对于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而言, 全肩关节镜手术对于肩关节内部的损伤具有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手术侵入性操作对肩关节附近软组织所造成的损伤, 因此术后疼痛感较为轻微, 且具有加快肩关节功能康复进程的作用。同时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还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够有效协助诊断肩袖损伤状况, 方便手术人员了解及把握患者的病情, 因此可以为手术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②能够对盂肱关节中存在的疾患进行探查与处理, 由于肩袖损伤合并盂肱关节疾病的几率已经达到了76%左右, 如无法在手术中处理盂肱关节损伤, 则会对全肩关节镜的手术效果造成影响。而在采用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治疗盂肱关节疾患。③可有效预防术后肩关节粘连, 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在实施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时可保留三角肌的止点, 且能够有效松解软组织, 因此可以避免三角肌出现不愈合的情况。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对58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证实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且同时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认为行全肩关节镜手术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与预后情况, 与目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保持一致。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肩袖撕裂与固定物不良松动的并发症, 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使用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过程中应掌握好适应证, 术前仔细检查损伤状况, 以保证手术缝合的有效性, 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指出, 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手术时容易引起切口感染, 而采用全肩关节镜的治疗方法则有可能引起肩关节出现疼痛挛缩症状, 对于切口感染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即可, 但对于疼痛挛缩, 则通常需要再次进行手术以松解关节囊及切断二头肌腱[2]。因此在临床中应用以上两种手术方法时, 应注意预防以上两种并发症。
综上所述, 在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优先考虑行全肩关节镜手术, 以加快关节功能恢复进程及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胜波, 董跃福, 刘旭东, 等.应力负荷对关节镜下骨铆钉治疗兔急性肩袖损伤后骨-肌腱修复过程的影响.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 5(2):93-98.
[2] 刘亚娟.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2(12):2945-2946.
[收稿日期:2014-08-27]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析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肩袖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关节镜辅助组与全肩关节镜组, 每组29例。全身麻醉后评估肩关节稳定性及肩部被动活动范围, 并通过前侧入路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体内, 将关节镜置入时通过后侧入路, 了解肩袖损伤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 全肩关节镜组的治疗方案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结果 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及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肩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关节镜辅助手术, 在治疗肩袖损伤时, 可考虑行全肩关节镜治疗。
【关键词】 关节镜;肩袖损伤;临床效果
肩袖是关节盂与肱骨头之间的支点关节, 肩袖损伤多发生于需要反复或极度外展肩关节的运动中, 肩袖损伤发生后将会对上肢正常的外展功能产生严重影响[1]。在临床中对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肩袖损伤较为严重、肩袖被完全撕裂的患者进行治疗时, 通常采用手术切开疗法。本文对比观察了关节镜辅助下切开与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8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男35例, 女23例, 年龄18~59岁, 平均年龄(34.2±3.9)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肩袖损伤, 病程2~41个月, 平均病程(26.3±8.4)月;优势肩42例, 非优势肩16例;肩袖全层断裂情况为小撕裂13例, 中度撕裂34例, 大撕裂11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辅助组与全肩关节镜组, 每组29例。两组患者的肩袖断裂情况、病程、年龄及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评估肩关节稳定性及肩部被动活动范围, 并通过前侧入路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体内, 将关节镜置入时通过后侧入路, 以便有效检查肩峰与肩关节情况, 随后根据检查结果评估肩袖损伤状况。了解肩袖损伤情况后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关节镜辅助组的治疗方法如下:将肩峰前缘作为中心, 并沿中心的延长线延伸向前做一手术切口, 切口为3~4 cm;随后通过手术切口沿中心线方向将肩部三角肌剥离出来, 完成上述操作后采用带针丝线对肩袖残端进行牵拉, 使肱骨结节足印与肩袖相互靠近, 同时对肱骨结节进行打磨。当骨面渗血时将带线锚钉植入肱骨结节, 并将肱骨结节与肩袖断端缝合在一起, 随后将伤口逐层关闭。全肩关节镜组的治疗方案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 操作方法具体如下:将工作鞘管置入肩袖损伤部位, 同时切除肩峰部位的下滑囊, 当肩峰成形后对肱骨关节进行打磨。骨面渗血后将带线锚钉植入并缝合好撕裂肩袖。帮助患者缝合撕裂部位后活动肩关节, 关节活动幅度达到理想范围后对伤口进行全层缝合。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 并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
1. 3 疗效评价标准 为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在术后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 以了解术后关节功能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关节疼痛状况进行评分:0~2分为优, 3~5分为良, 6~8分为可, 9~10分为差。同时采用ASE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量表分为两个部分, 即生活功能评价与疼痛状况评估两部分, 每部分各占50%,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则肩关节的功能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及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及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 关节镜辅助组中1例肩袖再次撕裂, 2例内固定物出现松动现象, 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全肩关节镜组中1例肩袖再次撕裂, 1例内固定物松动, 并发症发生率为6.9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及ASES评分, 见表1。
3 讨论
在对肩袖损伤进行修复时如采用传统切开术, 则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进而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与预后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目前利用关节镜辅助行小切口手术已经成为了修复肩袖损伤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 随着小切口手术的广泛应用与关节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治疗肩袖损伤的过程中也开始应用到了全肩关节镜技术, 即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相对于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而言, 全肩关节镜手术对于肩关节内部的损伤具有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手术侵入性操作对肩关节附近软组织所造成的损伤, 因此术后疼痛感较为轻微, 且具有加快肩关节功能康复进程的作用。同时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还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够有效协助诊断肩袖损伤状况, 方便手术人员了解及把握患者的病情, 因此可以为手术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②能够对盂肱关节中存在的疾患进行探查与处理, 由于肩袖损伤合并盂肱关节疾病的几率已经达到了76%左右, 如无法在手术中处理盂肱关节损伤, 则会对全肩关节镜的手术效果造成影响。而在采用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治疗盂肱关节疾患。③可有效预防术后肩关节粘连, 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在实施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术时可保留三角肌的止点, 且能够有效松解软组织, 因此可以避免三角肌出现不愈合的情况。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对58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证实术后全肩关节镜组VAS评分、ASE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关节镜辅助组, 且同时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认为行全肩关节镜手术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与预后情况, 与目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保持一致。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肩袖撕裂与固定物不良松动的并发症, 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使用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过程中应掌握好适应证, 术前仔细检查损伤状况, 以保证手术缝合的有效性, 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指出, 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手术时容易引起切口感染, 而采用全肩关节镜的治疗方法则有可能引起肩关节出现疼痛挛缩症状, 对于切口感染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即可, 但对于疼痛挛缩, 则通常需要再次进行手术以松解关节囊及切断二头肌腱[2]。因此在临床中应用以上两种手术方法时, 应注意预防以上两种并发症。
综上所述, 在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优先考虑行全肩关节镜手术, 以加快关节功能恢复进程及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胜波, 董跃福, 刘旭东, 等.应力负荷对关节镜下骨铆钉治疗兔急性肩袖损伤后骨-肌腱修复过程的影响.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 5(2):93-98.
[2] 刘亚娟.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2(12):2945-2946.
[收稿日期:2014-08-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