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2014-12-25夏广军金一李成云张敏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

夏广军+金一+李成云+张敏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产学研合作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探讨了动物科学专业产学研合作人才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动物科学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延边大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民族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GJ20120012)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79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的途径,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学、研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产的任务是创造物质财富,提高经济效益,它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研的任务是创新科技成果,遵循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追求的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遵循的是教育规律,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就人才培养而言,发挥三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是动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1 产学研合作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作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也只停留在点或环节上,即实践环节,培养目标仅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即适合培养学术型人才,又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大趋势。动物科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缩小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差距,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2 动物科学专业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途径

产学研合作在延边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多年来动物科学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地方民族院校的特有的本科人才培养环境和边疆民族地区畜牧行业、产业发展的特点,探索了符合地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途径。

2.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根据专业发展现状和畜牧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建设重点,建设思路和建设举措。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构建以“复合型、创新型”培养规格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项目为载体推进产学研结合,主动围绕延边黄牛这一地方产业需要开展社会服务,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2.2 围绕地方畜牧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科研主攻方向

结合地方畜牧业资源优势和本专业的科技优势,确立科研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延边黄牛、特种经济动物这一区域牧业资源,打造科研团队,构筑研究平台,开展产业急需的关键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有效对接铺路搭桥。

2.3 以项目为依托,校企联合构筑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充分利用本专业在延边黄牛研究上的技术优势,通过与企业联合申请项目和合作开发,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通过项目合作激发了企业的合作动力,依托这些项目,我们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共同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整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的教育资源,构建了“学校+企业+项目合作开发”的开放、互利、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加大综合性实践课程比例,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组织学生到合作教育基地学习,通过基地人员示范、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具备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场所,也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培训等各方面提供了一个平台。

2.4 以教师开放研究课题为载体,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通过整合实验室开放和传统的课题组活动,组织教师开放研究课题,学生根据研究内容自愿申报,按照学生研究兴趣和课题研究内容组建若干学生课题组,并由学生课题组集体讨论提出研究计划,根据需要向学生开放转基因动物育种与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良种肉牛选育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大批学生以这种形式加入到“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具体科研活动中,本科生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2.5 依托国外优质产学研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发挥民族院校的多元文化环境和语言优势,积极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交流、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通过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形式与国外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并以“3+1”、“2+2”模式有计划选送优秀本科生赴国外高校学习,聘请国外专家学者为本科生兼职授课,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或短期进修以及举办国际学术会等形式,引进先进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开拓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丽娟,马云阔,赵继锋.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3):107-108.

[2] 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6):15-16.

[3] 林卉,赵长胜,景海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1):85-88.

[4] 张振海,陈红喜.江苏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研究[J].江苏高教,2010(4):48-50.

[5] 付晓茹,陈敏东,方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9):6-8.

作者简介:夏广军,博士,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
关于教师下企业锻炼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研究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中以项目教学促产学研结合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