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温对鱼类的影响及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

2014-12-25张国春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水温鱼类养殖

摘要:鱼离不开水,水对鱼的生长的影响是很大的,除了水质,水温也是影响鱼类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鱼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地方都进行人工池塘养鱼,大大丰富了鱼类品种,满足了市场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及冬季池塘的一些管理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水温;鱼类;养殖;管理

中图分类号:S96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58

1 水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1水温对鱼类体温及发育的影响

水温对于鱼的体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基本上鱼类的体温与水温差要在1℃之内,如果水温变化过大,对于鱼的身体会造成过大的应激反应,所以鱼苗或成鱼在转换环境时要注意水温前后的变化不要过大,要基本保持水温的稳定。另外有些鱼类的产卵受水温的高低影响很大,只有在适合的温度下才能产卵,如果水温过低,会影响鱼类的性腺发育,使其产卵量降低或是不产卵。由于南北地区气候不同,所以鱼类产卵时间有所不同,但水温基本都要在23℃~25℃以上时,鱼类才能产卵繁殖。

1.2 水温的变化会导致水中的氧气量变化

水中的氧气含量与水温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水温低溶氧量高,温度升高溶氧量会降低,一般在一个大气压下,0℃的溶解氧饱和度为14.62毫克/升,在20℃的溶解氧饱和度为9.17毫克/升。然而水温升高的情况下,鱼类的活动增强,代谢也加快,呼吸加速,对于氧的耗费量也相应增加,所以温度高时容易产生缺氧的现象,对鱼类的生长及繁殖也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1.3 水温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水温的变化也有季节性和昼夜的不同,由于水对于热量的传导较慢,上下传导的速度很慢,所以上下水层的温差非常明显,一般可以达到2℃~5℃,水温的不同导致水的密度不同,上下不同水层会形成密度流,水体上下会自行流动。一般在高温期间,如果遇到闷热、雷暴雨等突变天气,水表层的水温下降很快,密度流增大,会使池塘底部腐败物上浮,对于池塘的溶氧会大量消耗,同时会有大量毒素产生,使成鱼出现浮头、泛塘,养殖业产生严重损失,降低经济收入和效益。

1.4 水温影响鱼类摄食及天然饵料变化

在温度适合时,水体中的一些细菌和植物会快速生长,这些浮游植物和细菌对于一些有机物的分解有一定的作用,而这些有机物又是水体中的生物的繁殖条件,这样适合的温度能促进池塘系统物质循环,给鱼类的生长提供天然饵料,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在适宜的温度下,鱼类代谢和体温都会保持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摄食正常,发育较快,各种鱼类都有它适应的温度范围,随着温度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

1.5 水温对鱼类疾病的作用与影响

水的温度能影响细菌和病毒的繁殖,所以水温对于鱼病的发生也有直接的影响,而在鱼病发生时,泼洒药物水温每升高10℃,药物毒性会增强2~3倍。所以在防治鱼病时,泼洒药物也要根据水温的高低来决定用量,一般水温高时要适当减量,低时要增加用量。另外水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水的密度高温变小,低温变大,最大密度是4℃的水,在冰点时反而变小,所以有些鱼类的越冬,一定要注意水温变化,适时搭建越冬大棚进行保护,鱼类能在底层安全越冬,得以生存,延续种群。

2 池塘养鱼的冬季管理

成鱼起捕销售后,冬季鱼池基本处于休整期,是全年水产养殖生产中最清闲的季节,但也要重视冬季鱼池管理,如果管理不当会给来年的养殖生产带来重大影响。

2.1 鱼种并池

对养殖鱼种的池塘,当气温在10℃以下时,鱼种需并池管理。并池前停食2~3天,并拉网锻炼2~3次,然后将鱼种按不同的种类和规格放入不同的池塘中,让其保膘,以备起捕放养和销售。一般每亩放养规格为10~13厘米长的鱼种40000尾左右,放养规格为15~20厘米的鱼种30000尾左右。

2.2 清池消毒

对于冬闲的池塘,应抽干池水,铲除池边杂草,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厘米左右,填补池坡缺口、裂缝,加高、加宽、夯实池埂。曝晒池底数日,以疏松土壤表层,增加通透性,加速有机质的风化。鱼种放养前15~20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干法用量为75~100公斤/亩,带水用量为120~150公斤/亩,方法是加水乳化后趁热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体、野杂鱼等有害生物。放养前投施畜禽粪肥,用量为300公斤/亩左右,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将入池的鱼种提供生物饵料。

2.3 放养鱼种

待池中浮游生物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及时放养鱼种。选择冬季放养鱼种具有“一高四早”等优点。即:成活率高、适应早、摄食早、生长早、受益早。鱼种放养前需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及寄生虫。

2.4 饲料投喂

部分养殖户仍然存在误区,认为冬季鱼类不吃食,其实不然,当水温在8℃以上时,大多数鱼类都能摄食。因此,冬季仍应投喂一些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一般每隔2~3天于中午投喂1次,日投饲量为池鱼体重的0.5%~1.0%。若连续晴好天气,可适当增加投饲量。

2.5 水质调控

冬季水温较低,将水位加至2.0米左右,水位下降20厘米时,应及时补加新水,以保持水位、水温的相对稳定。每隔20天左右1次换水,每次换水10%~20%,保持透明度为30~40厘米。每隔20~30天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亩,调节酸碱值为7.5~8.5。晴天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2.6 种植黑麦草

黑麦草具有耐寒耐肥,优质高产,叶片嫩长,营养丰富等优点,是草食性鱼类的优质饵料,深受养殖户的喜爱。利用闲置的鱼池和鱼池的干露部分种植黑麦草,不但可增加草鱼、鳊、鲂鱼的青料来源,节约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益,而且通过黑麦草分解吸收了池内大量有机物质,还改善了池塘环境,为下一年的健康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张国春,中专学历,舒兰市法特水利管理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水温鱼类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鱼类运动会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鱼类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
水温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