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原更出彩的“西城答卷”
2014-12-24
中原更出彩 西城添亮色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一个地方总有一个地方的最亮点。如今,在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时代”,中国最强音浓缩成三个字就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出彩。
中原更出彩,漯河怎么办?今年8月29日,在漯河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漯河市委书记马正跃对此作出了高屋建瓴的回答,他说:“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完善重大发展举措,以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为‘中原更出彩作出漯河应有的贡献。”
“中原更出彩,西城添亮色。”漯河市西城区党工委书记王涛的回答,更是铿锵有力。他说:“从2010年3月漯河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发建设西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抱着对历史负责、对漯河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抓建设、树形象,抓招商、促投资,抓项目、促增长,抓发展、惠民生,着力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中原更出彩,西城添亮色的‘优秀答卷。经过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百余家企业相继落户,闽商大厦、电商孵化园等一大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西城区已经从当初的一张白纸、一片空地困境中走了出来,呈现出了蓝图绘就、新城崛起的喜人态势,迈上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西城区必将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高铁旁、双河上的中原水城、时尚之都。”
深秋的漯河西城,花木依然冠盖如云,座座大楼犹如雨后春笋竞相破土而出,条条道路宽敞整洁,车站广场人流如织,城市群艺馆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月湾湖内,还有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器、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幅秀丽宜人的画卷,展现在记者眼前。
记者不禁感叹:在历史的长河中,短短4年,乃为沧海一粟,然而位于漯河107国道以西的西城区正在梦幻般迅速崛起,这是何等的速度、何等的气派!“沙河涨、澧河让、两河之间喝白汤”的顺口溜已成遥远的过往,如今,正经历一次更高层次嬗变的西城区,已悄然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数字——
截至目前:西城区累计投入4000万元完成一期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二期总体规划方案已初步形成;市商务中心区空间规划、控规及旅游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签约项目近60个,签约资金达200亿元,其中今年前10个月签约协议资金达110亿元,中王集团、建业集团、浙江大丰、宇华集团、北京合信致润投资有限公司、郑州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已突破30亿元、市商务中心区投资达22亿元,闽商大厦、电商孵化园、畅园国际、天翼滨湖国际、建业西城森林半岛及投资50亿元的中王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项目全面开工,商务中心区雏形悄然显现;伴随着高铁开通、城区路网逐步配套,漯河市新的对外交通中心地位初步确立;月湾湖及湖中数码音乐喷泉已经建成并免费对市民开放,污水泵站、核心区域排涝水系已经匹配,北大附中竣工并已经招生,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城分院主体封顶,古城、胡庄、杨庄安置社区及学校、路桥、文化场馆正在加快推进……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发达的宜居区初步呈现,一座生机勃勃、独具魅力的新城区正在崛起,沙澧金融街、东方威尼斯的漯河新名片正在悄悄蓄势发力。
站位高,方能“一览众山小”;立于实,方能“高楼平地起”。回望过去4年来的开发建设历程,可以清晰看出西城区选择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抢抓新机遇 建设新西城
高铁建设送东风
2008年,京广高铁漯河段正式开工建设,一举打破了漯河西部原有的寂静。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面对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漯河怎么办?面对关乎全市发展大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决策,突破口在哪里?
作为身处中原腹地的内陆小城漯河来说,向南被行政边界所限、向北被沙颍河滞洪区所困、向东是产城一体的漯河新区,而城市向西“两河”自然环抱,环境优美、空间广阔,既有高铁带动,又生态宜居,是拉动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初步统计,启动漯河西部区域开发建设,可迅速膨胀城区人口20多万,辐射带动方圆约30平方公里区域实现城镇化,能够为漯河市“十二五”末实现“双百”城市目标(即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力争达到100万)提供有力支撑。
凭天时、秉地利、聚人和。2010年3月,漯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谋划,作出了开发建设西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立了由市四大班子领导任指挥长的高规格指挥部,拉开了西城区开发建设的序幕。
根据规划,西城区南依澧河、北枕沙河,东起107国道、西至规划安信快速通道之间约24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简称为“一区四中心”,即: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和新的商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和商贸金融中心。
2012年9月,京广高铁漯河段顺利通车。便捷的交通优势,迅速让漯河对周边平顶山、周口的辐射作用也大幅提升,漯河作为豫中南新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牢固,更为蓄势待发的西城区提升了跨越发展的加速度……
漯河市委书记马正跃指出:“开发建设西城区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市上下非常关注,西城区要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理思路、抓重点,着力在加快进度、培育业态、聚集人气上狠下功夫,争取早出成效,努力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市长曹存正更是对西城区开发建设情有独钟,他说:“加快西城区开发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主要载体,是展示漯河对外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商务中心区花落西城 增添发展新优势
2012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规划,到2015年,每个省辖市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市)都要形成1个中心商务功能区。endprint
商务中心区是集聚金融、信息、研发、企业总部、中介服务及商业贸易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会展、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综合商务服务的城市功能区。建设商务中心区是改变城市形象、丰富城市内涵、助推城市跨越的一次绝佳契机。
漯河市西城区作为一个全新的城市新区,没有任何历史包袱,规划理念新、建设标准高,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齐全,高绿化率、低容积率,全景观水系、立体交通体系,汇集全市高端现代服务业和各个城市场馆,完全符合生态、低碳、宜居、自然的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具备承接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建设使命的诸多优势,将漯河市商务中心区这颗“未来之眼、漯河之心”定位于西城区,符合省政府《意见》精神,符合漯河发展大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确保在省政府规定期限内按时完成商务中心区建设任务,对于确保西城区乃至漯河市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为此,西城区聘请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编制的《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发展规划》,于2012年6月25日成功获得省发改委批复,标志着漯河市商务中心区正式落户西城区,西城区迎来了继高铁开通之后,助推西城区跨越发展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八年见新区的发展目标激活了西城,特别是将在西城区打造漯河商务中心区,西城区未来的发展不可想象;如果漯河是上海的话,未来的西城区就是漯河的浦东。”西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于怀洋信心十足地向记者描述着西城区的未来。
属地管理 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3年8月5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将阴阳赵镇整建制委托西城区属地管理。同年8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阴阳赵镇属地管理动员会,传达了市委常委会将阴阳赵镇委托西城区属地管理的重要决定。
会议指出:开发建设西城区是市委、市政府为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城市新亮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开发建设的日益推进,将阴阳赵镇划归西城区属地管理,有助于破解体制制约瓶颈,形成一个真正顺畅的管理架构,消除工作中互相掣肘现象,尤其是加快征地拆迁、群众安置、施工环境维护等方面工作,既降低了开发成本,又能够加快西城区开发建设。
属地管理,让西城区迎来了继高铁开通、商务中心区落户之后的又一重大发展机遇,其科学而现代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也不断得到完善,彰显出西城区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新的产业布局,以沙澧连通工程为界,总体按一期二期两个区域进行。其中沙澧连通工程以东为一期区域,以市商务中心区为重点,着力建设辐射豫中南的综合性商务中心区,主要分为商贸区、商务区、文化区、居住区;沙澧连通工程以西为二期区域,主要建设休闲旅游体验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重点形成休闲旅游、绿色产业、现代农业、生态居住四个板块。
“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引领前行。我们将创新发展理念,以市委、市政府六项攻坚任务为统领,围绕‘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八年见新区目标任务,严格落实‘358发展规划,务实重干,抢抓机遇,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方向,充分发挥项目建设龙头作用,实施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以‘干大事、创伟业的气魄和精神狠抓项目建设,奋笔书写西城区建设的恢弘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王涛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全力推进西城区大开发 大建设 大发展
高起点规划
西城区在编制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时,按照“优势是基础、水系是特色、亮点是绿色、品质是休闲、后劲是多元”的原则,着眼长远、超前谋划,为西城区科学发展、长远发展指明方向,备足后劲。
亲水融绿、生态宜居。控规积极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经验,注重发挥河的优势,做足水文章、丰富绿内涵、彰显美特色。一期区域规划每500米左右就有一个街头游园,绿化覆盖率超过40%,18公里环城水系,从澧河引水、沙河出水,既能提升西城区的景观品位,又能承担水上旅游、交通、城市防洪、排涝等功能,人们乘船几乎可以到达西城区任何角落,将彻底改变漯河滨水不亲水的现状。尤其是随着沙澧连通工程的顺利启动,将在漯河西部形成一个2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环岛,让西城区的城市核心区域处于一个外有河流环抱、内有水系环绕的双水系独特景观,不但进一步提升了西城区的城市品位,也让原本少有的两条河流穿城而过的漯河市极大地丰富了滨水城市特色。花之园、野生动物园、月湾湖公园、月塘湾公园,应有尽有。环城水系、商业水街面积近50公顷,水系上规划有40余座桥梁,注重造型设计,让每座桥梁都成为一道风景,努力打造桥博览,并与凤凰岛度假中心紧密相连,与国家沙河湿地公园遥相呼应,构成以水为带、沿线串珠的独特景观。
设施完善、理念超前。京广高铁、G107、长途客运、公交总站、水上交通一应俱全,致力打造漯河对外交通新枢纽;一期区域规划2所高中、3所初中、7所小学、11所幼儿园;文化、教育、卫生、商业、通信、网络等一次性规划到位,首次整区域实行雨污分流、引进“三网融合”概念,首次实现电力、通信等各类管线整区域整体入地,首次整区域统筹考虑集中供冷、供热,有效满足人们高品位生活需求。这些设施建成后,将使西城区真正成为宜居之区,为漯河宜居名城建设再添一枚靓丽的名片。
多元互动、注重持续。控规突出高铁拉动,将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突出三产带动,以CBD、高铁站、市行政文化中心为依托,成功争取市商务中心区、市金融产业核心区落户西城区,致力打造沙澧金融街、东方威尼斯;突出行政文化带动,鉴于高铁带动的局限因素,控规打造文化核心区,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已开工建设,努力满足人们高品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为西城区带来巨大而持久的促进带动作用,形成高铁站、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市文化核心区“三心辉城”的良好效果。endprint
高标准建设
“不用扬鞭自奋蹄。”西城区衔宝而生4年来,建设者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务实重干,风雨兼程,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未来,感叹的是变化。
建设谋划早。西城区一期控规把西城区功能定位为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和漯河新的商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和商贸金融中心,确定了高铁带动、行政推动、产业驱动的发展模式,确立了以第三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作为西城区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约2.4平方公里核心区域超前规划了商务中心区,包括高端商务创意区、商贸交易集聚区、低碳生活配套区、休闲文化旅游区等相关特色功能片区,规划建设有服务于商务中心区建设的金融、保险、IT、酒店、学校等基础配套设施。显然,西城区的控规与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不谋而合。
基础配套标准高、速度快。一个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是关键因素。西城区坚持把基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目前双向8车道的长江路、双向6车道的太白山路、汉江路等7横5纵路网框架已经形成;中原名校——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漯河校区已经开始招生;高铁以东、长江路以南排涝水系已经建成;月湾湖、月塘湾公园已经形成景观,污水泵站、核心区域排涝水系已经匹配,博物馆图书馆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城市展示馆、群艺A馆加快推进,西城实验小学已经启动;市中心医院西城分院已经封顶,群艺B馆、太白山路沙河桥、澧河桥及宝塔山路南延工程加紧筹备开工,沙澧连通工程已经启动,长江路西桥正在进行设计招标和地质勘探。
人气聚集快。高铁朝发夕至,引来商贾云集。京广高铁自2012年9月全线开通以来,西城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大幅提升。漯河西站作为二级编组站,服务漯河、驻马店、周口、平顶山四市,辐射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尤其是开通漯河至广州等地的始发车后,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和宣传带动优势、辐射优势等齐聚而至、与日俱增。截至目前,每日来往西城区动车车组近40组、旅客近2000人,节日高峰期间甚至达到4000余人,高铁漯河西站的班车数量、班车车次也节节攀高、不断增加。
商务中心区建设初具规模。以市商务中心区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快市商务中心区建设。目前,闽商大厦、电商孵化园、畅园国际、天翼滨湖、建业西城森林半岛全面开工;广隆大厦、合信国际大厦、天盛大厦、浙商大厦、拥军服务大厦、绿钻国际大厦、中鑫大厦、世纪金源大厦等一批商业商务项目正积极筹备,尤其是投资50亿元的中王奥特莱斯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已经动工,标志着市商务中心区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将进一步加速漯河新一轮商业的升级换代……一批批项目的梯次实施,为西城区的发展增添后劲、储备力量。
“大动作”与“大平台”带来招商引资新突破
走出去有“大动作”,引进来有“大平台”。近年来,西城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天字号工程”,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近60个,签约资金达200亿元。融资方面,坚持银行融资、土地融资、社会融资三管齐下,充分发挥市建投、西城投、建投置业三个融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政银合作。2012年,西城区争取农发行授信额度40亿元,一期9.8亿元已经到位,市建行2.49亿元也已经到位;今年又争取农发行融资8.5亿元,首批3亿元已经到位,资金瓶颈将得到明显缓解。社会融资同步推进,成功吸引社会资金约13亿元。
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西城区成功引进了中王集团、建业集团、北京合信致润投资有限公司、郑州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入驻。其中,2012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西城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采取名校名城联姻、新区新校共建的办法,成功招引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漯河校区项目入驻西城区,也是豫中南地区唯一的北大附中校区,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备教育体系,全新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学质量,使西城区形成了高铁辐射、教育辐射双重给力的发展格局。“上学就上北大附中,坐着高铁进北大”已经成为漯河人们向往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又签约的中王奥特莱斯综合体项目占地300亩,预计全部建成运营后,年税收将超过5000万元,将会对西城区的经济、商业、人气起到拉动作用,真正实现从招引地产商到投资运营商的转变。8月份市政府与河南水投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其中涉及西城区的包括城中村改造、城市防洪沙澧连通工程、环城水系建设等多个有关项目,将为西城区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持和保障,标志着西城区招商引资迈上一个新台阶。
项目“招”来了,如何让客商引得来、留得主、能发财、有发展。为此,西城区坚持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法,对重大项目明确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协调工作,并指定一个部门作为直接责任人,对项目建设一包到底。不分节假日、休息时间,投资方随时有问题,随时给予答复,随时到现场协调处理。同时对已签约项目实行从招商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服务一条龙推进工作机制,促进项目早动工、早建成。
栽下梧桐树,引进金凤凰。随着一系列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一批知名企业也向西城区伸出了橄榄枝。目前,西城区正在与天津航道局、顺德家具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新虹桥健康产业公司、河南电子商会等知名意向投资企业进行投资洽谈,力争再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税收贡献大的项目签约落户。
和风细雨破解“两改”难题
城市发展任务重,“两改”工作有真情。近年来,西城区紧盯“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八年见新区”的目标任务,坚持“基础工作要做足,关键环节要做细,群众意愿要倾听,政策公开要明晰”的工作原则,把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两改”工作呈现出积极稳妥、扎实推进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土地征收进展顺利,完成村庄征收古城村、胡庄村、杨庄村、大吴庄村4个行政村,搬迁群众1700余户、征收房屋100多万平方米,高铁东建设项目基本清表完毕;古城、胡庄、杨庄、程庄四大安置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开工安置房4000套,封顶房屋1600套……endprint
以规范为要。西城区始终坚持“实际与差异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因村而异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制订“城中村”改造方案,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提出来的安置房建设选址、资金奖励额度、附属物补偿标准等建议,在不影响方案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前提下,适当修正、完善,最大程度照顾群众切身利益。
以公平为本。在“城中村”改造初期,西城区将拆迁方案、补偿标准、工作流程、安置措施予以公布、公开,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拆迁过程中,始终严格按照城中村改造方案规定,坚持一杆标尺丈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一个政策贯彻到底的原则,把好程序关、政策关、解释关,确保工作人员严守政策底线,确保拆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以务实为魂。充分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工作中不怕苦、不怕难,把时间用到工作上,把心思用到抓落实上,把业绩体现在工作成效上:2013年12月1日启动了杨庄村庄拆迁工作,由于工作作风实、群众工作做得细,仅用1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杨庄村330余户的整村拆迁任务。今年10月份,在各地村庄征收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短短一个半月,就完成了大吴庄380余户的整村拆除任务,创造了全区“两改”工作的新速度。
以亲情为贵。把群众的难,当成自家的难,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为确保被拆迁群众尽快确定住处,杨庄、大吴庄拆迁指挥部指挥长于宏积极帮助群众寻找房源,并联系搬家公司、废品收购公司,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在搬迁中遇到的问题;为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一些拆迁干部将自己的房子腾出来,供长年有病的老人居住;遇到被拆迁户家庭有子女结婚等原因的,指挥部就与这些征迁户签订协议,待婚事办理完毕之后,再进行征收。
以安置为重。安置房建设,牵动着老百姓的心;安置房建设的速度,决定着西城区开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能否如期完成任务。西城区在安置房建设问题上切实做到立足于早、谋划在前,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优先供应土地、集中财力保障,切实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被拆迁群众早日搬入新居,真正实现以安置房建设促进拆迁工作,以人气聚集推动西城发展的目的。
让群众共享开发建设成果
加快推进西城区发展,必须要坚持东西并举、城乡并重,统筹抓好城乡共同发展。西城区开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群众共享西城区开发建设成果。在西城区开发建设推进中,西城区全力打造美丽和谐西城区。
农业基础逐步夯实。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突出抓好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都市农业,既要将西城区打造成漯河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更要打造成漯河广大市民的西花园、菜篮子。流转托管土地1.3万亩,发展大棚2000亩、城供蔬菜7000亩,都市农业特色日益显现;面对多年罕见的特大旱灾,积极组织抗旱保苗、减少旱灾损失;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农田水利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民生工作卓有成效。民生实事落实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政府形象。西城区坚持承诺了就要坚决兑现。围绕民生实事落实,卫生院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就医环境明显改善;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台坡魏、刘湾学校改造基本完成;西城实验小学已经启动;农村道路加快修建;全区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80%;S241沿线乡村清洁工程全力推进;尤其是今年启动了双河桥建设,困扰澧河以南下位、前寨、水坑赵、下亭4个偏僻村庄、6000余名群众几辈人的出行难题即将破解,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精心组织,切实做好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发挥好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加大社会保障覆盖力度,提高普惠度;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展望未来 西城区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根据“三五八”发展规划,西城区整体开发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建设(启动期):2010~2013年,围绕“一区四中心”的功能定位,以道路建设为重点,构筑京广高铁以东路网框架;二期建设(协调发展期):2014~2016年,继续培育已启动的起步区,进一步提升西城区的知名度;三期建设(目标完善期):2017~2021年,完成城市防洪沙澧连通工程建设,启动沙澧河大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整体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和新的商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商贸金融中心真正形成;四期建设(持续发展期):2021年以后,要根据规划,统筹西城区东西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未来的西城区将形成“七大城”:
一是畅通西城。打造闭合路网、完善慢行系统,实施水上公交,形成通讯畅达、快捷交通体系。
二是水韵西城。依托沙澧两河18公里的环城水系,打造双河围城、碧水穿城,独具魅力的北国水城。
三是生态西城。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标准,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依托凤凰岛休闲旅游度假区开发和城市防洪沙澧连通工程建设,二期发展规划加快编制,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项目,土地流转加快推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蓬勃发展。
四是活力西城。以商务中心区建设为重点,加大金融保险、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运营一体的战略投资者,为西城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五是人文西城。依托市城市规划馆、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等基础设施,丰富西城区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
六是休闲西城。依托沙澧两河生态环境,通过奥特莱斯、野生动物园、健康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的建成投用,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西城。
七是宜居西城。以人为本,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越,居住条件改善,社会保障健全,使西城区真正成为投资的洼地、政策的高地、居住的福地。
漯河市西城区,未来漯河的“浦东”新区,一座青春悦动、文化休闲的时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一座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科技教育、生态和谐、产业高端为一体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正向我们走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