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电影那点事儿

2014-12-24王耀臣伽蓝李婷婷

大众电影 2014年16期
关键词:卡梅隆阿凡达人眼

王耀臣+伽蓝+李婷婷

3D电影,人们吐槽的地方很多:画面太暗、视效太差、眼镜不好使、看久了头晕等。

为什么会这样?3D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

3D宗师卡梅隆

在卡梅隆的主持下,他的团队研发了全新的3D摄影机

凭借《阿凡达》,卡梅隆复兴了全球的3D电影

《泰坦尼克号》复映,卡梅隆确立了3D转制技术的最高标准

卡梅隆创立的卡梅隆-佩斯集团,目前是全球3D设备服务行业的领军者

3D电影不新鲜

1922年美国的爱情喜剧默片《爱情的力量》,是世界上首部3D电影,但3D技术在当时被认为哗众取宠。在电影与电视竞争惨烈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希区柯克重拾3D技术,拍摄了《电话谋杀案》,人们才意识到立体视效叙事的可能性。中国也曾走在3D电影前列,天马电影制片厂1962年就拍摄了我国首部3D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到了数字时代,《阿凡达》与《地心游记》等电影以渐趋成熟的技术,再次掀起了3D电影的浪潮。

3D是什么?

人的左右眼看到的画面略有差异,两幅画面经大脑整合就有了立体感。3D电影以此为基础,用两台摄影机分别模拟左右眼拍摄(也有些电影是通过后期转制或利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左右眼的视觉效果),然后经特制播放器放映。戴3D眼镜是为了使左眼只看到左视角画面,右眼只看到右视角画面,便产生了3D观感。

3D怎么拍?

3D拍摄时会把摄影机架在特制云台上,以符合人眼观看的角度录影。如果拍近景,摄影机镜头的距离要彼此靠近;如果远景镜头距离就得分开,所以行内用“昆虫眼”和“巨人眼”形容3D拍摄。中景拍摄时,两台摄影机的距离最好是60毫米—因为人眼之间的平均距离是60毫米,行内称其为“人眼角度”。

3D怎么转?

3D电影也可以“做出来”,这就是“3D转制”,主要应用于经典片和动画电影(以及部分新片)。转制3D是个技术活,有点类似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先是计算出2D画面内的景深关系,然后搭建类似浮雕的立体模型,把2D画面的物体投射到立体模型上,最后用原画面的色泽去填充上色,便有了3D效果。

3D电影为啥暗?

“3D电影有点暗”,这是很多观众的反映。在全球3D电影平台占有最大份额的RealD公司,根据多年经验总结:首先跟灯泡功率有关,其次跟银幕大小与材质相关,最后还取决于片源自身的亮度。另外,3D眼镜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毕竟它类似于墨镜,降低了更多亮光的接受度—不信把3D眼镜摘掉,看是不是亮得多?

全球有多少块3D银幕?

《阿凡达》公映时,全球的3D银幕不足9000块。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最新年度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球3D银幕共计53069块,份额最大的地区是亚洲,以57%的比重占到17726块—这与中国院线的飞速发展不无关联:2009年时中国3D银幕仅有1000余块,到了2013年底,这个数字翻了13倍之多,达到13000余块。

猜你喜欢

卡梅隆阿凡达人眼
重返阿凡达
人眼X光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闭上眼睛数到十
看人,星光璀璨缭人眼
卡梅隆的细节
看谁更像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