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零部件切换前后的订货管理
2014-12-24张海玲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青岛266555
张海玲(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 青岛 266555)
1 新车型投产前试装订货管理
新车型投产是每一家汽车制造商的重要工作,对于新车型的开发、生产有一套管理程序,但是新车型投产前的试装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对于新车型的试制除了验证产品的装配性能,发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验证零部件的供货环节是否有不能适应量产的问题。
1.1 在新车型投产前的订货管理重心
(1)保证试装的零部件足额、准时到货,确保试制生产的顺利完成。
(2)对于在试制期供应商出现的供货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在此时期内尽可能解决,为后期量产做准备。
(3)在试制期内完成BOM表的数据核对。
(4)验证物流环节的不足,并给予改善。
1.2 各相关管理部门的业务分工
(1)第三方物流部门负责新车型试制用零部件的验收入库、仓储、上线及其盘点,包含年终盘点和日循环盘点;并对仓库库存,线旁库存精度负责,及时提供零部件仓储物流中各状态的信息。
(2)技术部项目组负责组织新车型试制并对全过程进行监控。
(3)项目组按计划发布新车型试制计划、装车清单等信息。
(4)供应链管理部门按时下达新车试制所需零部件的订单,跟踪订单的实施,按期与供应商结算付款。
(5)供应链管理部物流管理部门对新车型试制各阶段零部件包装式样和量产前供应商出货地进行确定,对取货零部件的物流组织进行监控。
1.3 工作控制要点
(1)新车型试制各阶段工作展开前,项目组依据试制计划制定该阶段的零部件订货时间表,各部门依据时间表按时完成各自的业务操作。
(2)试制各阶段开始前项目组提供最新版装车清单。
(3)项目组编制各新车型的试制计划,与供应商确认后,制定试制阶段的零部件要求到货日,并在订货日前1个月发给订货管理部门。
(4)试制阶段如出现零部件号未变更,但状态发生变更,技术部要特别管控。
(5)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部门依据零部件要货清单,在要求到货日前四周,将正式订单发布给供应商,并跟踪该批订货的交货完成情况。
(6)正式订货后,如供应商答复无法按期交货,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部门负责将此类信息汇总后,统一反馈给项目组,由项目组依据试制计划判断是否可行并给予答复。对于有可能影响试制计划的零部件,由项目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与供应商重新确认调整后的要求到货日,并书面反馈给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部门作为零部件交货管控的依据。
(7)新车型试制的零部件到货信息,采购及供应链要建立共享文件,由仓储责任部门负责填写实施到货情况,技术部负责填写零部件检查状况。
(8)在新车型试制阶段,根据生产车间出现的工、料废零部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据以后通知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部门,由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部门负责补发订单并督促到货。
(9)新车型试制阶段零部件的让步接受申请由技术部组织实施,质量部、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部、生产车间会签办理。
(10)新车型试制阶段零部件到货检查、投料日程安排等事项,由技术部和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部商讨后统一安排。
(11)按照量产前供应商能力调查程序进行供应商产能调查,调查的结果由采购部和技术部同时存档备查,对产能有问题的供应商,采购部和技术部共同制定该供应商的产能提升方案并跟踪供应商的产能提升状况。
(12)新车型试制结束后,采购部负责试制后残余零部件报废的签办。
2 旧车型停产时订货管理
一个车型的生产寿命到期时,就会开始进入车型的EOP(停产)工作,对于车型的EOP,传统管理就是直接停产,然后停止一切旧车型的订货,有时可能并不做车型的EOP管理。对于正规车型管理,有始有终,停产的车型就只进行售后服务,正常生产就不会安排计划了。所以,一般来讲正规公司对车型停产都有严格的计划来控制,对于订货管理来讲有两个重要的管理课题:
2.1 保证车型顺利EOP
首先一点,车型EOP不能随意性的结束,必须按生产计划的EOP计划完成生产量,而不是干到没有零部件为止。所以整个订货就要围绕EOP进度开展,为了使最后一台车顺利生产下线,就要确保订货不缺件。
2.2 减少剩余零部件造成的浪费
车型停产时如何减少库存剩余零部件,从原理上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是由于牵涉的部门和环节较多,造成管理上的难度,最难的是达到一种平衡。如果订货少会造成最后几台车因缺件而不能下线,完全按照装车量订货时,可能会有不良品和工废品,同样会缺件。通常会稍微多订一部分,但如果多订,又会造成剩余,所以如何控制好切换时零部件的订货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重要课题。不仅对于本公司同时对于供应商都是巨大的挑战。
2.3 对于车型EOP的管理控制方法
(1)制定EOP计划:根据公司总的EOP计划,将车型EOP时间倒推,列出停用零部件盘点节点、预示计划、确定订单发布时间点,做出各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
(2)固定生产计划:在确定车型EOP计划以后,生产计划就要相对减少调整量,基本上在3个月内保持总量不变,1个月内保持车型不变化,在2周后决定的生产计划,要保持车型顺序不变,以保证订单的稳定。
(3)确认停用零部件:要提出停用零部件的清单,并与技术部确认是否是EOP车型的专用零部件,即此零部件只用在此车型,车型停用后将不可能用在其他车型上,如果可以用于其它车型上,就不用列入停用零部件清单中。
(4)确认可否用作服务备件:停用零部件清单确认后,与备件物流部门联系,针对停用清单中的零部件是否有服务备件需求,需求量有多大。如果确认可用于服务备件的零部件,可适当多订一些,优先保证EOP的完成,而剩余零部件就可以转为服务备件,不会造成浪费。而不能用于服务备件的零部件,就要严格控制订货量。
(5)与供应商协调一致:将EOP计划通知各供应商:零部件管理要提前3个月确认停用零部件所涉及的供应商,召集相关供应商,通报车型EOP计划,要求相关供应商与公司紧密联系,共同控制停用零部件的库存量。
(6)加大盘点频次:对于正常零部件,一般要做到年终盘点,中间做循环盘点。而对于停用零部件,要做好盘点工作:N-3月末盘点,N-2月末盘点,在最后1个月,每周盘点1次,一共要做6次盘点,工作量较大。每次根据盘点结果修正库存数,为顺利EOP提供正确的数据。对于最后1次盘点,一定要核对装车计划与零部件库存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每个零部件要对应每台车的用量。
(7)注意工、料废补货:对于停用零部件,在最后1次订货后,要重点关注现场的工、料废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工、料废时,保管人员一定要及时通知订货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确认是否留有余量,如果不足,及时补充订货。
2.4 EOP订货管理的提高
提高库存精度。如果之前匹配好的数据在后续盘点中发现盘出的物料偏少,而后续有的供应商也没有及时补充,最后会造成缺件,如果盘点的物料多,就会产生剩余零部件。
这里的库存精度包括3个部分:一是仓库中的库存量、线旁还没有装配到车上的库存量、已装配到车上还没有下装配线的库存量都有由第三方物流盘点。二是在途数量、供应商处成品、半成品由供应商自己盘点。三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内库存量,由第三方物流盘点,三者相加才是盘点的库存数据,所以库存精度的提高就等于EOP订货管理的提高。
3 零部件切换时订货管理
3.1 切换零部件定义
零部件使用切换,就是指当产品设计发生变更时,有零部件需要变更采用,从设计部门有设计变更通知下达,在规定的时间点对旧部件停止使用,开始采用新零部件。
对于切换零部件管理,管理的重心在于控制新零部件到货的时间以及控制减少旧零部件停用产生废品浪费。
零部件切换分为指令性切换和指导性切换两种:指令性切换是指旧零部件在指定的时间停用,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延后的切换方式,一般是指遇到国家法规项要求,或者是发现旧零部件有设计问题装上车时,必须强制停止使用,这种切换如果事前没有准备,会造成大量旧零部件的浪费。指导性切换是指旧零部件可以在库存消耗完成以后,再使用替代新零部件的切换方式,对于单独的零部件,可以做到自然切换,不需要过多控制,对于配套使用的零部件,切换时注意零部件配套订货,以价值最高的零部件为基准订货,一般会产生少量库存浪费。
3.2 相关管理部门分工责任
(1)第三方物流负责零部件验收入库、仓储、配送上线及其盘点,包括年终盘点和每日循环盘点,并对仓库库存、线旁库存精度负责,及时提供零部件仓储物流中各状态的信息。
(2)技术部负责确认零部件试装条件,负责发行变更通知。
(3)供应链管理部包装规划组负责切换零部件包装式样的确认和供货前供应商出货地的确定,以及对取货零部件的物流组织进行监控。
(4)质量部负责确认试装具体时间并通知相关部门,负责通知仓储责任部门将试装零部件发至试装工位,负责记录各试装相关部门参与试装的出席情况,试装台数,发布最终试装结果。
3.3 管理要点
(1)根据质量部发行的试装成功结果,供应链管理部由断点切换小组负责后续切换事宜。
(2)如切换采用的零部件为新供应商提供,技术部必须对该供应商的产能状况进行调查,并参照新车产能调查的方式编制,对产能有问题的供应商,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部和技术部共同制定该供应商的产能提升方案并跟踪供应商的产能提升状况。
(3)第三方物流负责调查切换零部件在公司内和在第三方物流公司内的库存数量,并反馈给断点小组,供应商一方的库存由计划组负责调查,并反馈给断点小组。
(4)断点切换小组设定切换零部件的切换采用日,并编制切换履历表,公司内和供应商一方的库存数据作为切换履历表的附件,由调查相关部门签字后存档保存。
(5)切换采用日1周前,再次调查旧库存数据,并对切换零部件的切换采用日进行再次确认,并负责对切换采用日是否调整做出最终判定。
(6)断点提醒单发布必须以书面方式会签表的形式,并发布电子版信息。
(7)第三方物流在配送第一批新物料时必须将进行特别标识,重点管控。
(8)切换完成后由生产车间提供装配第一台车的VIN码并反馈给断点小组,由断点小组发布给反冲工程师,由反冲工程师在SAP系统中生效并反冲结算。
4 剩余零部件处理
当某车型结束生产后,产生剩余的零部件要进行妥善处置,要尽可能减少浪费,一般会采用以下3种方法:
4.1 改制处理
汽车零部件中有一部分产品本身是可以变更的,可以采用由供应商改制成新的零部件,重新用于装车使用。例如发动机点火的电脑模块,公司采用的是联合电子的产品,每次有车型切换或者有配套设计变更时,会产生一些剩余零件,此零部件比较贵重,但是该零部件可以通过返回供应商重新刷新内部的程序又可以改制成新的零部件,再次装车,而公司只需要承担一部分改制费用即可避免大量的报废。
4.2 转为服务备件
车型停产后,已投入市场的车辆还要有大量的服务备件需要更换,而供应商也需要继续少量生产以保证售后服务,因此绝大多数的剩余零部件可以转为服务备件使用,这不仅减少报废损失,还给售后提供充足的备件,减少供应商生产备件量。
4.3 报废
对于不能改制,也不能转入服务备件的剩余零部件,只能报废处理。处理时,一定要彻底销毁,不能让这些零部件流入市场。对于报废的零部件,在停产订货中尽可能减少这部分零部件的订货量。
5 结束语
随着国家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公司产销量不断攀升,供应链的管理不断优化,车型停产与切换时的订货管理越来越为广大的汽车从业者所认同,并为公司保驾护航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要始终坚持以GMS理念为指导,推进标准化作业的实施,保证产品的制造一致性,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