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模式”对济阳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2014-12-24刘方霞
刘方霞
摘要:近几年以来,济阳县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也进行过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探索实践,但迈的步子还不大。广州增城区在规划建设主体功能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已经率先趟出了成功经验,他们以“不平衡发展”模式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做法,为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增城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101-01
增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是广州市所辖的县级市(2014年撤市并区)。2000年以来,该市为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探索将全市划分为南部新型工业集聚区、中部生活安居与文化产业区、北部都市型农业和生态旅游休闲区三大主体功能区,通过三大功能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增城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由1999年的第58位跃居2009年的第9位,连续9年稳居广东省第一位,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
一、增城发展的基本经验
增城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因地制宜,科学分区
增城根据不同地域资源禀赋和各镇(街道)区位优势,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将九个镇(街道)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发挥南部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优势,创建广州东部工商新城。依托中部区域邻近工商业发达的广州市萝岗区,城市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优势创建文化产业城,打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优美环境。北部地区以山区地形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但自然生态好,将北部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创建了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规划引导,有序推进
经过最初几年的有益探索,以规划的形式确立了三大功能区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别制定相关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推进功能区建设。在规划的指引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梯度发展的原则,建设各类主体功能区。按照效益优先原则,首先大力实施“南部带动”和“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率先投放在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南部地区,做大做强南部先进制造业,增强经济实力。在南部经济实力增强后,逐年加大了对中北部的投入力度,加快中、北两大功能区的建设。在中部,推动新城市中心“南移”,提高城区的承载能力;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提升教育、卫生、体育、社区等共服务管理水平,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与消费环境,引导本市人口到城区置业安居,吸引周边市民到增城消费和休闲度假,发展城市经济。在北部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努力打造国际化乡村生态大公园。
(三)统筹兼顾,机制保障
一是完善组织保证机制。科学选配好各镇(街道)领导班子,统筹调配专业对口干部,为推动南、中、北三大经济圈的形成和科学协调发展打下了组织基础。二是建立资源配置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工业建设用地向南部集中,推动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农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向北部集中。在财政投向方面,进行分类重点投入。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设立北部山区专项发展资金。四是创新绩效评估和政绩考核机制。在新的发展战略下,增城创新建立一套“双考核”考评标准:注重民生和生态建设指标和按功能区区别考评。
二、几点启示与思考
(一)着手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
结合我县各镇(街道)已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交通条件,我县的四大“主体功能区”是否可进一步明确定位,统筹规划。一是南部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以崔寨镇为核心,向孙耿镇扩展,借助崔寨镇打造国家高技术产业核心区和被列为全市“十二五”重点提升镇的机遇,依托大型物流园区的产业基础、青银高速出入口的交通优势、英才学院的人才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等产业,把崔寨打造成我县新的经济发展核心区。二是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济北开发区为核心,沿国道220、济太路分别向济阳街道、回河镇、太平镇延伸布局。以促进产业集聚、膨胀特色产业规模为目的,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城、台湾工业园等专业园区,明确各专业园区布局范围,根据专业特点完善相关基础配套,积极引导新项目按照产业分类入园,切实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三是东部文化生活区。以中心城区、滨河片区、澄波湖风景区为依托,合理布局大型商贸设施、高档餐饮娱乐项目,重点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度假疗养等生活服务业。四是北部现代农业发展区。依托北部4镇农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特色农业休闲采摘游。
(二)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对于不同功能分区带来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差别,要分别给予不同的配套政策,在促进南部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和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发展农业、保护生态的北部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南部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要以资金倾斜为主,用于支持其完善规划,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将全县各镇(街道)整合的土地指标优先向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倾斜,对于贡献土地指标的镇(街道),可以给予财政资金奖励。东部文化生活区重在搭好城市发展框架,可以通过招商解决投入问题。各类农业项目尽量向北部现代农业发展区集中,同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县级留成返还等形式,保障北部镇正常运转、现代农业水平稳步发展。
(三)改革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县里的考核办法就是各镇(街道)发展的指挥棒。要确保主体功能区战略顺利实施,就要充分发挥好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作用,按照各分区功能定位,突出各自发展重点,实行差别化考核。比如,对南部大幅提高工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值占比等的比重;对中西部侧重于考核工业产值、四大产业集聚度等;东部侧重考核城镇功能配套、现代服务业等;而北部则只考核农业、服务业,不考核工业。通过改革现有考核机制,努力做到放大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增强各分区按功能划分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各分区的不均衡发展促进县域综合实力的跨越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央党校《理论动态》赴增城课题组.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J].今日中国论坛,2008(5).
[2] 四川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报告.城乡一体化发展范本.
[3] 程志强,潘晨光.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高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