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新课程,农村教师应树立的几种观念

2014-12-23熊洪芬

考试周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观念新课程

熊洪芬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虽已推行多年,但是,农村学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至今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但是,教改的春风必将吹遍农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农村教师要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新课程 农村教师 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多年,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对教育的新要求,教学硬件、教学设施和教师素质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应当怎样面对新课程,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呢?笔者认为,首要问题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有利于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一、危机意识观

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农村小学提出了严峻考验。一方面学生数量多,使发展缓慢的农村教育不堪承受来自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因为工资、工作环境、生活状况等的差异而形成不思上进,得过且过的思想。某些教师除了在晋职评先时拼上一拼,搏上一搏之外,只要职称到手,评优无望,调资顺其自然,就放下心来歇歇气。殊不知,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观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以及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要求教师任教一天就不断学习一天,否则,必将遭到淘汰。危机意识观是每位教师应当树立的观点。

二、使命责任观

科教兴国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腾飞的战略,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则肩负这项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重任。他们是否具有这种使命感、责任感,是他们能否全身心地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正因为科教兴国的战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它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具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三、科学教研观

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扮演“教书匠”的角色,教育教学过程仍然沿袭传统的方式方法,因而在收效上不够理想。应对素质教育、新课标,农村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参与科学教研。打破那种认为“搞科研,又费力,又不好看,耽误时间,还不一定有成效”的观点和思想。“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教师深钻教材,吃透教材,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取得成效。同时,农村教师要打破教研的神秘感,多学习,多积累,多写多记。

四、终生学习观

极少数农村教师教学期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在做本职工作,一遇双休或寒暑长假,便围坐方城,通宵达旦,尽情放松。原本在紧张工作之余,轻松轻松并非坏事,但把这么多的时间放在方桌之上,却实在欠妥。“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知识不断更新,新事物不断涌现,学生思维和视野不断拓展,旧的知识已经不能或即将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哪怕只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具备十桶水、二十桶水,甚至更多,而且这水要不断更换,否则就是腐水、污水、臭水,会贻误学生。因此,终身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新课标的保证。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只有教师牢固树立先进的意识观念,才能不断努力充实和完善自我,真正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作出应有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观念新课程
维生素的新观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健康观念治疗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