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中国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机制

2014-12-23席云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3期
关键词:基层民主动力机制新时期

席云

摘 要:实现社区基层民主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多元化的形成,自主化程度的提高,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等均已成为新时期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府体制改革,社会政治稳定,政府权威合法性基础的增强亦均成为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现实动因。

关键词:新时期;社区;基层民主;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3-0285-02

政治民主化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并从本质上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基层民主化建设应该是其核心之一,而社区民主化建设自当成为其关键。

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是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前提

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当代政治发展的主流,政治民主化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诚然,要建立和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前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经济基础日趋成熟,社会和公民的自主化程度逐步提高,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公民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这一切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的。因此,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必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及其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的加速,物质交换的加快,信息传媒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传统的社会关系全面改观,从而,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在这强劲的物质发展大潮的推动下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社会整体结构的现代化必将导致社会公众的社会政治生活的现代化,而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政治民主化,所以作为现代社会结构基础的社区必将走上民主化之路。

二、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是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这一切全面提升了社会自主化程度,成为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条件。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表现在: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独立所有制单位和所有者;公民个人大多从“单位人”演变为“社会人”;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已经形成;各种非营利组织应用而生;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不为国家所控制的资源,社会因此而获得了维系自我独立性和自我组织能力的资源基础;公民主要从市场而不是从国家获取资源,由此逐渐脱离对国家的依附;在市场竞争中,公民利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长;公民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等。针对以上这些昭示着社会自主化程度提高的种种现象,需要有一种力量将其整合,而这种力量正是社区基层民主。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表明社会逐步摆脱国家的完全控制,公民完全摆脱了对单位的依赖,社会和公民均相应地在经济上自主化的基础上进而获得了政治上的民主自治能力。这种政治上的民主自治能力的不断提高必然促就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升,促使社区民主化建设所必需的公民自主意识得以逐渐发育和成熟,从而培养了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政治素质。所有这一切表明,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无论在实践能力上还是在思想意识上都为实践社区民主化造就了合格的公民。只要有了主观能动的人,就一定能够改造和建设客观的世界,所以,社会自主化程度的提高必将成为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条件。

三、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是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出于对自我权益的保护而获得自主意识。这种自主意识的不断强化促使公民不断向政治系统表达其特殊利益诉求,以实现其保障自身权益的目的。在当代中国实践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宪法保障了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公民也因为法律赋予了政治权利而成为社会的权力主体。依据宪法规定,当代中国公民所拥有的政治权利具体表现在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决定权、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监督、制约与罢免国家权力主体的权利、结社的权利、获取政治信息和发表政治见解的权利等。因为公民享有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决定权,所以公民能够通过选举公民代表、选举国家权力主体、决定共同体内的利益分配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基本的和主要的部分,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全部公共事务都由公民直接决定。现阶段,跟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共生活和社区事务管理是公民行使对公共事务决定权的最重要的领域,也是锻炼和造就参与型公民的重要场所。公民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和社区事务管理中发展了自身的自主性,同时,社区民主化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在法律的保障下,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命令与服从关系转向平等的、契约式的关系;原先绝对化的政治权力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公民政治权利的制约;对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利的限制日趋减少;个人的私生活受到保护;个人逐渐获得更多的文化生活上的自由权利;国家法律从具有一定的压制性转向对个人权利的平等保护。这些变化必将反映到政治与行政领域中来,从而促使公民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公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对民主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也保障了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进程。

四、政府体制改革是社区基层民主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导,进行了政治经济制度的综合变革与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实现政治民主化成为摆在国家政府面前的现实任务。1980年,邓小平指出,“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政府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每一改革都使得政府体制逐渐远离管制型政府模式,而趋近于给予公民更大政治民主的服务型政府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更为扩大基层民主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endprint

因此,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是新时期政府转型的方向所在,而且也自然成为社区民主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五、保持政治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政府大力推动社区基层民主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与国家的逐渐分离,社会必然面临着利益分化,进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会日益激化,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政治秩序混乱。保持政治稳定是社会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中国现代化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早日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前提。为了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必须消除这一可能导致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潜在威胁。方法就是适应时代变化要求,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新型的社会组织。发展和完善城市基层社会体系,推进社区民主自治,保证社会生活的和谐,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社区民主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环节。社区民主化可以缓和矛盾和冲突,扩大社区公众的政治参与,反映公众的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起到促使社会安定有序的政治作用。社区民主化建设正是在“全能”政府“失效”和“万能”市场“失灵”的背景下,为适应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政方略的需要,依靠国家政府的权力权威对社会组织进行有机整合与再造,促进社区居民自治,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发展。国家政府通过社区民主化建设,把独立自主的但较为涣散的公民个人重新整合于“非单位型”的社会组织结构中,通过发展社区基层民主政治,鼓励民众实践广泛而有序的民主参与,促使民众充分表达其个人偏好与利益诉求,进而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六、增强政府权威合法性基础要求政府推动社区基层民主发展

中国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在于:长期武装斗争中产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个人魅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积累的巨大的组织资源;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在提高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水平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但是,任何合法性基础都不可能是千古不变的。特殊的时代已经过去,特殊的领导人业已逝去,新的时代、新的领导人需要新的权威,需要新的合法性基础。政府权威要获取合法性基础,除其本身代表公众的利益外,还须将传统的通过政治控制建构政府权威的方式转变为通过政治民主来获取政府权威的合法性。现代国家政府权威只有建立在政治民主的基础上方可获取合法性,所以政治民主制度的建构、发展与完善成为现代国家政府权威获取合法性的关键。基于中国现实国情,在国家层面上实施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政治民主制度还不现实,因为中国民众不仅在思想观念上有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而且在实践上也有待锻炼与提高履行其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能力。国家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化建设正是适应新形势,为公众搭建起一个培育现代公民意识、锻炼公民能力的有效平台。通过社区民主化建设,不仅实现了社区民主自治,保证了公众在社区实践其民主权利,也为将来在国家层面上实现直接民主造就了合格公民,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魏 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民主动力机制新时期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治理基层腐败必须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化
探寻社会治理边界的成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