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2014-12-23罗立英
罗立英
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决定。这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绍兴市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将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使得这些“文化礼堂”成为农村特色文化、农民精神家园与乡村新型共同体重构的平台,同时也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平台。
一、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农村文化礼堂,是指根据农村行政村人口规模、人员构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设施规模,开发建设的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它可以利用既有空的空间设施,如祠堂、旧校房,也可以根据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主要设施包括文化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五有”为基本标准,按照“两堂五廊”,两堂即“礼堂、讲堂”,五廊指“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设计,可建成综合一体式,或者分散组合式。农村文化礼堂应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从设施建设向内容建设提升,从资源分割向资源整合提升,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乡风文明、培育农民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农民精神家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国民族的文化始终处于不断的交流互动中,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广大的农民群众,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精神文化进步的依靠力量,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功不可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大农民群众提升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他们在耕种土地的同时,也开始“播种文化”。浙江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不少村庄开始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整理历史文化遗存,组织绘画培训比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传承和宣传村庄文化,更加注重保护传统文化。所以说,科学合理地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有利于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离不开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合理利用。绍兴作为“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相对领先于部分地域。很多村子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上议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有些方面可以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如下:
(1)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所依托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表现形式缺乏多样性。农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以绍兴为例,其民间传统特色传统文化不胜枚举。如绍剧、莲花落、社戏、兰亭书法节、王星记纸扇、绍兴花边等等。难能可贵的是,很多乡土文化传统特色浓厚,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其中莲花落更是具有鲜明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莲花落是绍兴说唱艺术,始于清末,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莲花落唱词以绍兴方言土语为主,故事铺叙中随口增减,即兴性、随意性大。早期一人唱说,旁有一二人帮和,活跃于小镇茶店或农村庙会。初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节诗。传统书目有《闹稽山》、《游江南》、《珍珠塔》、《何文秀》等。《回娘家》和《疯姑娘》曾在国内获奖。在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中,大多采用民间艺人表演或现场图片展览等传统方式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传统的表现方式通过梳理村史文脉,挖掘本村特色文化品牌加以弘扬,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文化礼堂的进一步推广,单一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将面临挑战。
(2)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由官方主推,民众参与度不高。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官方文件来施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传统文化在文化礼堂内容建设中的比例。如在“两堂”的基本设计要求中,将礼堂配以舞台设计,并赋予能举行文化演出等村民广泛参与的大型文化礼仪活动的功能。在“五廊”的设计要求中将艺术廊用于陈列与村庄历史文化相关的古代诗文,本村文艺人士的书法、绘画、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作品,以及与本地生产生活有关的民谚,展示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全村景观照、“最美乡村”照。通过官方的推动来施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出发,却很容易脱离群众,使得普通民众对农村文化礼堂中所举行的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够。
(3)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项目启动资金相对充裕,但缺乏日常经费保障。例如,早在2013年10月,绍兴县便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决定将符合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农村发展专项资金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倾斜,用于资助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礼堂、讲堂建设,组织开展文化礼仪活动等。其中,对验收合格的文化礼堂实行以奖代补,根据所在村村级经营性收入的规模,分别给予5-10万元不等的补助。官方早期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资金支持,使得农村文化礼堂在各个村从无到有。官方提供的启动资金促进了农村文化礼堂在数量上的增长,但是从长期出发,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礼堂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本身便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部门应该尽早探索出合适的经费运作模式。
(4)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事业化运作相对完善,产业化运作不足。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初期,主要由官方对其运作模式进行设计,在内容设置上围绕“精神家园”的定位,突出文化礼堂的宣传功能、传承功能和文化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捐赠及支持,相关活动的举行大多是由组织方负责包办,具有很大的公益性,采取的是文化事业的运作模式。
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推广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发掘,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模式也应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才能使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走向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绍兴地区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当地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结合上文的现状分析,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开发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建立在本土传统文化之上的,所以在文化礼堂的建设中要更加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积极收集、整合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落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随着绍兴经济的发展,外地人口逐年增多,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中还要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在充分开发当地文化的前提下,也要重视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传播,积极引进民众易于接受、积极向上的外地文化。现有的农村文化礼堂在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展示上大多采用民间艺人表演或现场图片展览等方式,随着互联网、手机媒介的发展,农村文化礼堂可以考虑引进相对时尚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本土传统文化,增加本土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
(2)鼓励民众参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组织,开辟意见互动平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组织与执行大多由官方主导,民众很难以主人翁的角色出现,因而缺乏对活动组织者的理解,也缺乏对活动的热情。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向民众广泛征集活动方案,征求各方意见,继而得到受民众欢迎的活动方案。同时,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活动参与者的意见反馈,用于改进下次活动方案。提升民众参与度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官方和民众之间开辟一个有效的意见互动平台。利用时下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向村民们提供及时的文化活动信息,收集实时信息反馈。
(3)积极拓展日常经费筹集渠道,注重多形式、多渠道资金投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来自各方面的资金投入的支持。官方应注重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财政扶持政策,给予一定经费保障,通过建立农村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对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同时,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通过民间筹集资金的方式对文化礼堂的日常活动提供支持,可以适时地采取外联的形式征集乡村活动经费。农村文化礼堂的民间资金筹集的良性循环需要组织方提供及时的资金去向报告,公开透明的财务报告有利于提升组织方的信用度。
(4)加强文化产业化运作,为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平台。农村文化产业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补充。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是要以创新体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创新进一步发展经营性农村文化产业。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本村的传统文化特色项目,继而通过文化礼堂这个平台,将本村的传统文化推广开来。
总之,建设农村文化礼堂,需要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探索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并鼓励民众参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组织积极开辟意见互动平台,同时积极拓展日常经费筹集渠道注重多形式、多渠道资金投入,注意加强文化产业化运作为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平台,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进而使得农村精神文明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