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期如何加强特区基层文化建设

2014-12-23曾静

群文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街道基层群众

当前,适逢我国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国家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在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成为我们必须探索与实践的新课题。

一、“文化立市”战略与特区基层文化发展

1、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立市”战略的提出

先进文化,对一个政党来说是一面旗帜,对一个民族来说是灵魂,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软实力,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一个社会和一座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多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都相继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积累后的深圳,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已成相辅相成之势,经济发展“文化化”的趋势明显。深圳利用自身先行优势并不断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将可能在国内占据文化的高端市场,然后走向国际与世界高端文化市场接轨,从而实现深圳的第二次腾飞。深圳人充分认识到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抓住历史性机遇,早在2003年便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

2、“文化立市”战略指导下的特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现状

“文化立市”战略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各级文化部门纷纷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兴建起一批批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各种比赛、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不少获得区、市、省甚至国家级奖项的文化艺术精品,通过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进社区)等活动送到了居民家门口。目前,群众文化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二、新时期特区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将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行。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群文工作者要时常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倾听群众呼声,反思不足。笔者认为,新时期特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文化设施规划不够合理,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许多城市纷纷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居委会都建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室、图书馆和公园等,这些文化设施的兴建,确实为发展基层群众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规划不够合理,文化设施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某街道相邻居委之间的公园距离很近,面积却都不大,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等只有一街之隔,这样就造成重复建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2、许多文艺节目的一次性上演,难以造就文化精品

在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基层也产生了不少优秀文艺节目。大部分节目均动用了不少人力、财力、物力和宝贵的时间,但这样编排出的节目往往只是为了某一次比赛去拿奖或者为了某个节庆专题演出,在舞台上亮相一次,至多两次后便销声匿迹。这样,不仅致使投入到表演活动中的各种软件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且一次性的演出也难于产生真正的文化精品。

3、应该更加注重基层文艺人才的使用和培养问题

要繁荣群众文化,基层文艺人才的培养问题尤为重要。为了把好人才引进来,很多地方采取公开招考的办法,经笔试与面试后择优录取优秀文艺人才进入基层文化岗位。但是,以往引进的人才并不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少数人才的才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通过该途径招考胜出的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专业水准,本应成为新就业地的专业骨干,可以大展拳脚,可为什么还会出现才能发挥不充分甚至基本不能发挥的问题呢?我想除了新进人员自身年轻或者无行业工作经验等弱势外,还存在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

4、过分倚重专业艺术团体,忽视本土群众文化的培育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艺术需求,有些街道出资常年聘请专业艺术团体,举办节日演出、送戏进社区、参加各种比赛等活动。由于这些艺术团体的专业水准高、制作节目效率高,演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是,这些专业艺术团往往缺乏本土特色,与群众需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离,难以带动当地群众文化艺术的普及与提高。

三、新时期特区基层群众文化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特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1、整合基层文化设施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

为了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应在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将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室、图书馆、公园等进行合并或改建,整合文化设施资源。例如,距离较近的两个图书馆可以合并成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学校有所属的图书馆或者活动场所,街道、社区可以给予学校一定补偿让这些校内文化资源为公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相近公园间的建筑拆除、迁移,合并成一个大型公园,完善园内的各种文化、健身、休闲设施,营造出幽雅舒适的人文氛围。

2、强化街道统筹指导作用,努力打造文艺精品节目

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应充分发挥统筹和指导作用,对街道所属的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编排和制作的各类文艺节目进行加工、修改和提炼,建立街道节目库。在需要组织节日演出或者专题宣传活动时,便可以根据活动主题,方便快捷地从节目库中挑选节目,制作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晚会;与此同时,当学校、社区或者企事业单位等需要组织活动时,文化站又可根据活动特点从节目库中向其推介所需节目。由于建立了节目库,一些优秀节目得以多次演出,并在演出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造就一批本土艺术精品,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艺术创造的积极性,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业余文艺的普及与提高。

3、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稳定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基层普遍存在文化人才短缺现象,在引进人才后,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既坚持人才使用上的专业化,又包容人才个性上的多样化;既肯定人才工作上的成绩,又宽容其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既充分利用人才的专长抓工作,又采取岗位培训的办法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其素质。文化人才的稳定是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培养好人才后还要稳定人才。因此,基层文化部门应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工作者安心生活和积极工作的宽松环境。对于艺术人才,要尊重其创造愿望,鼓励其创新精神,支持其创作活动,发挥其创造才能,肯定其创作成果,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以点线面的梯度辐射方式,有效提高群众文化普及率

提高群众文化普及率,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探索形成了点、线、面梯度辐射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深圳市宝安区许多街道的人口以当地人和外来劳务工为主,人口密集度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街道文化体育中心的专业人才数量相对于庞大的工作对象群体,简直是杯水车薪,而运用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的辐射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以松岗街道文化体育中心为例,该站目前仅有四名群文专干,如果仅依靠四个人去承担全街道18个社区居委、40多万人的群众文化培训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他们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街道所辖范围内学校有一批音乐、舞蹈教师,他们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此外,其他企事业单位里也有一些艺术人才。于是,该街道从这些艺术人才中挑选出一批骨干,组成合唱团、舞蹈队等,每支队伍30人左右,由各队长负责组织每周的常规训练,这就是以点促线。训练好专业骨干后,再由其带动全街道群文工作的开展,也就是以线带面。比如,不久前,该街道举办一次社区舞蹈大赛,文化站派出10多名艺术骨干,分赴各居委会舞蹈队进行辅导培训,最后,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坚持点线面梯度推进、比赛与辅导结合,可以培养社区居民优雅的市民气质,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艺术素养。

5、政府出资采购文化精品,以高雅艺术引导群众文化

我们在逐步普及,不断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质,打造本土艺术精品的同时,也需要适当引进一些高雅艺术精品。送电影、送戏、送书进社区等活动很有必要,也不失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好办法。实际上,社区居民大多有好的感受力、模仿力。榜样的示范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只要优秀的作品通过观众的视觉听觉能打动观众的心,观众就会向该视觉听觉形象靠拢。以深圳为例,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落后、文化封闭,村民缺乏对高雅艺术的直观感受,群众文化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深圳确立了“文化立市”战略,政府开始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市民需要,通过严格招标,购买了一批符合先进文化要求的高水准文化精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引导和提高群众文化发展。从实施步骤上看,采购影片、节目、书籍这一环节可以由市政府统一掌握,制定标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认一批合格的“产品”,然后与区、街道、居委会协商,由各基层组织自主选择。由此,让政府的公共财政资源有效的服务于特区基层文化建设。

6、动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大力发展多渠道文化事业

基层文化工作者应该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发展多渠道、多形式文化事业。可以民办公助、政策扶持,也可以鼓励居民自筹资金,还可以引导已有的民间社团进行文化公益性服务活动,同时还应充分调动那些民间艺人参与当地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松岗街道有一叫文琰的老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早年自己出资办起了供自娱的“燕鸣曲艺社”。2004年实行农村城市化改制后,街道与社区对该社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与扶持,文化体育中心也派专人对其进行辅导提高。现在,该曲艺社不仅经常登上松岗各个舞台为广大群众献艺,还在市级粤曲比赛中获得了银奖。为了更好地支持民办文化发展,基层文化部门决定加大对该社的扶持力度,引导其从场地、设施、乐器到剧目、表演、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包装,试行市场化运作,并以此为示范,提高当地居民兴办民办文化的积极性,繁荣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

综上所述,新时期,特区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文化立市”战略思想指导下,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方法,大力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让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城市的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天怀.浅谈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2.

[2]孙奕新.新时期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作者简介:曾静(1976-)女,籍贯:湖北省天门市,本科(学士学位),中级职称。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文化体育中心。研究方向:群文理论、艺术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街道基层群众
基层巡览
热闹的街道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街道生活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走基层
风居住的街道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