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在推进艺术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2014-12-23郑晶
郑晶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是由政府设立的、为地区文化建设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艺术教育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圆园员源年教育部出台了教体艺[圆园员源]员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了学生的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的重要因素。
群众艺术馆的艺术教育功能由来已久,对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的启迪、发挥着显著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于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落后的地区实施扶持的政策,对于该地的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繁荣文化、创建创新型文化的精神为宗旨,以圆园员源年大力推进学生的艺术教育的契机,并结合福建省近年来的相关工作实践,来浅析一下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如何在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
一、加强培训服务,当艺术教育工作的坚实后盾
对于市区重点城区的学校来说,学校的艺术教育方面均配备相应的音乐、舞蹈等艺术老师。但是学校的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师资不足、课程不足,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老师们专业继续教育有所忽视。艺术馆作为是一个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是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同时也是艺术老师培训的基地,拥有专家级的声乐、还有高职称的舞蹈老师、知名度很高的书法家还有一系列的艺术学会,结合这些师资上的优势,定期以片区为单位,对校内的艺术老师进行专业上的辅导以及对学校的节目进行辅导性编排。这样的话,学校在面对现有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得以提升。福建省艺术馆作为全省文化馆的龙头单位,历来重视对公共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服务的建设。从2004年起每年举办一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师资培训班”、“全省的合唱指挥培训班”,规格和水准很高。比如,“2013年维尔特福建(福清)合唱指挥大师班”,这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公益性的、高水平的童声合唱指挥大师班,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的520多名合唱指挥前来学习。杰拉尔德·维尔特先生,是国际著名童声指挥大师、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在培训班上,他与福州“小茉莉”、厦门松柏小学“深海蓝”、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萤火虫”、福清市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小星星”、福州连江“海连江”五个示范合唱团合作,向学员们展示了维童独特的训练方法,为我省童声合唱团的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对各艺术馆文化馆所在地的学校,出现的专职艺术教师不足的情况,可以鼓励本馆身体健康,具有某一方面艺术教育的退休专家牵线到学校担任兼职的艺术教师,同时也把推进共建学校学生艺术教育纳入工作范围进行有计划的扶持,不定期组织各门类的艺术专家到学校进行艺术课程的教学。
二、推进艺术考级工作,构建全方位的展示平台
教体艺[圆园员源]1号文件要求学校建立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圆园员缘年开始把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除了学校正常艺术教学测评外,更多要依靠权威机关的考评作为依据。艺术馆充分发挥自身的培训考级的优势,努力拓展工作职能,进一步提升社会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学生考级一般都存在“一拖二”“一拖四”的现象,考生都是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陪伴,使得更多的家庭开始关注艺术馆的工作和动态。
圆园园源年开始,福建省艺术馆被确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批准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权威机构,成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组织指导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培训业余文艺人才及研究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政府主导性业务职能部门。为了贯彻中央加强素质教育的精神,丰富广大少儿的课余文化生活,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福建省艺术馆从最初的舞蹈、钢琴考级,逐步发展声乐、乐器、舞蹈、美术、朗诵、书法等考级项目,各项艺术类考级项目不断健全,从创建以来,至今员园个年头,考级人数达愿万人,而且每年的考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同时与艺术考级相结合,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成果的展示平台。由福建省艺术馆主办的“少儿故事大王比赛”已成为福建省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一项品牌展示活动,成为艺术考级培训的一个延伸。它不仅丰富了我省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年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少儿的勇气和胆识,培养和发现了年儿童的艺术才华。借助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的情感,还举办海峡少儿歌手大赛,增进了海峡两岸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三、拓展服务区域局限,向薄弱偏远地区倾斜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福建省艺术馆在通过深入农村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地区的学校无艺术教育师资以及山区的贫困和闭塞使得山娃们从小与艺术教育无缘,美术、音乐、舞蹈等知识孩子一无所知。圆园园缘年源月福建省艺术馆以“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为社会视角,向全省文化馆发出共建“艺术扶贫工程”的倡议,现福建省有愿愿个艺术馆文化馆,远园园多名的专业人员常年坚持为圆员猿所偏远山区学校的儿童免费辅导开展艺术辅导和培训,举办各类艺术兴趣班猿远园多个,受益学生达苑园多万人次。在这些山区儿童受到艺术教育的同时,也使得艺术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得到拓展。“福建省艺术扶贫工程”圆园园怨年荣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圆园员员年被文化部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圆园员源年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在验收艺术扶贫示范项目时也提出:“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实施需要加强与当地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将工程做成一个集纳社会力量的平台,同时带动文化志愿服务的日常化、制度化,并将培训与优秀文化艺术资源结合,将艺术精品、高水平艺术院团的演出通过扶贫工程送到千家万户。”强调了艺术扶贫工作的实施要与教育部门紧密合作。
在对乡村小孩进行艺术启蒙教育的同时,注重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联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去,参加各项大型艺术赛事,来自我展示,树立自信,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有500多个孩子在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1000多个孩子参加各级文艺汇演:圆园员园年闽侯白沙镇中心小学江缤纷在《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亚洲少儿绘画邀请展》中获铜奖,福建省艺术馆舞蹈老师胡娟为扶贫基地的学生编排的舞蹈《光下成长》获福建省第十一届音乐舞蹈节表演三等奖,还有厦门翔安文化馆编排的《小圣斗巨蟒》木偶剧在参加厦门市第十九届鹭岛花朵比赛(翔安专场)中获戏剧组金奖……
深知肩负着山村娃们的信任和期待,福建省艺术馆定期对全省的艺术扶贫学校基地进行调研,为学校有配备艺术教育所需的艺术教具、基地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举办艺术扶贫师资培训,针对薄弱环节开展教学交流,邀请名家进行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培训。积极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合作构建一个艺术扶贫志愿者培训基地和共享的师资平台,来增加志愿者队伍,并且通过宣传让文化系统的艺术骨干、各界的艺术专家、社会志愿者以不同的方式加入艺术扶贫的队伍中来,让艺术扶贫的服务范围更广些,受益的山村娃娃更多些。
四、推进非遗进校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推进优秀“非遗进校园”工作。让学生走进非遗博览苑,让传承人带着优秀的非遗项目进校园教学与交流。让孩子们对福建的非遗有个重新的认识。目前,全省艺术馆还局限在艺术扶贫基地的小学进行“非遗进校园”活动,相继开设了“剪纸”、“提线木偶”、“闽剧”、“南音”等课程。圆园员源年源月,晋江市掌中木偶传承中心一行9人在福建省艺术馆的组织下,前往闽侯县白沙镇中心小学,马坑小学,大目溪小学等6所艺术扶贫基地校巡回演出。高等院校的非遗艺术文化推广,我们借助于每年非遗产日活动展开,圆园员猿年非遗走进福州大学,运用“非遗绝活”、“好戏连台”、“非遗光影”、“非遗互动”等板块内容丰富,静态展示与动态表演相结合、传承人与青年学子共互动;圆园员源年举办“青春非遗薪火相传”大学生光影视角摄影展,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五、结合社区文化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艺术团队
圆园员圆年,福建省艺术馆在安泰文化服务中心设立艺术扶贫合唱培训基地。福州安泰社区合唱团在馆内声乐老师的帮助下,从一年前五音不全的团员,到圆园员源年能合唱4个声部的当地知名“草根合唱团”。以安泰社区合唱团的训练的成功案例,在圆园员源年将在更多的社区逐步推广,以社区为平台,组建以社区学生为主体的特色团队建设“咏春班”“闽剧班”。“以团队带动个人”,使现有的艺术团队和新报名参与学习的学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优秀学员可以通过艺术团队参与排练、参赛、演出,使学员们学有所用,从而调动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对艺术的热情。
一项好的艺术教育工程的实施,不仅要看建立了多少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硬件设施,更在于多样性文化产品的提供,文化服务的全面性。艺术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创造美的工程,是符合当代学生审美要求的工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馆的职能也在不断拓展、延伸和转化,向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转化。文化馆艺术馆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成为开展艺术教育的纽带,勇于创新机制,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