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与体会
2014-12-23钱江
钱江
1.注重备课
备课分备教材和备学生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备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力争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方法灵活,讲练结合,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备学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设计合理恰当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创设熟悉易懂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提供可能。备课时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只有二者兼顾才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2.注重错题本的使用
很多学生反映:明明这道题看着很熟悉,自己好像遇到过,当时还做错了来着,但偏偏就是想不起来正确解法是什么,结果……又做错了。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者说,学生没有掌握得足够牢固。面对一张讲解过的试卷,学生有把握能得满分吗?人总是能从自己的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学生需要一本错题集。
整理错题集就是让学生把平时和考试时做错的题目抄下来,不仅要把正确的答案写上去,还要把错误的答案加上,然后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忽略了使用的条件范围,或者是粗心计算错误。数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对独立,考前复习时总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回想一下好像自己基本原理都懂了,但考试要用时却总是想不起来。错题集就像一张药方,既有“症状描述”,又有对症下的药。对比错题集,能够很快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巩固,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跌倒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连续跌倒两次。
错题集的升级版就是不仅有错题,还有“好题”。相信阅尽题海的学生都会对一些题记忆深刻。有的需要全面细致地分类讨论,稍微考虑不周就会坠入陷阱;有的看似计算量庞大得吓人,其实反向思维,将答案代入其中不过小菜一碟(这种情况在选择题中尤为突出);有的条件众多,刁钻古怪,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最后的附加题),其实放下畏惧,步步为营,也可以得到大部分的步骤分。收集好题可以让学生摸清出题者的思路和惯用的考查手法,识破其中的陷阱和伎俩。
3.关注思考与探究活动
新课程几乎每节课都安排思考交流及探究活动,在这一环节上,切记不能一一包办。《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指导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课本设置的思考与探究活动,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恰当地作出评价,这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由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4.注重配套资料的选择与使用
因为现行出版的教辅资料还是与旧版教材紧密联系的,至今还未看到真正体现新课程知识体系的相关教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应有选择地让学生做相关的内容,对不符合新课程的部分知识要大胆地删除,要避免“新教材=旧教材+新教材+新增加内容”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备课组师资较强的条件下,可由备课组自行编写相关的练习资料。
5.注重评估
学科课程统整是各种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孵化性的集成,其中大量隐含教师个体对学科及其教学的理解和处理,其在学生学习方面产生的效果离不开及时而有效的反馈评估。所以,教师必须设计评价工具,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监控教学质量,适时反馈调整。学期课程统整的基础和第一步是做好教学内容的统整,是对现有教材的深度再开发。与以往提倡的教材开发不同的是,它不仅仅停留于某一具体教材内容的加工,而是由微观(课时内容)、中观(单元或主题内容)、宏观(全册的内容架构与编排体系)逐层扩展提升的思辨取舍过程。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管有较大的难度,但是投身这种挑战性的教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素养才能获得质的改善。当然,也不可急于求成,不能搞“一刀切”,可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学科中先行试点,做深做透,逐渐形成一门集教研、课堂教学、教学评估等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较系统的强势学科,发挥试点个案的标杆作用。
6.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都是等着老师讲,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但在老师讲课时又有跟不上的感觉,导致一堂课下来,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其实课前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教材上的大部分内容认真去读去学习的话,则大部分能学得懂。将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带着问题听课,效率会大大提高,同时还能锻炼自学能力。
(2)课后复习,总结归纳。每节课后,要利用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否则很快就会遗忘。复习时不要只简单重复,而要将所学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每一节、每一章学完后要进行归纳整理,巩固已学会知识,解决不懂的知识。
(3)适量练习。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同学总是觉得课上听懂了,但到了自己一做题时就不会。原因就是在课堂上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去做练习,才能弄懂为什么那样做,从而培养独立思维和动手的能力。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数学,他们认为数学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没有特殊的用处,那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学习数学的用处,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其实学好数学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能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媒体教学时把握得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听得乏味。
教学工作不仅要落实常规,还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办法,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环节,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