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幼儿心理健康维护
2014-12-23王文清
王文清
摘 要: 本文从班级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生活、教学、游戏为“切入点”,研究幼儿常规管理中的心理维护问题。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班级常规管理 心理维护
一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会对其采用一些限制性的语言和行为,如“不能打人、不能咬手指”等包含着“不行、不要、不能”的指令性言语,或对孩子无休止的提醒、督促,甚至对违反常规的惩罚……却常常效果不佳,幼儿很快又故态复萌。3至6岁学前幼儿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此间由于其心理上的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各种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常规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幼儿心理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目前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常规教育目的异化。通过对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常规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学习群体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认识构建参与社会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秩序、规则。而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常规教育的目的出现异化,很多教师认为常规教育就是管理孩子,让孩子听话,常规就是限制幼儿的行为,就是管。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实施常规教育更多考虑自身的需要,而忽视孩子长远发展的需要。
常规教育观念的陈旧。常规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的变迁呼唤适合时代特征的常规教育。然而,目前有些幼儿园仍固守僵化的、不合时宜的常规教育传统。
常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在幼儿园,常规教育往往是说教式的,不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忽视幼儿心理发展。
过于强调常规教育的共性,忽视个体差异。在常规教育中,通常是针对幼儿园整个班集体的要求,这种要求往往整齐划一,忽视幼儿的个性差异,教师总是要求幼儿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
二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分析幼儿园常规管理中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对症下药,分别从生活、教学和游戏三大版块,研究幼儿常规管理中的心理维护问题,以寻找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易为幼儿接受的常规养成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生活版块
研究目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服务自己的同时,尝试服务集体,感受长大之后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实施策略:对于幼儿在生活版块心理方面的维护,我们侧重创造一些体验场,让幼儿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针对刚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情绪的安抚与稳定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运用儿歌、手指游戏等形式,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尝试自己穿脱衣服、学扣纽扣、排队喝水……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逐步锻炼自信心和独立能力。针对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比较强,但缺乏集体意識,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特点,可组织值日生及“大带小”、“我是班级小主人”等一系列常规教育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常规意识与能力。
2.教学版块
研究目的:通过不同领域的集体教学,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充分表达表现自己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
实施策略:(1)体验性的活动:对于幼儿的心理维护,有时仅仅说教,效果甚微。教师可设计一些体验性的活动,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感受。比如,设计一些需要同伴之间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设计一些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需要挑战和跨越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要学会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等等。(2)绘本教学:绘本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其中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比如,对幼儿与同伴之间关系的引导、对自己情绪情感发泄和表达的引导。幼儿借助绘本,将学到的经验和方法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进行迁移和运用。(3)其他教学活动:有些集体活动,从整体中并不是完全围绕心理健康维护开展的,但是在组织的活动中,某些环节却在无形中渗透着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比如,美术活动中,幼儿大胆尝试作画、交流分享环节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3.游戏版块
研究目的:通过游戏,幼儿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并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游戏常规。
实施策略:(1)创设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氛围。游戏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达到的目的有相似性和统一性。为此,创设自由、开放、宽松的游戏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游戏常规的形成。(2)开展丰富的区域游戏。幼儿因认知与年龄特点,自我控制力差,缺乏解决冲突的方法。为此,应有针对性地投放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材料,避免幼儿由于对材料不懂操作而随便摆弄,在活动游戏中逐步让幼儿明白常规,通过观察、记录提醒幼儿操作中存在的常规不足的地方;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受年龄的限制可能没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很久,在下阶段,将通过投放多种幼儿喜欢的材料在一个活动区中,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活动中,避免幼儿随意乱跑。同时,可采用环境暗示、行为提醒等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积极情绪,形成良好常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桑青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微[J].中国健康教育,2002(07).
[2]陈醒.浅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幼儿教学研究,2008(09).
冯雅静名师工作室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