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2014-12-23宋永永马建波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平凉市优势产业特色

宋永永,马建波

(1.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2.永宁县文昌高级中学,宁夏 永宁750100)

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是平凉市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 近年来,平凉市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但是,受传统农业的束缚和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平凉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因此,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优势资源,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是新形势下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区域概况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 县和崆峒区,总面积1.1 万km2,总人口231.82 万人。 地理单元上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在890—2857m 之间,年均气温7.4—10.1℃,年降水量420—600mm 之间,平均日照总时数2144—2380h,无霜期156—188d。 水资源总量16.7亿m3。 现有农业用地101 万hm2,其中耕地38 万hm2,林地32 万hm2,牧草地14.7 万hm2[1]。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平凉市丰富的生态类型和植物种类,为境内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采用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2012)、《平凉市统计年鉴2010》 及 《甘肃省发展年鉴2011》中的统计数据,并深入平凉市农牧局,实地调查了相关统计数据,调查方式主要运用实地考察和访谈等形式。

文章主要采用优劣势分析(SWOT)方法,对平凉市发展 农 业 特 色 优 势 产 业 的 优 势 (Strengths)、 劣 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了分析。

3 农业特色产业优劣势(SWOT)分析

3.1 优势(Strengths)

3.1.1 农产品种类多样,初步形成区域特色

平凉特色农产品种类多样, 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资源优势。其中,小杂粮(如糜子、谷子、豆类等)种类繁多,种植面积广布;以优质红富士为主的果园面积逐年增加;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药材种类多,分布广,区域特色初步形成(见表1)。

表1 平凉市2006—2012 年间主要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3.1.1.1 特色小杂粮产业

平凉市特色小杂粮主要有糜子、谷子、荞麦、大麦、莜麦、青稞和各种豆类。 种植面积9.37 万hm2,其中糜子种植3.34 万hm2,谷子1.02 万hm2,荞麦2.87 万hm2,红小豆0.14 万hm2,蚕豆0.29 万hm2[2],是农民增收、出口创汇的主要特色农产品。 一批如静宁县常津有限责任公司、泾川县旭康食品有限公司等10 家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将小杂粮等14 个品种的产品, 出口到美国、 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3]。 2011 年以来,平凉市又大力发展养生产业,先后开发了五谷杂粮宴、国药养生宴、养生红牛宴、泾河龙王宴等养生宴席,并积极研发养生保健食品,这又为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3.1.1.2 水果产业

平凉地理环境优越, 具有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产业的优势。 目前, 已建成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高效果业集中区3 个,果品优势产业带12 条;建成果汁、果酒、果醋等果品加工企业8 家,年加工果品超过30 万t。 林果业总产值近20 亿元, 占全市农业增加值的3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4%。t[4]。2010 年,全市果园面积发展到9.14 万hm2,其中以优质红富士为主的苹果面积7.88 万hm2,苹果挂果面积3.4 万hm2,水果总产量达到78.00 万t,比上年增加7.24 万t,增长10.23%。 建成果树万亩乡镇54 个,占乡镇总数的53.0%,千亩以上果树专业村447 个,占行政村的29.2%[5]。 在全省乃至全国生产优势明显,发展前景看好。

3.1.1.3 蔬菜产业

近年来,平凉市充分利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果。 2009年,平凉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3.908 万hm2,产量为89.97 万t,产值为13.64 亿元。 蔬菜产值已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6.4%,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种植产业。全市设施蔬菜面积0.122 万hm2,其中,日光温室0.044 万hm2,塑料拱棚0.078 万hm2, 产量9.2 万t, 产值1.94 亿元。2010 年蔬菜播种面积4.73 万hm2,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0.19 万hm2,占蔬菜生产面积的4.0%[6]。基本建成“两带六片”设施蔬菜生产区、东部川塬区高原夏菜优势生产区、泾川、灵台塬区和庄浪、静宁川区果菜、果薯套种区等生产基地。

3.1.1.4 药材产业

平凉是甘肃省中药材主要种植区之一, 中药材种类多,分布广。 有野生药用植物52 种,人工栽培药用植物61 种,主要分布在关山——太统山——崆峒山一线[7]。 目前,平凉市华亭县在关山林缘五乡镇已建成地膜川穹丰产栽培示范点7 个,并积极开展陇西黄芪、甘草新品种引进及羌活遮阳育苗等多项试验示范, 栽培品种达14 种。新建了五个千亩无公害药材示范基地和五个百亩育苗基地。 2009 年,该县种植药材0.41 万hm2,总产量1.8 万吨,直接产值9000 万元以上[8],在省内外,药材产业优势明显。

3.1.2 以“平凉红牛”为代表的的肉产业发展迅速

牛产业是平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 是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 截止2009 年,全市共建成万头养牛乡50 个、千头养牛村234 个、百头养牛社1002 个、十头以上养牛大户10920 家[9]。 2010 年,全市牛产业增加值达12.4 亿元,农民人均养牛收入达689 元,比“十五” 末增长了149.6%[10]。 2012 年全市肉牛饲养总量达70.9 万头。 与此同时,猪、羊存出栏量也逐年增加(见表2),建成了多个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殖基地。 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红牛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5 家,如景兴清真肉品公司、西开牧业集团公司、百兴集团福利制革厂等,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 家[11]。 现已成功注册了全国惟一的活牛类证明商标——“平凉红牛”,并入选甘肃省驰名商标行列。 以“平凉红牛”为代表的牛羊猪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省内外的竞争力明显提升。

表2 平凉市2006——2012 年间大牲畜存/出栏量情况单位:牛猪/万头 羊/万只

3.1.3 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不断投入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平凉市先后在农、林、牧、加工、果菜等各个产业领域,推广适用农业新技术20 多项,引进60 多个新品种[12]。 2012 年,平凉市进一步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引进番茄、甘蓝、黄瓜等蔬菜新品种76 个,示范推广粮食新技术23 项。并加快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步伐,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25 万hm2,全膜覆土穴播小麦2.06 万hm2,平均亩产418.7kg,比露地小麦亩增产138.9kg,增产率49.6%,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与此同时,加大农业机械应用推广技术,调引秸秆揉丝、打捆、包膜机械2.6 万台,选型引进2MT—160 型等6 种不同类型的农田残膜捡拾机械,分别在泾川、崆峒等地开展机具性能试验、示范及推广[13]。 通过科技成果的不断推广和示范带动,,使科技企业、科技成果、农户三者得到了有机结合,有力的推动了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

3.2 劣势(Weaknesses)

3.2.1 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平凉市虽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但依然存在诸如布局分散、规模小、种植技术水平低、无法进行批量生产等问题。 另外, 区内特色农产品还存在档次不高等问题,如蔬菜产业,在种植结构上,常规菜、大路菜、露天菜种植面积过大,约占80%以上,精细菜、地方特色菜、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发展缓慢,精细加工后上档次、附加值高的产品更少[14]。造成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无法形成比较优势。

3.2.2 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当前,企业数量少、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和自身再发展能力弱是平凉市龙头企业的主要特征, 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如平凉市崆峒区香莲乡的香源淀粉厂,仅能够将马铃薯进行初级加工生成淀粉,然后再制成粉条,而且由于该乡种植马铃薯的面积有限,无法为淀粉厂的长期生产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企业主也不去主动拓宽原料来源渠道,整个企业处于时停时办的状态。 在该区, 像这样的乡镇企业普遍存在,无法对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3.2.3 劳动力素质低,农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一直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屏障。 在该区快速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农村的精壮劳动力大量脱离农业劳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趋势。 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成为留乡务农劳动力的主要特征,而这些专业技术素质低的劳动力又无法满足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从而制约了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同时,该区农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政策不配套,重点项目建设无法正常实施等问题也严重阻碍着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 平凉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环境就不优, 农业招商吸引力不强。 并且各县区地方政府财力薄弱,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也不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改善欠账较多。 同时该区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和龙头企业贷款面临严重困难,导致区内特色产业部门不能扩大生产规模, 形成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如庄浪县朱店镇金锁生猪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静宁县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灵台县康庄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农牧业企业流动资金十分紧张, 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但因其抵押担保物不足,而无法获取银行贷款[15]。企业改善管理、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严重受限。

3.2.4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

近年来, 平凉市积极引导、 扶持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各类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迅速增多。2011 年,全年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09 个,累计达到416 个[16],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但也存在许多诸如农户产销规模小、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等问题。 并且在现有的农业合作组织中,部分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内部制度不完善,内部管理机构和监管机制不健全,运行也不规范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同时绝大多数合作社没有开展实施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无法顺利实现与市场标准接轨,使农户应对市场挑战、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降低。

3.3 机遇(Opportunities)

3.3.1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2010 年7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 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未来10 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国家从物质、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了许多配套的优惠政策, 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 这为平凉市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特色农业产业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3.2 国家重视“三农”建设的机遇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之一。 中央在规划制订、体制改革、工作部署等方面也把农村的发展全面纳入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 把农民增收放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好,全社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广大农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愈益高涨[17]。 这为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3.3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和实施,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012 年3 月2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规划》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现有的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了四大功能区、六个农业产业带、四个生态修复区、五个生态保护区[18]。 而平凉市作为《规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利用《规划》区经济合作窗口、商贸流通桥梁等平台和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从而促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3.4 威胁(Threats)

3.4.1 区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在有限的耕地上, 既要维持一定的粮食供应,又要发展特色产业,使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19]。近年来,该区虽然积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政策,采取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等措施,使区内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和环境污染的程度有所缓解,但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依然很突出, 造成土壤贫瘠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内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 频繁的干旱和沙尘暴也给农牧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同时,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和农膜的大量残留对区内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

3.4.2 区域之间竞争加剧

近年来,各地区均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引起地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就平凉市周边地区而言,如庆阳、天水、陇南等市区,与平凉无论是地理气候环境还是产品资源上都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于是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过程中,就形成了较为相似的特色农业产业结构,造成了省内各市区之间竞争激烈,无法形成合力。 再加之周围省区如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也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其农业产业种植结构与甘肃省相比也具有诸多的相似性,且部分农产品的质量远高于甘肃省所生产的农产品,这使平凉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3.4.3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验检疫标准提升

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原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等提升检测标准,增加检测项目。 而平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起步晚,生产的农产品质量水平低,很难达到一些发达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20]。这给平凉的许多农户及加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平凉农业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进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与国际市场接轨,其产业竞争力就会大大下降,其产品将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4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SWOT 组合战略分析

通过对以上关于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SWOT)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和全面组合,本着优势和机遇最大化、劣势和威胁最小化的原则,现制定出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对策(见表3)。

表3 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SWOT 战略对策分析

5 结论及建议

运用优劣势分析(SWOT)方法,对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这四种条件的比较分析和组合,不难看出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总体优势明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应努力克服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积极应对机遇和威胁。

在今后建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方面, 平凉市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优质畜牧业、特色果品业、特色种植业等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并着力构建特色果品生产加工、清真牛羊肉生产加工、生猪肉生产加工、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优质小杂粮生产加工、农作物制种、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等7 大产业集群。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增强组织和带动作用;三是完善农业合作组织运行机制,推进农业合作化进程;四是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五是建立农业金融保险支持保障机制,树立创建和营销农产品品牌的意识;六是保护生态环境, 协调好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而促进该区农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 实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5]甘肃发展年鉴编纂委员会.甘肃发展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53.254.

[2]秦志前.平凉市特色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J].杂粮作物,2005,25(6):394-395.

[3]惠程华.平凉农特产品出口涨5 成[N].甘肃日报,2008-02-09.

[4] 平凉市果业开发办公室. 平凉市林果产业发展情况报告[R].2010-05-20.

[6]李喜娥.平凉市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1(12):21-23.

[7]曹亚凤,杨福红,鲍国军等.平凉中药材资源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2011(9):18-20.

[8]杨永栋.华亭县药材产业优势位居全省前列[EB/OL].甘肃农业信网,http://www.gsny.gov.cn/nyyw/gsn yyw/2010/01/29/1264728082218.html.2010-01-29.

[9]庄俊康.平凉全力打造绿色畜牧基地[N].甘肃经济日报,2009-11-10.

[10]张振.平凉红牛:奋蹄天地阔[N].平凉日报,2010-11-16.

[11]张振.“平凉红牛”崛起陇东甘肃平凉草畜产业发展纪实[N].平凉日报,2008-10-13.

[12]陈杰新.平凉市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6(2):32-34.

[13]平凉科学技术局.平凉市农业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EB/OL]. 平凉科技信息网,http://www.plkjinfo.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130.2012-10-25.

[14]蔺全录,王翠琳,梁青玉等.甘肃中东部特色农业经营现状及对策[J].发展,2003(11):55-57.

[15]牛立业,赵永峰,孙小平,等.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532-535.

[16]刘小红.2011 年度平凉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研究,2012(4):5-7.

[17]罗必良.现代农业发展理论:逻辑线索与创新路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56-57.

[18]胥富春.平凉发展的新机遇——市发改委主任白堆仓解读《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N].平凉日报,2012-04-11.

[19]杜国华.宁夏沿黄经济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418-422.

[20]徐玉霞,王华斌.基于SWOT 分析的陕西省绿色农产品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16):6964-7028.

猜你喜欢

平凉市优势产业特色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中医的特色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一带一路”战略下绍兴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
平凉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借力“一带一路”战略 推动河北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