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4-12-23黄长桂
黄长桂
(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 贵州 德江 565200)
静脉留置针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输液方法。静脉留置针可以在患者的任何部位穿刺,且具有操作简单,护理人员工作量低,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的特点。尤其是儿科的输液患者,年龄小,自制力差,好动,反复穿刺会引起患儿的血管受损,而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肥胖儿童的比例越来越高,穿刺困难,多次反复容易为护患纠纷埋下隐患。静脉留置针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虽然学术研究界对于静脉留置的安全性尚存争议,但一般留置时间在5天以下,未见明显的不良事件出现。本文重点研究大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须经静脉输液的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4例,女66例,患儿的年龄在一个月到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0.5)岁;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在2天到5天不等,平均留置时间为(3.1±0.4)天。
1.2 穿刺与大隐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
1.2.1 穿刺方法与穿刺护理:选用24号贝朗小蝴蝶式静脉留置针。患儿取仰卧位,两腿分开,并用小枕头支撑其外踝关节,内踝部位展开并使大隐静脉充分暴漏在视野中时,可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按住患儿肩部与膝关节,在检查留置针包装完好无损伤后,扎止血带并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
穿刺过程中,先摸准血管的位置,选择平坦的部位,防止关节凸起造成针尖下滑,进针过深无法挑起,然后一手绷紧静脉皮肤,一手握住针座,使留置针与皮肤呈15度到30度角之间(注意体形瘦小的患儿要选择较小的进针角度,防止刺入血管下),沿着血管正面或者侧面刺入,进入皮下减缓进针速度,见回血后减小进针角度,再向前推进1 mm-2 mm,至距离根部0.5c m处止,松开止血带,拔出针芯的同时按住针尖上方,连接肝素帽,输液器,贴好胶布,调节输液的滴速。记录患儿的基本资料及留置时间。
穿刺之后,护理人员要嘱咐患儿家属看好患儿,避免下床活动,防止脱管;在清洗身体的时候避免沾水,防止发炎。
1.2.2 留置输液与留置护理:输液结束后,要进行封管。抽取3 ml肝素封管液,轻拔留置针针头,匀速注入封管液。对某些凝血功能有障碍的患儿可选择生理盐水封管。
留置期间,要严格保证无菌操作,尤其要注意穿刺点和肝素帽的洁净无菌。留置期间,每天使用医用酒精对穿刺部位有效消毒,留心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过敏、炎症反应的情况。如果有,要及时处理,重新穿刺。
要再次进行输液时,先对肝素帽进行有效消毒,然后连接输液器。如果输液过程中发现导管有阻塞的情况,可以对患儿姿势进行调整并检查留置针的固定情况,仍存在滴液不畅情况时,可抽取肝素盐水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使输液管保持畅通,切勿使用外力挤压输液管,防止出现栓塞。
拔管时用干棉签按压几分钟,防止出血。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文中160例经大隐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的有154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3%,6例患者经二次穿刺全部成功。在留置期间发生脱管2例,脱管的发生率为1.3%,患儿穿刺部位发生红肿、瘙痒(局部过敏)的1例,占0.6%,其余患儿无一例出现静脉炎或导管阻塞、渗漏等不良事件。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n(%)]
3 讨论
在计划生育实施多年的今天,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受到家长的关爱也日益增加,肥胖儿童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就给输液过程造成了一定障碍,肥胖儿童穿刺时不容易找到血管,多次反复穿刺容易造成护患纠纷。本文研究的大隐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大隐静脉位于下肢,血管粗,弹性好,位置固定,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本文的16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的几率为96.3%。
相对于常见的头皮穿刺和手背穿刺留置,大隐静脉穿刺留置对避免儿童好动造成脱管更有效。头皮毛发较多,汗腺相对发达,汗液排出可能导致穿刺部位发炎、过敏,而手背穿刺则要考虑患儿手部活动多,容易抓脱的情况。大隐静脉穿刺固定后,只要避免患儿下床走动,一般固定牢固,且出现过敏、炎症的几率也要小的多。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比较一致。
总之,大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具有穿刺的成功率高,患儿痛苦程度小,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1] 丁小英,李书萍,潘燕.大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324-325
[2] 伍飞艳.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36):224-225
[3] 曹秋花,王淑霞.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