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4-12-23王元锋杨超凡谢亚新

创新科技 2014年24期
关键词:创新型教育工作者人才

王元锋 杨超凡 谢亚新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王元锋 杨超凡 谢亚新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尝试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人才;大学生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作为创新的主体,在当今时代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胡锦涛同志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人为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

1 创新型人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系与区别

1.1 创新型人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在当今教育变革的时代潮流下,创新型人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其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作为引领祖国人民前进的精神旗帜,是我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和立场;而高等教育是发展高新技术、创新技术的理论场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要求以及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它们都需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拥有“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决心和毅力以及独立思考、乐于实践的良好品质。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2 创新型人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创新型人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思想建设,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观念,拥有优秀的道德素质;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灌输、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将创新方法运用于实践,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意义。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修养和人格境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跟着时代前进,才能确保当代大学生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大步前进。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确立创新方向,提供给大学生源源不断地创新动力。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致力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有力促进了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创新技能。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能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指导,磨砺大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效提高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的治学方法、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创新性人才做出卓越的贡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大了对于大学生生活方面的关注度,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在特定的场合进行以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育工作者增加了与学生的交流;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丰富起来,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加入其中。总体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不能取得较好的满意度,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环境以及机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之处,以下是对于这几个方面的简要分析:

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集中在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乏味枯燥,千篇一律,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提出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放与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要手段。然而,这中教育模式实施却具有一定的难度,尽管看似积极支持学生自主参与、执行等开放的模式,但在其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干涉过多,破坏了学生完整的自主独立性。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一。通常是教育工作者面对台下众多学生的简单说教,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将创新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学生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匮乏,这就导致尽管有时学生思想创新、具有极富创意的思维,但由于沟通不及时、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其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与培养。

2.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较差。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还是更偏向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表现为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操作。高校课堂中实践操作的机会非常少,实验室利用率很低,难以达到正常规定水平,甚至部分高校不设立实践课堂,诸如化学、物理等实验操作总是被忽视或者占用,大学生们难以得到亲身实践的体会,如此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身就使得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成为一大难题。

2.4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陈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仍然陈旧,评估学生的标准中学习成绩占绝对比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太重视每个学生的特点,忽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创新精神的表现,学生的创造性被抑制,一心只追求理论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发展。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调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再单单执着于理论,更看重实践能力,使其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3 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3.1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往往只强调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把空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需要做出转变,树立起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理念,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自然要融入到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强调学生的自身价值、潜能以及各自的差别,重视兴趣和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并注重大学生创新意志的养成。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2 营造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塑造学生创新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作为连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单单作为一个背景,而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旧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学生接受较多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也很少有自由讨论的机会。因此,要营造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参加与理论紧密相关的科学实验,增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在学术上充分强调自由平等,对不一样的观点敞开胸怀,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授和课题的研讨,这样才能逐步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3.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累加,这样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偏差,原因在于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没有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毫无关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方法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联系起来,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要利用自身条件多邀请知名的科研专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学生在聆听学术大师们讲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他们的丰富经历和人生感悟,在接受学术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自身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3.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由此忽视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体现,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一大弊端。大学生需要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努力方向,以这样的标准考察学生才有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突出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这样的评估方式也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开放式发展。而刻板按照传统评估标准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则显得低效且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因此需要更多地采用人性化、灵活合理的评估标准。同时要重视鼓励措施,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将学生的行为举止、社会实践以及创新精神也加入考核体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由他评向自评转变,通过各种鼓励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估体系的构筑中去。目前,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以及生活的环境都变化很大。要想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完善符合当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是尤为关键的。

4 结语

高校是最大、最有效地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显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因此,高校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营造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只有完成这些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才能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1]计志宏.创造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结合[J].黑河学刊,2013(12).

[2]高峰,洪棋文,张小玲.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研究生德育环境创建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刘雨芙.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创新型理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09(6).

[4]李祖超.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J].江苏高教,2008(2).

[5]刘昕,李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6]欧阳丽君.从“微”角度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路径[J].青年与社会,2013(7).

[7]杨帆.“天人合一”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继承[J].前沿,2005(8).

[8]刘慧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

[9]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理论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96.

[10]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

G41

A

1671-0037(2014)12-118-2

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立项计划,项目类型:辅导员专项,批准号:2013-MFD-103。

王元锋(1982-),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杨超凡(1993-),男,在读本科生。

谢亚新(1981-),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型教育工作者人才
人才云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