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计划生育和卫生机构整合省级计划生育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思考

2014-12-23冯艳

创新科技 2014年18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服务建设

冯艳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基于计划生育和卫生机构整合省级计划生育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思考

冯艳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计划生育和卫生机构整合,研究省级计划生育科研院所如何优化整合资源,保持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院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建设为例,对省级科研院所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思考。

机构整合;省级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思考

2013年12月,国家卫计委和中编办联合下发《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3]44号)[1],对今后省级计划生育科研机构承担的主要任务做出明确指示。本文结合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院(以下简称河南所)工作实际,就当前计划生育和卫生机构整合,省级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实践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1 领导重视,确保机构整合顺利进行

河南所高度重视机构整合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学习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形势,统一思想认识,根据《指导意见》,确立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虽然计划生育科研机构与卫生系统相比,无论在人员、设备和硬件条件上相差甚远,机构合并后,不仅要失去原有的政策优势,而且面临更大的市场考验。但是应该看到省所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优势,在计划生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上保有特色,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面对机构整合,河南所确定今后的发展思路为:突出公益性质,以科技创新基地为目标,以附属医院和司法鉴定为载体,以市场化运作为驱动力,以思想文化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凝练核心技术,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做好行业技术支撑,加强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和思想文化建设,促进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 争取政策支持,积极稳妥的推进改革

2.1 充分争取政策支持

首先争取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强有力的支持,给予科研院发展需求上的宏观指导和充分信任,给予人才引进上的最优惠待遇;其次争取政策倾斜。在科研项目、经费保障上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支持,添置仪器设备和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在职能定位争取与省编办支持,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合理增加新鲜血液。第三是积极协调。在科技体制改革、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项目运作等多项重要时期,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为基础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2 创新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创新了“三位一体”发展模式。2006年体制改革后,创立了以科学技术研究为重点、以附属医院为技术支撑、以技术服务指导中心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已经初具规模。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符合工作实际和市场要求,效果良好。在研课题42项,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依托单位。

2.3 实施灵活的内部管理机制

2.3.1 人员实行岗位绩效管理

建立起现代科研院(所)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事管理体制。形成了按需设岗、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2.3.2 项目实行责任制管理

制订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实行人员、经费、项目专项管理,强化科技项目履约管理,保证了项目研究水平与质量。

2.3.3 行政管理实行规范化

各项保障工作能够紧紧围绕全院的中心工作,按照分工和职责,做到确保质量、落实有力、协调到位。

2.3.4 创新思想文化建设

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凝聚人心,创造令人舒心的工作氛围。从2008年起,先后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的《大智慧》,进行“如何调整好心态,树立大院风范”大讨论;学习翟鸿的《沟通》,进行“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业做大做强”大讨论;学习李强《优秀员工》,进行“争创优秀团队,争当优秀员工”大讨论;学习了于丹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之《论语心得》,进行了“感悟人生,展现精彩”大讨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讨论,推动了团队高度统一,圆满完成了思想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2.4 创新计生与卫生技术服务接轨融合

依据国家、卫生部和省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重要文件,深化《医疗卫生管理规定》,明确执业范围,规范工作流程;组织申办“医疗卫生执业许可”、“省直医保定点单位”、“新农合定点单位”、“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定点单位”等,取得执业准入,由单一的计划生育科研机构向以生命科学应用研究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全院医疗卫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精细化管理,医德医风根本好转,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被卫生局评为医疗管理暨“三优一满意”活动先进单位。

3 思考和建议

长期以来,河南所在计划生育科技事业中不仅承担区域内计划生育科学研究、生殖健康技术推广和培训、指导功能,而且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是连接国家和基层计划生育机构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更是在国际国内大型科研项目合作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所的发展实践为机构整合中省所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

3.1 思考

3.1.1 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科研和临床技术研究

第一,申报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基础前沿5项,基本科研项目13项,预研课题5项,科研成果实现零突破,获得各级各类成果8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核心期刊13篇,已收集、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标本2万余份。研究推广临床应用新技术3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国11个部委共建重点实验之一,通过筹建“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传统特色学科得到了加强,并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全省人口计生技术服务行业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的开展,科技实力有了很大增强。

加强临床应用技术研究,提高服务水平。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促进生殖健康,提高生育调控技术水平”为核心发展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开展出生缺陷预防技术和干预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展出生缺陷预防临床筛查和诊断技术应用;围绕生殖健康领域,开展临床技术研究和开设新的卫生服务项目,吸引育龄群众前来就诊。

3.1.2 完善科技人员和条件平台建设

第一,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聘请、助学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7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占职工总人数25%。全院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7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5.8%,加强卫生知识培训,从事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中95%以上有卫生执业许可证和计划生育上岗证,专业素质较高。第二,充实6个特设机构,提高机构层次。在原有的河南省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人口出生缺陷干预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事缘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河南省生殖健康新技术推广中心、河南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临床检验中心、河南省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新乡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基地等机构基础上,充实人员,成立“国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检验质量监测指导河南分中心”,和“国家孕前优生数据河南分中心”,提高科研项目合作层次。

快速推进重大项目和条件平台建设。按照国家规范,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出生缺陷预防重点实验室”、“人类遗传资源河南中心”建设和科研配楼、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建设、改造装修、设备投入。国家人口计生委和省人口计生委把人类遗传资源建设作为重大项目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在积极建设人类遗传资源河南中心,这些重大项目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研发,为事业快速发展搭建新的科技支撑平台。

3.1.3 充分发挥行业科技支撑作用

第一,发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主阵地作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服务宗旨,提供避孕节育手术和相关的技术指导、咨询和随访,开展避孕节育的医学检查、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及技术指导;开展青少年的性教育、性咨询、性健康及意外妊娠援助服务,全年接受咨询1 000余人次,彰显公益性服务性质。第二,配合人口计生委对全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审验、检查、指导和实验室质量监控,承担全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业务培训任务;承担全省计划生育医学鉴定及手术并发症、病残儿、成人伤残鉴定等项工作;研究的TORCH检测试剂盒和宫内感染产前诊断试剂盒,在全省市、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所)推广应用。接收基层进修人员9人,接转诊治疑难病人500多人次,为基层临床技术服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3.1.4 两个国家中心工作有力

“国家计划生育临床检验河南分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3年来配合科技处培训了27期301名专业技术人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临床检验能力的提升。“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数据分中心”,配合科技处举办了3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及3期病残儿课题信息人员培训,人数达300人次;培训郑州、许昌孕前优生随访人员500余人次。截至2014年6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收集、上报170万对夫妻数据,技术服务系统建立档案45.53万份,收集了54.41万例查环查孕信息和放取环信息14.92万例,职能作用逐步显现。

3.2 建议

创新是个永恒的科研课题,对于科研院所,如何在机构整合过程中,优化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方便人民群众,提高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河南所在发展中,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较强的科研力量,在相关的生殖健康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科研优势,初步具备了建设重点实验室的基础,并且正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2.1 加大科技投入

省级科研院所是省属公益类科研单位,继续加大投入,建设重点实验室,改善科研基础条件,购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医疗应用设备,提高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

3.2.2 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在争取政府投入的同时,协调和利用可能的资源,深度挖掘公共服务潜力,将计划生育孕前优生服务免费项目扩展至城市,在卫生系统的先进经验的带领下,利用计生网络实现公共服务能力。加强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预防技术研发、公共服务技术指导、人群生殖健康水平监测预报预警以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临床服务等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尽快实现科学研究、科技支撑、专家指导和科技服务的跨越[2]。

3.2.3 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个科学、完整、准确、实用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可以使全社会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人口要素在社会经济各要素之间的位置、作用和影响,从而引起社会各方对人口要素的关注与思考[3]。设计使用统一人口信息平台,与卫生接轨,实现电子处方和公务电子化管理,加强网站建设,发挥网络宣传作用,尝试建立和完善与卫生系统医疗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对省级科研院所发挥在卫生计生技术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中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1]国家卫计委中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G].2013.

[2]童琦,李安奇.发挥省级科研院所技术优势指导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12):851-852.

[3]甘肃省人口计生委.以信息化建设构建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J].人口和计划生育,2011(2):27-28.

R197.1

A

1671-0037(2014)09-22-2

河南省科技厅基本科研经费支持项目《计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研究》,(编号2014JBKY007)。

冯艳(1972.3-),女,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服务建设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关于军工科研院所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思路研究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