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驱动要素的差异分析

2014-12-22叶茂升韩肖英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创新型集群

叶茂升,韩肖英



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驱动要素的差异分析

叶茂升,韩肖英

(武汉纺织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当前我国各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业趋同性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地区在引入FDI时不考虑地区优劣势而盲目引资,项目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象相当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明确产业战略定位、加强人才和技术储备、提高金融效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六个方面阐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所需具备的要素条件。并结合案例分析,比较了创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在驱动要素方面的禀赋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创新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驱动要素;比较分析;对策

一、引言

一般而言,当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以后,集群产业开始向基础设施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紧接着关联产业凭借与集群产业固有的协同效应也被吸附进来,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集群就开始形成,当每一个地区开始专注于特有产品的分工,产业发展就出现空间离散化。这种发展模式无论是在早期的马来西亚、泰国还是后来的越南都出现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4个省市区2007年约有产业集群2000个、集群企业数量90万户、销售收入60452.79亿元、利润4224.51亿元①。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可谓功不可没,特别是地方县域经济发展对产业集群依赖度更强,以产业集群发展最为密集的浙江省为例,2007年产业集群创造的总产值占到浙江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7.3%。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构成的浙江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然而,由于历史和制度等层面的原因,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高度依赖出口的低端加工制造行业和价值链环节,创新能力较弱,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不强。第二,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没有清新的战略定位,产业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地方政府为简单追求GDP增长速度、招商引资规模以及创造就业等短期目标,往往不考虑自身要素禀赋条件盲目招商引资,导致各地区间经济结构趋同、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三,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协同性较差。由于政府实施盲目和功利性集群产业政策,很多关联性不强的企业是为了享受集群优惠政策而集聚在一起,彼此之间缺乏协同关系,无法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集聚外溢效应。

我国产业集群面临的上述问题与产业集群发展阶段是密不可分的,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往往是驱动产业集群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随着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以优惠政策驱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而边际收益却不断下降。因而,必须通过开拓新的“引擎”要素以突破现有产业集群竞争力增长的“瓶颈”。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驱动产业集群形成的各种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比较了创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在不同驱动要素上的禀赋差异,从而凝练出创新型产业集群所需具备的关键要素;最后,本文提出了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若干建议。

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驱动要素

大量经验研究表明,通过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对于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当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驱动型产业集群的“红利”逐渐消散时,必须建立新的产业集群模式——创新型产业集群。Kuciki&Tsuji(2008)运用流程图的方法阐述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立的两大条件[2]:基本硬件和创新要素。

(一)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硬件设施

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硬件设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引进。

(1)产业园区建设

创新型产业集群仍然需要大力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半官方机构、非官方机构以及私人公司。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通过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入驻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企业和投资者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园区建设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基础设施、组织机构、人才引进以及适宜的生活条件。具体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园区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

(2)创新型核心企业的引进和培育

一旦产业园区初步建立并具备吸引投资的条件以后,引进创新型核心企业进驻园区便是建立产业集群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创新型企业的选择和培育上,应充分发挥企业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通过创新型企业的引入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和创新要素的聚集,从而起到“一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另外,创新型企业必须与集群地现有产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和兼容性,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本地区现存或潜在的要素禀赋优势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产业集群的外溢效应又能正向反馈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产业集群与地方产业互溶互通的良性循环。

(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要素

依靠产业集群的硬件基础尚不足以保障集群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软”环境。如图1所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赖于一系列前提要素:第一,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是创新型产业集群激发创新动能的“神经网络”,诸如金融、保险、物流、营销、维修、律师、酒店、商店以及旅游等相关服务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提供必不可缺的“服务保障”;第二,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是创新型产业集群必不可少的 “创新细胞”;第三,宽松的商业环境和自由竞争的市场氛围是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第四,规范的政府监管、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有效避免集群企业的无序竞争,有效净化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投资环境”。最后,需要特别指出政府作为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为产业集群提供“半公共”产品服务;更重要的是政府通过组建相关机构对研发和企业知识转移进行补贴,并制定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是产业集群内各种创新要素的重要协调组织者。在创新型产业集群所需各种要素的供给方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半官方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往往着扮演不同角色。其中,中央政府将优先提供电力、制度等基础要素的供给;地方政府则负责产业园区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半官方机构则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研发支持;非政府组织尽量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上述产业集群“半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需要相互协调,共同为集群创新活动提供有利的硬件设施和创新环境。另外,围绕创新型核心企业组建的中小型配套企业对于维系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产业集群比由大型垄断企业群组成的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企业家精神发挥着巨大作用。

图1 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要素

三、创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驱动要素差异比较

(一)传统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个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3];在此基础上,Jatheo、Rolelandt&Pimdenhertog(2001)[4]认为产业集群就是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取得经济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产业集群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互补技术,加快相互学习,降低交易成本,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理论的发展,产业集群领域的研究开始从群内生产网络转向集群技术创新以及与区域经济的融合方面。20世纪末,美国、日本开始探索“产学研”、“官产学”和技术战略联盟等新的组织形式,试图将大学、科研机构和研发力量与企业实现产业化融合,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解决微观企业技术发展瓶颈,更重要的是极大的推动了整个产业或区域的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型产业集群[5]。这种集群具有研发功能和研发组织属性,实现了微观企业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机融合,从而放大或加速了国内市场竞争时生产要素的创造力。一般认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已经超越了传统产业集群,其区别可以体现在集群目标、聚集要素、聚集诱因、辐射能力以及价值“链”控制能力等五个方面。具体见表2:

表2 传统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区别

(二)创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驱动要素差异

随着全球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产业集群面临着“价值链”被挤压以及技术升级路径被“锁定”的风险,从传统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演化是各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找到两种产业集群各自驱动要素的差异是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根据上述两种产业集群的差异分析,本文选择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电子产业集群作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典型样本,将其与湖北省另外两家传统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测算不同产业集群驱动要素的禀赋得分差异,试图发现创新型产业集群所需具备的关键要素。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三个产业集群内入驻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实地和电话访谈。调查采用李克特5点度量法,让被调查者对比量表提供的各驱动要素的“最优状态”进行打分。5分表示某一驱动要素完全具备;4分表示基本完全具备;3分表示大部分具备;2分表示部分具备;1分表示很少具备;0分表示完全不具备。产业集群各驱动要素分别包括基础设施、商业环境、产业战略定位、金融配套服务、人才技术储备、企业家创新精神等六个方面。通过测算得出创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在各驱动要素上的得分情况(如图2):

图2 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集群驱动要素得分比较

结合图2所示的两种产业集群驱动要素的禀赋得分差异,不难发现:

第一,无论传统产业集群还是创新型产业集群,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等驱动要素的禀赋得分都比较接近,说明这两种驱动要素是形成产业集群最基本的要素保障;而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型产业在其他驱动要素禀赋得分方面均明显高于传统产业集群;

第二,在产业战略和金融服务方面,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远远高于其他两家传统产业集群。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在建立初期便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依托附近众多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再结合本地区先进制造业对光电子产业的巨大需求,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融资方面,通过不断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重点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吸引境内外市场中介机构,特别是国际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银行入驻“光谷”,为企业投融资、并购重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另外,该产业集群还大胆尝试融资创新,广泛吸纳民间资金,组织产业发展基金,参与“武汉·中国光谷”重点产业项目的建设。反观其他两家传统产业集群,主要是被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其产业发展与本地区资源匹配并没有完全体现各自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产业集群技术辐射作用较为有限,对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亦不显著。

第三,在企业家创新精神方面,三家产业集群的得分都不高,两家传统产业集群企业家创新精神要素得分分别只有0.4和1.2,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该项得分也仅为2.8。表明所选取的两类产业集群均缺乏大量既懂高新技术发展又谙熟企业管理的优秀企业家群体。

四、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清晰的产业定位战略

清晰的产业定位不仅需要选择重点发展的核心产业,同时要找准产业集群嵌入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入口”和“出口”。集群所嵌入的产业以及价值链结点必须与宏观规划和地区资源的要素禀赋优势相匹配;另外,产业集群所衍生的工艺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够对集群外其它产业的发展形成有效辐射,通过集群创新活动生产更大的乘数效应。因此,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必须综合考虑集群所在地的市场需求、人才储备、商业环境、融资条件以及企业家资源等各种驱动要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本地发展的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切入方式。

(二)加强政府对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方面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物流、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以及实施有利于减少对私人部门管制的经济制度改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府在中小企业生产网络体系的培育方面所发挥的效能更是其它部门所无法替代的,大量围绕集群核心企业建立起来的中小型卫星企业,往往面临市场信息匮乏、银行信贷渠道不畅、技术落后以及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等共性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6]。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尽可能在生产要素供给、原材料、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的投入上给予更多支持以尽可能减低降低中小企业成本。地方政府需要加强集群内部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通过建立企业之间、行业协会、公共和私人研发机构、大学、中央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联构建集群内更绵密的生产网络组织。

(三)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研究表明,当企业家主观上产生创新愿意、客观上具备创新能力的时候,就会产生创新冲动。如果存在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的外部环境,创新冲动就会转化为创新行动,反之,创新冲动将因为条件不具备而逐渐消失。因此,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首先应该从激发创新冲动层面入手。创新冲动主要来源于信息和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而产生的创新灵感,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扮演企业家之间信息和知识共享的“搭桥者”角色,在产业集群内部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创新联系,促进集群知识流动与集体学习,完善集群整体创新链,将单一企业家创新活动转变为集群内企业家的群体创新活动;其次,从激发创新行动层面培育企业家精神,政府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家解决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通过政府扶植和市场化激励相结合的手段尽量降低企业家创新行动的风险,为企业家创新行动能够转化为有利的创新结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家创新的外部驱力;最后,从创新结果层面培育企业家精神,要对企业家从创新活动中获取的经济效益给予政策奖励,在财政补贴和税收方面实施倾斜,在集群内部形成企业家“想创新、能创新、利创新”的创新空气和氛围。

注释:

① 我国产业集群问题研究,体制文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和管理研究所,http://www.china-reform.org/?content_455.html。

[1]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Kuciki&Tsuji. Patterns of the Flowchart Approach to Industrial Cluster Policy: its Feedback Processes of Hanoi and Guangzhou[A].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Asia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Midterm Report) [C].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2008.1-32.

[3]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s, 1998,98609:77-91.

[4] J A Theo. Rolelandt, Pim den Hertog. Growth in Industrial cluster.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United Kingdom[A]. SIEPR Dicussion Paper, 2001.12-38.

[5] 董晓军.国家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4):5-9.

[6] 陈畴镛.企业同质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2):55-58.

Study on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s Innov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YE Mao-sheng, HAN Xiao-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0, China)

Though china’s industrial cluster has been vigorously developed, the industrial homogeneity in the cluster is rather prevailed, for many local governments competitively developed industrial cluster regardless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region’s resources endowments when attracting the FDI, the aims for short-term performance has led severe competition among firms within the cluster, which is harmful to the regions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aim of solving the above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d six basic driving factors a cluster must bear, which consis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building, fare market environment, clear industrial strategy,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financial supports an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efficiency promotion. Furthermore, w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with the factors endowment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figure out which driving forces are the most impartment for an innov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Innov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riving Force; Comparativ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叶茂升(1980-),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集群.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3d050).

F063.1

A

2095-414X(2014)01-0027-05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创新型集群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