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14-12-20龙吟
摘 要 随着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十几年来不断朝着“大众化”发展,在圆了很多学生大学梦的同时,也因大学生个人素质良莠不齐,在其进入社会后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有数据显示,受到司法机关惩处的国家公职人员中有90%以上的人员具有大学学历,这种客观现实与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系统的接受廉洁教育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搞好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是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 高校 廉洁教育 大学生 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龙吟,保定学院,副教授,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221-02
一、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一)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
高校的廉洁教育起源于“廉政教育”、所谓“廉政教育”就是以“廉”和“政”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古人认为的“廉政”概括起来就是廉洁公正的政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廉政”也被赋予了更新、更广的内涵即“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治局面、政治制度、政治政策、政治德行的良性结合与辨证统一。”基于“廉政教育”的内涵,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在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法制教育、诚信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同时结合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方针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廉借自律的意识,正确对待权利、地位、名利,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升个人道德品质素养。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于营造廉洁的社会氛围、推动构建民主、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全社会的重要成员,是有知识、有思想、有影响力的社会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廉洁教育工作就是要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树立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崇尚廉洁是我国传承至今的美德,无论是明代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家”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廉政典型焦裕禄、牛玉儒等都为众多的人民群众所传扬,形成了巨大的廉洁文化,有效推动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高校廉洁教育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中华民族廉洁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廉洁精神,树立正确的自尊、自立、自强的思想品格。
1. 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社会公职人员的主要来源是大学生,由此可见大学生不仅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更是我们党未来干部的后备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廉洁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思想意识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状态,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思想诱惑,任由大学生思想自我发展,显然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廉洁思想的关注,在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干部也慢慢兴起了“吃喝风”,贪污班级活动费的事情屡见不鲜,可以看出社会上不良官员的恶习已经慢慢渗透到大学生中间,污染了大学生本应纯洁的心灵。有数据显示,受到司法机关惩处的国家公职人员中有90%以上的人员具有大学学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与他们在大学期间廉洁思想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在高校形成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在其步入社会后,尤其在领导岗位,这种危险的思想意识更会潜移默化的引领大学生走上歧途。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迫在眉睫,不断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将廉洁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引导大学生认清“腐败”行为的本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利益观、诚信观,是国家、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2.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迫切要求。廉洁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基础,只要基础建设好了,才能从根源堵住“腐败”现象的肆意滋生。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廉洁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更要刻画在大学生心间并付诸行动。高校是世界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摇篮,高校除了选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责任,更有培育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的责任,同时还要肩负社会导向和凝聚民众的重任。
二、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
1.高校廉洁教育认识水平在不断提升。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已被一些高校重视起来,有的高校将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了高校文化建设体系当中,有的高校开设了《形势与政策》等选修课,将廉洁教育请进课堂、编成教材,有的高校在校园开展廉洁教育普及活动,安排学院领导、请校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调动大学生认识、学习廉洁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高校廉洁教育活动成为常态。
2.高校廉洁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廉洁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本书、一节课、一次讲座、一场活动上,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将廉洁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来构建,廉洁教育首先由校党委牵头,纪检部门和思想政治教学部监督落实,学生处、团委等相关组织配合,辅导员和大学生是主体,从而形成大学生廉洁教育学习的闭环。在开展廉洁教育课程的同时更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学生社会实践,组成廉洁教育宣讲团深入企业、机关、农村、社区,将自己所学的廉洁知识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出去,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思想意识。
(二)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廉洁意识淡漠。有些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认为贪腐问题、廉洁问题跟自己无关,自己只要学习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可以了,无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参加学校开展的廉洁教育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廉洁认识严重不足。另有一些大学生则潜意识的认同了“金钱万能”“权利至上”的观念,在申请入党或是申请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时,会通过给老师、同学送钱、送礼物等方式以求愿望达成。更有一些大学生在平时课业上不用心,在期末考试前给任课教师请客送礼,希望老师能让自己在考试中作弊,或是考试后修改分数。大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严重违反了校规校纪,滋长了大学生中间的不正之风,严重败坏了高校校风。
2.高校廉洁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高校教师有一种普遍观点,这就是高校廉洁教育是校领导和教师的事情,大学生不是高校廉洁教育的主体。更有些高校的校领导认为,反腐教育、廉洁教育在大学阶段开展完全没有必要,廉洁教育应该在公权力机关去开展,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就是在浪费教育资源。有些高校虽然开展了廉洁教育,但是也只停留在喊喊口号,讲一节公开课的表面上,领导不重视,教师上课自然也流于形式。高校廉洁教育在校领导、教师的思想上重视不足,廉洁教育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锦上添花的课程,并没有将其系统化、体系化,廉洁教育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课后没有安排实践环节,大学生廉洁知识学习不够深入,校园无法形成廉洁教育氛围。
三、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研究
(一)树立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评价人们思想意识正确与否的“量尺”,有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时期的高校不再是过去“洁白无瑕”的象牙塔,在高校同样存在这贪腐,存在这以权谋私,存在这权钱交易等等与发展和谐社会相悖的现象,大学生的荣辱观、善恶观、是非观都遇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挑战和选择。
(二)确立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
廉洁的良知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起点,是廉洁教育开展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廉洁良知的培养就是使大学生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腐败的本质,离清腐败产生的原因,明晰腐败造成的危害,从而产生高尚的廉洁情感。廉洁意志是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基石,坚定不移的廉洁意志是客服各种欲望情绪、各种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强化大学生廉洁意志,用廉洁意志自觉规范行为,用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利益观约束自己,真正做到知行一致。廉洁理念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基础,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大政方针政策,对于新时期国家反腐斗争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坚定自我国家反腐斗争必胜的信心。
(三)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
1.完善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大多以案例为主,教师手中的案例也多是陈旧的案例,缺乏时代特点不说,案例浅显讲授起来泛泛而谈,完全达不到教育与警示的目的。在评价大学生德育水平体系中,体现出了“知行合一”的特点,也就是说考察学生的德行,并不只是注重分数,更要注重学生的“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上面,不仅要重视显性的课程安排,更要注重隐性的课程开发。大学生廉洁教育不单纯教育的是大学生,教师也应当以身作则,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荣誉感、职业进取心都被大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完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案例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案例,做出自己的分析解读,定期请法律人士、相关领导开展“法律小讲堂”、“案情对对碰”等丰富多彩的论坛、讲座,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形成校园廉洁文化氛围。
2.推广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推动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发展。文化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人民的思想、行为都是文化的积淀成果,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也同样离不开文化建设的推动。廉洁文化提倡高校的师生以“反腐败”“倡廉洁”为理想追求,弘扬忠诚奉献的思想意识,崇尚诚实守信的意志品格,廉洁文化应当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成为新时期高校廉洁教育的文化源泉。高校应当着眼学校现状,将高校纪检部门、宣传部门、学生部门强强联合在一起,将廉洁教育融入校园的每个角落,将廉洁文化无形的渗透在高校的各种活动之中。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要运用新手段,例如搭建校园网专题廉洁教育网页,在校报上开辟专栏,在高校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场所设置廉洁文化主题墙,放置古今廉洁名人塑像等,将廉洁文化的精髓散播在校园的各个场所之中。高校的工会、学生会也要组织廉洁教育的培训班、报告会、或者定期开展廉洁知识竞赛、廉洁征文活动、廉洁问题主题辩论赛、廉洁教育入社区、农村、厂矿等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并评选出优秀学生代表以资鼓励。
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举全校之力,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虚”功实做,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支持和参与”的廉洁教育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特约评论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
[2]《<建立建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纳要>辅导读本》,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3]中央纪委宣教室编.全国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论文选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