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管办评三条路共走的格局
2014-12-20
任何一项事业的科学发展,都需要科学的分工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制度安排,教育也不例外。但在一些地方,教师职称评聘要由政府部门来管,更有甚者,一些地区就连学校的学习进度也要按照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来进行,致使学校千校一面,暮气沉沉,这种大一统的管理体制成了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症结之一。但我们不用担心,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教练员的现象,将会逐渐成为历史。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管办评分离”之后,日前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一次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这犹如明亮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描绘出了一幅“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教育发展新图景。
教育改革是一项综合的复杂工程,只有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思维去审视教育,才能更好地厘清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症结。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管得过多,管办评交织在一起,犹如打了很多死结的乱绳互相撕扯、互相缠绕,无谓地损耗着教育的精气神。要化解这一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制度重构等方面对各方关系进行重新调整,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误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疑难杂症。
毋庸置疑,管办评的三方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专业要求,如果都挤在一条道上,势必会造成“堵车”、“剐蹭”,甚至“重大交通事故”,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谓地湮灭在内耗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近些年教育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与政府、学校、社会的权责界定不清晰有关。在一些地方,政府大包大揽,不仅学校没有办学决定权,连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多少发言权,人事、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对教育干预太多,这一方面容易导致政府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失误、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压抑学校的办学活力,抑制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的热情和潜能。
革别人命易,革自己命难。管办评分离的关键是政府部门要敢于自我革命,勇于在管理上放权。政府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逐渐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管、办、评分离后的政府部门,不再直接参与学校的办学和对学校的评价,而只有作为举办者的投入责任和依法监管学校依法办学的责任,这就要求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权,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学校是办教育的主体,这就需要真正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使学校能够静下心来潜心办教育。与此同时,还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拨款方式,改革现有的学校人事制度,为学校自主办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由于长期以来政府的手伸得过长,滋长了学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绝大多数学校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不足。因此,还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去除学校教育的行政化倾向,激发和释放学校的办学潜能,使学校领导能够以教育家的情怀,按照教育规律去办教育。
专业的教育评价和社会评价,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管办评分离,需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但由于政府长期垄断了教育评价的权力,许多社会组织先天发育不足,这就迫切需要各方齐心合力,积极培育、提高社会组织在评价上的专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并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认证体系,把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和第三方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导向性。
当然,要把一条老路改造成管办评分离的三条高速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旦政府责任明确了,学校办学规范了,社会评价组织更加专业了,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教育何愁办不好?(据《中国教育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