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三疑导学”课堂学习模式的实践
2014-12-20陈龙泉
陈龙泉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发布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四大支柱”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著名科学先驱钱学森提出了惊世骇俗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可见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是一个人发展创造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之原。
然而,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课堂一直受制于传统教学,没有真正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我们知道传统课堂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主体,教学活动以教师“教”为中心,教学设计是为方便教师去“教”,忽视了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问题。课堂教学以认知目标为本位,与之并重的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则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必然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情感发育。教学依据以本为本,教学没有创意,教材上怎么写,就怎么讲,教师成了教材的传声筒。教法单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就是教案执行的过程,遏制了学生学习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畸变为一种注入式、灌输式的机械化和程式化的活动。教学关系简单,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如此课堂如何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立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们认为,“四大支柱”的基本前提是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探究;“疑是学之始,思之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就必须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为学生创造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着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
鉴于现实状况,我们提出了“三疑导学”模式,并以之为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愿景,倾力构筑学校发展新模式,提出了“实施‘三疑导学课堂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的口号。
一、“三疑导学”课堂模式的结构与特点
“三疑”课堂导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质疑、探疑、解疑”等活动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综合各种不同课型,“三疑导学”课堂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自学质疑 启发展疑”: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激发继续学习的欲望,这是问题驱动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梳理问题 尝试解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评价整理,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展示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链条(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自学习探究,并尝试解答。
“小组合作 探讨解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学生尝解答的情况,对于个体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
“质疑问难 深层探疑”:在基本完成本课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课知识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巩固训练 拓展迁移”:指针对本课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或拓展性习题,让全体学生训练,教师及时检查,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拓展迁移”是通过互相启发、迁移训练,及时将“三疑导学”的学习结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从关注生命成长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种成长元素,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新型课堂。包括:追求学多于教,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展示过程,致力深入理解。即如何根据红花学生的发展建构适合学生实际的能有效促进他们成长的“三疑”课堂导学模式,这是我们研究的难点。
通过理论假设和课堂实验,“三疑”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程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①改变了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传统观念,“三疑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学学生“课堂成长”为最终追求。
②改变了以认知目标为本位的传统课堂,将知识、情感、动作技能优化整合,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③改变了以教案实施为依据,实施过程就是教案执行的过程封闭格局,通过“三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活动过程更加开放,更加活跃。
④改变了以教师“我”为中心,以自由表演为形式,带来教学方式的随意性,而是有一个科学统一的规范模式,形成学校课堂特色和特色课堂。
二、网络环境下“三疑导学”变式与创新
如何利用网络环境这一载体更好地实施最优化的“三疑导学”呢?我们根据网络特征和“三疑导学”特点,通过网络平台搭建、数字资源优化和模式结构的研究,创新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三疑导学”课堂模式。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就简单阐述一下“三疑导学”的操作流程。
1.将问题悬挂出来——看谁比谁会发现问题。自学质疑、启发展疑:教师通过网络环境(学习网站),公布课题和学习内容。在自学前“你想知道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将自己的问题“挂出来”。请同学们评评:谁发现的问题多,谁的问题提得好,岁的问题有价值。
2.悬挂和点评问题——究竟谁的问题提得好。课前可以在网上自由点评。上课时先由各小组同学推荐问题并阐述理由,提问者自述(为什么会发现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互评。教师点评。
3.将问题梳成链条——比比谁会自己解决问题。梳理问题、自主解疑: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在梳理出来挂在网上(也可以板书或投影),然后鼓励学生利用书本、网络资源在网上自主学习,尽量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下来(挂在网上)。教师通过网站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学结果,重点分享思维与方法。
4.让同伴协作起来——看哪一桌同伴协作得好。引导学生将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让同桌帮忙想一想、讲一讲。或通过QQ群、微博等方式交流,也可以求助网上的学习伙伴,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暂时留下来。
5.让小组合作起来——看那一组分工合作得好。小组合作、探究解疑:先回归问题链,学生汇报反馈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在网上(QQ群)分小组探究。也可以在课堂上合作学习,注意分工合作的可行性,突出过程和结论,记录发现的新问题。
6.让我们分享交流——看哪些组展示得更精彩。小组通过网页或其它平台汇报学习结果和探究过程,也可以在课堂上集中分组汇报。关键是指导学生说清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和这样做,解决了哪些问题,发现了哪些问题等等。
7.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更有创见。质疑问难、深层探究:引导学生(学习小组)参与评论和辩论,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对学生的观点不必苛求,言之成理即可。对于学生再次提出的问题要积极保护,引导再探,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思维、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考考自己的同伴——谁的知识先过手。拓展迁移、巩固训练:有启发学生围绕所学的“新知”,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考考同桌;或拓展性习题公布在网上,让全体学生训练,教师利用监测平台及时检查,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通过互相启发、迁移训练,及时将三疑学习的结果转化为实际能力。
综上所述,搭上了网络平台的“三疑导学”模式,学习空间更加开放,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协作探究更加灵活有效;网络为“三疑导学”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支撑,使“三疑导学”模式的现代课堂特色更加彰显。
三、网络环境下“三疑导学”模式课堂操作实例
课题:这条小鱼在乎
(一)自学质疑 启发展疑
1.自主质疑,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这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一个感人的故事,名叫“这条小鱼在乎”(电子白板:写出课题,指名读课题)
(2)审题质疑:读了课题后你脑中有什么疑问?请同学们将问题写在纸片上。
2.梳理问题,自主解疑
教师抽部分学生纸片,投影出来,引导学生逐一进行评价,最后共同归纳梳理出学习本篇课文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①这条小鱼是哪儿的小鱼?
②这条小鱼在乎什么呢?
教师:“学贵有疑”,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相信大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有信心吗?对!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现在请大家打开网页利用电子教材和网上的资料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3.疏通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课文篇幅不是很长,先读读课文,把课文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节奏读出来。(指名读课文,其他的同学认真听)
教师:读得不错,带生字的这几个词语相信你们也能读得很正确,(投影:暴风雨、浅水洼、蒸干、捡起)(指名读,齐读)
教师:在这几个词语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那么在写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相机指导书写。
教师:再看看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回答,教师相机归纳方法)
教师:只要说清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就抓住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再来说说?(学生举手回答,同学补充,最后教师小结)
教师:本文主要讲了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小男孩在沙滩上把一些困在浅水洼的小鱼扔回大海的事。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4.独立思考,自读探究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条小鱼是哪儿的小鱼?小鱼现在情况怎样呢?这条小鱼在乎什么呢?文中是怎么写的?然后用铅笔画出有关的句子来。
①体会困在浅水洼里小鱼的危险处境。学生围绕课题中“这条小鱼”和老师的启发,集中思考“这条小鱼”指哪儿的小鱼?小鱼现在情况怎样呢?文中是怎么写的?
学生体会:“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就会干死。”
②抓住“近在咫尺”,多元对话;个性化体验。教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四字成语,谁能帮助老师提醒大家?(近在咫尺)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咫”字,你发现它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对,由“尺”和“只”组成,“咫”是个形声字)
教师:那请同学们猜猜“咫尺”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咫尺”就是形容距离很近。那“近在咫尺”的意思就是……)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图片,(相机出示课件中的图片),你认为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哪儿近在咫尺呢?大海就是小鱼的家,也可以说小鱼离什么“近在咫尺”?为什么?(有了家,就有了幸福生活,就有了生的希望,小鱼的家就是水,有了水就有了生的希望,也可以说小鱼生的希望近在咫尺)
教师:是呀,这些小鱼离生的希望近在咫尺,让我们一起用心诵读这几句话。边读边展开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谈感想:体会出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的着急,小鱼危在旦夕急切盼望能回到大海的怀抱……)
5.协作合作,探疑解疑
体会小男孩救小鱼的执着行为。
教师:读文中描写小男孩救小鱼的句子,注意体会文中的句子与屏幕上另一个句子的异同,谈谈对加点词体会。(用投影(电脑)屏幕出示:“他边走边看,不停地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屏幕上的句子:“他,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把它们扔回大海。”
教师:同学们,发现与刚才画下的那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先向同伴说说自己的体会,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
(屏幕的句子比较简单,书中的句子多了些修饰词语)
教师:用上这几个词语好在哪儿呢?四人小组相互质疑讨论。
①从“边走边看”这个词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②谁还有不同的感受?从“边走边看”我们能感受到……③那从“不停和用力”这两个词语又体会到什么呢?——几个词语写出了小男孩救小鱼时的辛苦和费力。以上这几个词语可以生动的写出……(根据学生说的进行小结)
教师:同学们,从这些带点的词语中,我们感受到小男孩救小鱼时多认真,多费力,多细心呀,请小组长组织同学在小组内阅读这句话,并相互评价。小组长: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互评:你能把这种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吗?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6.质疑问难,深层探究
(1)角色体验,个性解读“小鱼在乎什么?”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善良此刻在老师的眼里格外的美丽,小男孩的行为也打动了文中这位先生的心,假如我就是文中的这位先生,我想问:“孩子,浅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你知道吗?”“那你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捡呢?”“那你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扔呢?”“那你为什么还要救呢?”“那你呢?”“你这样做谁在乎呢?”
让我们一起用心来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那么,你认为浅水洼里的小鱼都在乎什么呢?”(引导学生个性化回答)
(2)多角度指导朗读,体会小男孩对生命的关爱与善待。
①教师引读:成百上千的小鱼凭小男孩一个人的力量是捡不完的,但他还是尽力地捡着,扔着。因为他知道──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因为他知道──同学们,小男孩在乎的仅仅是一条小鱼吗?通过你的读,告诉大家——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成百上千的小鱼他都在乎,因为他知道——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②教师小结:鱼儿在乎自己的生命,小男孩也在乎鱼儿的生命,所以他才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每一个小生命,善待每一个小生命,(板书关爱生命、善待生命)
(1)启发学生个性化体会和思考。
教师:同学们,你认为这位先生听了小男孩的话后,又会怎么做呢?(个性化回答)孩子,都认为这位先生也会去救浅水洼里小鱼,因为我们也知道……
7.拓展迁移 巩固训练
(1)拓展延伸,回归文本
①资料拓展:(出示图片并配音乐)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命,看:
一派生机盎然的浓浓绿意……
一群绵延生息的可爱精灵……
一个个孕育希望的生命之初……
正因为有了万物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才这样的温馨与和谐,让我们拉起手来,以实际行动去关爱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让我们用心呼唤:关爱生命,善待生命!
②回读课文:多么真实的声音,多么美好的愿望,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带着学完课文后的所有感受,再把课文读一遍。
(2)审视文本,质疑再探
教师:课文学到这里,课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教师:“学问学问”有学就有问,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疑)
(3)自主编题,巩固运用
教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编题,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结合年段学习目标及课文的学习目标,适当补充检测题)
四、实践成效与问题反思
1.通过“三疑”导学课堂模式研究实现了“五个转变”。
一是师生角色转变。教师由“主讲”转变为“主导”,学生由“听众”、“被灌输”、“模仿者”转变为自主探疑者、同伴互助者、问题探究者。
二是教育目标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转变。在“三疑”导学课堂上会真实发生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成长变化,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无兴趣,到有兴趣,由不会质疑到会质疑,这一切都在课堂真实发生。
三是课堂形态的转变。由教师表演的“讲堂”变为学生活动的“学堂”。课堂40分钟几乎全部交给学生,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动脑探究解答,学生真正成了学习主人。
四是很好的解决传统课堂解决不好的问题。如解决传统课堂最难解决的兼顾各层次学生发展问题。在自主探疑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探疑,在合作过程中,各层次学生都承担了各自的任务,小组内互帮互助,“兵教兵”、“兵练兵”,从而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是教师由“匠人型”到“研究型”、“学者型”的转变。课堂形态的转变“倒逼”教师理念和教法转变。角色的转变“倒逼”教师能力全方位提升,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从而实现师生共轨发展。
2.通过实施“三疑”模式,张显了学特色,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
通过实施“三疑”模式,改变学生堂求知活动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成为知识的自我建构者、能力的自我促进者、态度价值观的自我完善者。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三疑”模式用问题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
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三疑”模式取消课前预习,当堂完成学习目标,不存在课外负担问题。
增加了教师教学乐趣。“三疑”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方法,课堂真正“活”了起来,促使教师持续不断注入“源头活水”,提升自己,享受教学乐趣,破解了课程改革难题。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拓展,都用学生提的问题推进,可以说“三疑”课堂为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找到抓手,从根本上解决了“穿新鞋走老路”问题在“三疑导学”实践过程中,存在这一下见方面的我问题:
首先,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学习,无论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途径、手段,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没有理论做指导,任何一种的研究都是盲目的,甚至是无从着手的,我们在学校的课题研究中,发现这样的问题:①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②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理论也比较陈旧,比较浅层次
其次,缺乏专业引领。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热情是有的,认识它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但毕竟研究不是教师的专长,学生缺乏质疑精神,质疑能力有待提高,有时教师甚至还无意中抑制了学生质疑冲动和想法。对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怎样引导学生质疑还应继续研究和实践。
第三,探疑环节。如何解决合作探疑中“小组合作时机不当;小组合作管理不善,规则不明;对合作学习的评价不全”等难题。
最后,如何解决实施“三疑”模式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三疑”的理念本来是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有的教师可能担心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就主动替学生质疑,或者虽然是学生质疑,但变成了学生一问,教师一答,没有给学生“探”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