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开展的有效途径
2014-12-20陈颖
陈颖
幼儿的课程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幼儿与活动对象及活动情境不断适应、融合的过程。良好的幼儿园课程应依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经验,尽可能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使幼儿园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不断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我园使用南师大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已七年多,这套课程采用以领域为主,以话题为辅,贯彻领域间相互渗透(即不同的课程之间产生有机联系,实现课程的整合)的思想,从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促进幼儿主动的、有联系的、有效的学习。
我园在渗透式领域课程的实施中吸收陈鹤琴、张宗麟等教育先驱们的思想,尤其是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的课程组织原则,即把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比喻为人的五个手指,同生于手掌,血脉相连,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启蒙性,充分考虑课程不同层面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努力将渗透式领域课程的纵横交叉的“网”编织在幼儿生活中。为保证幼儿学习的有效性,我园通过培训,培养教师有渗透的意识、渗透的习惯、渗透的能力,并提出了渗透式领域课程实施中两种渗透的途径。
第一种:注重领域间的相互渗透
这种渗透体现了不同领域经验的一种必然的、固有的联系,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主要指“内容”方面的相互渗透,这种渗透是在话题背景中实现的。如小班上期的第一个话题“我上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艺术都很容易直接支持这个以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话题,而科学的活动设计仅需要注重让幼儿获得安全、舒适、快乐、有序的生活体验便可以了。
再如中班下期话题2“春天和夏天”,科学、健康(春天的保健和锻炼)、语言、社会(保护环境是一种社会责任)、艺术都很容易直接支持这个以自然现象和贴近以及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话题,而数学活动设计则可以从生活应用入手加以配合。
又如大班下期话题4“大家来运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都很容易直接支持这个以体育运动、社会协调和身心健康为主要内容的话题,而数学活动设计则可以从生活应用入手加以配合。
第二层次,是指“符号体系”方面的相互渗透。如结构、对称、节奏、韵律、色彩、秩序、美等概念,可以在所有领域之间找到相互渗透的可能性。
如中班“会变魔术的纽扣”,既可以是美术的,又可以是科学的,还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体育动作,音乐舞蹈或文学作品的结构,一日生活的结构,一年四季的结构等。再如使用各种图表进行规划、记录和整理的方法,是所有领域的学习都可以使用的,而绝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专利。
第三层次,是指具体“活动目标”方面的相互渗透。它实际上是在更具体的层面上体现或实现了上两个层次的渗透目标——凸显幼儿的主体发展,落实课程的核心目标,同时也落实了领域系统发展目标。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活动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做人”的智慧与能力),可以重点突出健康人格和良好社会品质的发展目标。如音乐中的集体歌唱、舞蹈等必须借助和支持社会的相关经验,如公正、团队合作,以及接纳和支持他人等;各种活动都应该促进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接纳等。
活动目标二(过程与方法),可以重点突出符号体系间的相互渗透、建构的目标。对于幼儿来说是作为学习的一种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是作为“领域间迁移-建构”或“在原有经验上不断建构”的立项获得具体教学支持的方法。如音乐可以借助美术、体育的经验来建构“对称”的概念等。
活动目标三(知识技能与能力),可以重点突出学科自身不断建构的目标。
以上目标举例,是教师的渗透理念全面、细致、深入地落实到课程实施过程中。
第二种:注重话题、一日活动的渗透
这种渗透也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话题内的渗透。如中一班现在进行的话题是“我的朋友”,他们班选择的活动“家”与前期的活动“大树和小鸟”、“我的朋友”、“办家家”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第二层次:一日生活间的渗透。幼儿园课程渗透还包括一日生活中生活、学习活动及游戏等各个环节之间活动和经验的渗透。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一日生活中有益经验就是幼儿园课程。如中三班的活动“泡泡变变变”就是根据他们班的孩子在游戏“吹泡泡”的经验上生成的活动。关注一日生活不同环节之间经验的渗透,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第三层次:活动中的渗透。活动中的渗透是课程渗透的关键。任何活动都可以实现领域间的渗透,没有不涉及其他领域只能进行某个领域学习的活动。如小三班的活动“拔萝卜”,有故事讲述、情景表演、音乐游戏等,体现了语言、社会、艺术领域间有机的相互渗透。活动内的渗透必须是有机的、随意的,而为渗透进行的渗透则可能是漫无边际的,也可能是拼凑的。
用渗透思维构建课程是解决我园课程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探讨与实践,我们认为,渗透式领域课程是适合并有利于提升我园教育水平的一种课程模式,对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有着其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