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进课堂,拓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2014-12-20武雪婷
武雪婷
〔关键词〕心理实验;课程资源;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在活动中接受训练,在活动中获得领悟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形式包括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团体行为训练、脑力激荡等。在贯彻活动性原则时特别要求活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活动的安排体现新颖性、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参加、喜欢参加;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启发,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设计成为授课教师的一项重要挑战,活动的创意、启发性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授课教师的教学
能力。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引入心理实验的可行性
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正式诞生。自此,心理学的发展伴随着一个个经典的心理实验向前迈进。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心理学基础知识为理论指导,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将心理学的原理、技巧传达给学生,它与心理学这门学科密不可分,其中渗透的心理学知识很多也是以经典心理实验的结论为基础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实验存在主题相关,这是心理实验进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前提。
其次,许多心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十分积极,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体验环节却默不作声,即使能参与分享,其体验和感受也是比较表面化的。这导致心理课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收效甚微。作为授课教师,必须要反思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中学生好奇心强,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他们能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所以课堂活动一定要有内涵和深度,要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主动去
思考。
回顾心理学发展史,从众实验、错误记忆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些经典心理学实验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一次次动摇着我们的生活常识,揭示出人类心理发展的真实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这正是心理学以及心理实验的魅力所在。如果这些实验能够走进课堂,可以想见,其新颖的形式、“意外”的结论一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带给学生深刻的启示和
感悟。
尽管严谨的心理实验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变量,但是许多现场实验同样得出了发人深思的结论,也正是因为其生态性、真实性,其结论更加具有推广的价值。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作为一个真实的实验情境,在30~50人的班级中,存在着群体规范、群体亲和力、群体压力等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实施心理实验,其实代表着班级中个体(群体)心理的真实特点。所以,一些对实验控制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便于操作的心理实验完全可以在课堂中重现。下面结合笔者曾经执教的一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阐述心理实验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二、课堂纪实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创新思维的训练应该利用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尽早着手培养。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但是打破定势思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何能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定势的存在?我想到了心理学家卢钦斯(Luchins)的“量水实验”,这个实验直观地展现了定势是如何阻碍人进行思维的,在八年级心理健康课“突破定势,让大脑灵活起来”的课堂上我进行了这个实验。
问题如下:有A、B、C三个容器,分别可量21、127、3升水,要求用这三个容器量出100升水。答案为127-21-(3×2)=100。接着又进行类似的几组测量,很快便形成了“B-2C-A”的定势。接下来给出新的一组数据,即使存在更简单的方法,在已经形成的定势的影响下,被试很容易会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个问题有更简便的方法(D=A-C)(见下表)。
这个实验的操作非常简单,但是效果显著,学生们很快便掉进了思维定势的陷阱。当最后一组数据给出后,许多学生已经急不可耐地举手报出答案了,我顿了顿,问到:“大家的答案都一样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听到这句话,一些学生又低下头去看自己的答案……很快,有人举手,我请他起来:“老师,其实不用那么麻烦,直接从A杯里倒出C杯容量的水就可以了。”答案一出,大家一片哗然,叽叽喳喳议论起来,我看到很多学生在笑着拍自己的脑袋。我请大家安静下来,说说他们的感受。一名学生说:“我好笨啊,竟然想不到这么简单的方法。老师,都是你前面几道题误导了我!”我故作委屈:“老师可没有告诉你们每一题的答案哦,这都是你们独立思考的结果啊。想想看,到底是谁误导了你?”沉默了十几秒后,他说:“我想是我的大脑误导了自己。前面的几道题让我形成了一种习惯,面对后面的题目,我也没想太多就直接套用那种方法了,这可能就是‘惯性思维吧。”课堂进行到这里,已经无需教师费力去讲解“思维定势”这个抽象的概念,无需宣传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性,学生们已经亲眼看到了思维定势,看到了自己陷入思维定势犯下的“可笑”的错误。这堂课的导入水到渠成,由这个小实验激发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动机,是整堂课顺利开展的基础,它给学生认知上带来的冲突使这堂课收到了实效。
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引入心理实验要注意的问题
在心课课中引入心理实验的目的在于丰富课堂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思考和感悟,所以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避免学科化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缓解心理压力为目的,不以系统讲授心理学原理、知识为主,要避免心理健康课程学科化倾向。教师要明确,心理实验进入课堂不是为了故弄玄虚,一味增强课堂的“心理学味”,在设计课程时一定要把握好“度”,要选择与课程主题密切相关的、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有切实帮助的实验,切忌随意搬实验进课堂,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
2.熟悉实验过程,做好课堂掌控
心理实验进入课堂后,即成为一个团体活动,要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定要熟悉活动过程,控制干扰因素,并做好对非预期结果进行解释的准备。在选择实验范式之前,一定要对实验所关注的心理特质有清晰的了解,如果年龄也是实验变量之一,则要考虑该实验是否适合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实验效果是否会受被试群体的影响。另外,该实验所关注的心理特质学生是否已经发展起来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在“量水实验”中,首先我们确定思维定势是人类思维普遍存在的特点,不受年龄影响;其次这个实验要求被试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初中生完全符合这个条件。满足这些条件,在课堂中实施该实验才有可能重现研究者最初在成年群体中实验的结果。另外,课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不可控因素很多,只有那些操作简单、对实验环境不作太多要求的实验范式适合引入课堂,否则可能会造成实验的失败。
3.做好实验结果的解释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设计的一种形式,心理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理解心理学原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所以实验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结合辅导主题增进学生的理解和体会。这里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实验结果的解释流于学科化、形式化,变成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讲解,这样会适得其反,令学生不知所云。笔者比较倾向于让学生自己谈对实验现象的感受,引导他们结合实验的过程反思自己,然后再简单地介绍一下心理知识即可。
四、小结
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资源,除了学科知识本身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的资源外,其研究方法也是一线教师发掘的宝藏。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的渴望,就像每一位从事心理学事业的人曾受到那些经典心理实验深深的震撼一样,心理实验在课堂上同样能带领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蛟川书院,宁波,315201)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