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探讨

2014-12-20

商业会计 2014年21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专业人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一、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变革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此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财务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决策和实时监控为一体;企业会计职能的范围应予以转变,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会计的日常核算和监督,而是更多地面向整个企业管理,从而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现会计的基本职能,更要具备财务分析、风险管理、评价经营业绩等技能,真正地从业务处理和会计报告的传统工作中解脱出来,转向战略支持等高级管理活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可见,会计信息化高质量的开展与实施,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它的发展需要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熟悉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人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重要保证。

纵观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从总体上,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失,更是亟待解决。高校是培养会计高端人才的基地,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应具备何种素质和技能要求、应如何培养这类会计高端人才,成为了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之一。结合会计信息化实施的需求,本文认为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应该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是一门涉及会计、财务、审计、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需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及了解相关常规知识。比如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好外语、经济学、统计学、财政、税收、金融、法律、营销等相关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是对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会计信息化要求其从业人员不仅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控制、执行能力,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以适应环境要求,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因此,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应具有会计实务的解决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职业技能。

二、目前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会计学历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但真正具备会计信息化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才的仍然稀缺,也暴露出我国会计教育水平落后的问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方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育系统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设立会计专业的学校很多,但是设立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并不多,这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制约。从教育系统来看,有一部分人认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只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还有人认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一点财务软件的操作,会电脑记账这就是实现了会计信息化;殊不知正是这些偏颇的想法和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离,甚至学不能有所用。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只注重传统会计理论研究,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目前,许多会计理论工作者只重视传统会计理论的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严重失衡,教学过于偏向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信息化实践教学,严重背离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背离实际需要,学生对其缺乏兴趣,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造成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技能与市场所需要的会计人才需求相差甚远。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众多的高尖端信息技术。纵观国内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大多是在原有传统会计课程的基础上,简单地添加了几门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程,就认为是在培养综合性会计人才了,而对现代会计与信息化的结合却很少涉及,远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复合型专业师资的缺乏。目前大多数专业教师是专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有着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没有在企事业从事过具体会计工作,缺乏实践经验,真正意义上的 “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不足。同时绝大多数教师不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的复合知识,尤其缺乏实际研发的经验和能力,不能完全实现人机交互式教学,无法将学生的学和练习结合起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培训教育经费对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实践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教师得不到实际环境的锻炼,无法形成一支既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又熟悉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等的师资队伍,致使教学师资质量不高,制约着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

三、信息化环境下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上述认识误区等多重原因,使得会计人才的培养游离于社会需求之外,没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没有达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真正目的。要克服这一现状,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并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作为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要解决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断层问题,首先要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要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特殊,并有一定难度,因此,高校应该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的会计教学目标,正确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由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不同,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就目前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来看,大致分为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会计信息化技术人才和会计信息化操作人才。各高校不妨先按照这三种层次来考量,量力而行,准确定位,而不能不顾自身情况眉毛胡子一把抓,培养出来的学生没特色。要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夯实基础,同时,还要突出特色,使培养出来的各类型的人才上岗就能灵活进行相关软件的操作,并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灵活设置课程体系。会计信息化人才是应用型高端人才,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课程教学目标,以信息化作为课程体系的灵魂,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课程设计。建立严谨、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课程为基础,以计算机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为主干,以各项模拟实验为着眼点,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高校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的全体学生,可以采取双学位、双专业的培养模式、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能够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优化了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热衷选修的课程主要是英语和外贸,涉及会计信息化理论的课程并不多,普遍缺乏计算机信息化知识,这一现状不利于拓宽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应适当增加最新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提高学生对信息化课程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会计信息化选修课程可以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储备大量后备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双师型”队伍。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把握好信息技术对大学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影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其关键的一环。首先,从自身角度讲,高校教师应有不断学习、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只有自身知识的充实与新颖才能教出不落伍的学生。其次,从外部环境角度讲,高校需要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带着课题到企业第一线实践,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最后,可以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到学校举办案例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或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这样既可拓宽师生视野,又可促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

总之,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辛苦努力,而且还要有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会计人员、政府的合作和互动,共同努力积极思考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之路。因此,只有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才能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会计专业人才
人才云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风险及管控措施研究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