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合作模式 你开始了吗?
2014-12-19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中国化纤业曾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中,生存总量和规模,投资规模不断上升。在很长的时间内,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让企业可以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竞争多以简单的价格竞争体现,上下游关系也多以简单的买卖关系达成。企业通常以单打独斗式的方式运营,理念上形成了很强的排他性。这些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在需求出现波动和低谷的时期表现得更加明显。
突破局限和障碍
中国化纤要实现转型升级,就要让企业和企业家站在更高的高度重新定位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全球的眼光配置资源,以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开始多种模式的产业链拓展和融合。这也是企业家经营理念上的一个飞跃。
面对新的趋势,企业开始解决各自在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打破自身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依靠各自的资本、资源、技术、渠道等优势形成了多种模式的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限于同行业的上下游,在资源整合方面同样要对合作模式进行创新。针对局部产能过剩、原油价格波动导致的原材料成本挤压、较低的议价能力等导致了整体行业处于产业链利润的最低端的局面。通过成本控制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部分企业选择了进一步向更上游领域延伸,以规模化、低成本优势取胜的策略,对国内和国际的优势资源进行配置;在上游行业的集群地进行加工、储运、渠道的资源整合;利用资本运营工具进行参股、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获得优势资源;等等一系列行为都不失为一种摆脱原材料成本束缚、获得稳定可靠的原材料渠道的尝试。
同业联盟是助力器和孵化器
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会面对创新和应用所需要的资本、人才储备、科研和实验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难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牵头组建了多个产业战略联盟,这些联盟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将业内原本分散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到一起,让企业能依托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以多种合作的方式加入到这个平台上来,帮助企业摆脱资本和技术储备上的制约,更快速地将创新产品产业化。产业战略联盟的合作方式,为企业提供快速进入市场、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获得独特竞争力的有力帮助。
端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盟的形式我们是从日本拷贝过来的,从现有的联盟发展来看,这种合作模式确实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端会长表示,在技术创新为大方向的前提下,技术进步将产业链不断延伸,市场更加细化,产业链中的各方都需要巩固和加强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由同业、联手产业链上企业合作组成的战略联盟方式,让企业更有机会与市场贴近,建立对市场需求反应更快速、更通畅和立体的研发和营销体系,实现产品快速产业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商业目标。
我们看到目标一致的战略联盟,可以让让合作各方的各自利益在共同体内能够实现,是产业链融合成为价值链的体现,并将自主品牌的影响力通过联盟的合力发挥到最大程度。
伴随中国经济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发展战略,企业站在全局和全球的高度,置身于更高端的合作和竞争中,联盟无疑对提高企业,乃至整体行业竞争力起到极强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