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2014-12-18白冰冰
白冰冰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已经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高校职业指导的有效开展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职业指导的定义入手,分析了高校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发挥作用和重要性的现状与问题,进一步阐述了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实践做法。
关键词:职业指导;作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03—02
所谓的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目前我国的高校职业指导主要内容包括:就业政策法规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信息指导等,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举办职业指导相关活动竞赛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1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发挥作用和重要性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国家就业工作的重点,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发生新的变化的情况下,高校将毕业生工作重心有“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变,并运用职业指导的理念和方法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但在充分发挥其作用和重要性上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从职业指导功能来看,没有充分满足大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需求,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未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和重要性。
①职业指导专业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大多数高校在职业指导人员构成中,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士所占比例较小,校内教师所讲授的理论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②职业指导形式单一。高校职业指导主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讲座、招聘会等形式进行,美国有专门的研究表明招聘会的就业成功率最低,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有许多种,而高校给学生提供的却极少。
③职业指导不够精细化,缺乏差异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因个体差异,对职业指导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而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在大一统的指导方式上,专业人员不足也导致个性化职业指导不能实现。因此,职业指导不论在指导人员、指导形式及指导方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2)从职业指导定位来看,职业指导缺乏准确的定位,未能更好地体现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①未能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系统,运用专业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正确的指导。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一般局限于大锅饭式的就业政策与求职技巧的教育,没有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试平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职业测试,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
②未能对大学生实行“全程化职业指导”,而将职业指导锁定在毕业生上。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是从高年级开始的,由于开展的太晚,毕业生已经来不及进行就业方向的调整和对就业所需要知识技能的弥补,职业指导的效果也较为有限。
③未能对毕业生就业后状况进行跟踪指导与服务,从而对职业指导效果给予正确的反馈。通过对多所高校职业指导有关人员的访谈而知,毕业生一旦就业后,学校很少能够了解到毕业生的发展动向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而且缺乏科学系统的统计处理。
(3)从职业指导效果来看,关注就业率多,关注就业质量少,使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够凸显。
①职业指导人员往往只关心毕业生是否与企业签订四方协议或者劳动合同,只要找到一个工作岗位即可,对从事的具体职业及以后的发展前景并不十分在意。
②学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就业合作基地,但实际上学生在该企业就业的机会却很少,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该企业的满意度差,另一方面说明企业仅仅将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并非正常招聘,此类实习就业基地的作用很小。
③学校每年会召开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保险公司、房地产投资公司等垃圾企业入驻校园招聘会,提供的职位数量多,就业质量差。
2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结合自身情况客观地进行职业定位,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职业指导人员的经验传导,掌握适合的就业需求信息,最终实现顺利安全就业。
(1)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据调查,高校毕业生失业除了竞争激烈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自身就业定位不明确,对高薪水、优待遇工作充满了向往,却忘记了岗位的高要求。造成了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往往不被用人单位接受。就业观念指导工作,可以改变毕业生的偏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偏远地区就业,积极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的政策,扩大就业选择机会。通过职业指导,大学毕业生可以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确定就业期望和职业定位,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2)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具有导航作用,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毕业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进行职业指导前,必然有对自我的分析,但没有基于任何理论的分析是毫无用处的。通过学习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相关知识,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进行选择。职业指导又是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辅导,解决其成长中遇到的生涯设计和面临的人生抉择,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障碍,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消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
(3)职业指导对大学生有经验传导作用,帮助毕业生少走弯路。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毕业生而言,缺乏社会经验,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情况:
①对就业程序知之甚少,盲目签订就业协议及劳动合同,导致自身权益受到损害。
②法律意识淡薄,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③对用人单位提供的招聘信息警惕性不强,容易掉入虚假企业招聘的“陷阱”,尤其对网络招聘的真实性把握不够准确。
④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容易好高骛远,频繁跳槽以致于错失最佳的就业机会。
通过职业指导,不仅能帮助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而且能帮助他们提供需求信息及择业策略,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安全就业。
3针对职业指导问题的实际措施
为解决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提出了若干实践做法。
(1)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及重要性。
高校根据其专业特色及就业方向,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整合专业的师资队伍,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力争每个教学模块有专家,以此为切入点,调整师资结构,打造精品课程,实现职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效应,使其在就业工作精细化服务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为契合珠海产业结构,结合高校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融合企业高管、政府专家、优秀校友等资深人士打造师资队伍。
(2)加强个性化职业指导,实行学业导师制,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及重要性。
高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的能力素质、个性特点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选课、考研、就业、创业、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活动,以实现以通识教育引领融入专业教育的职业指导。制定实名制职业指导问卷,将具有代表性职业指导记录存档,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职业指导咨询活动。
(3)使用职业指导测评工具,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及重要性。
高校借助科学完善的测评体系,对学生的职业性格趋向作出正确的判断,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帮助其实现职业生涯规划。高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对其进行“新生入学教育”,通过举办职业指导讲座、职业生涯规格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内涵、敏锐的观察视野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4)校园招聘活动与就业指导和服务相融合,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及重要性。
高校长期建立与用人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行“多层次、宽领域联合”拓宽就业市场。通过建立实习合作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并定时对实习基地企业进行走访,保障学生实习的效果。同时,参加招聘会的企业要经过高校的严格审核,类似保险、房地产等相关公司一概拒绝入场,保障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彭国胜,陈成文.关于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综述——以青年农民工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7175.
[2]国福丽.国内就业质量研究述评:涵义、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J].中国集体经济,2008,(8):2829.
[3]王邦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031105.
[4]邹舒,刘洪伟等.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评价教学质量中的应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