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4-12-18张立夫
张立夫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的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活力。那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习得知识不能光依靠“听”,还要依靠“做”,只有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即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知识,不要由教师写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一言堂”“满堂灌”,而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的交往互动,使师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观念和理念,能够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学生,既在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在学习上了解学生的学情,填补学生知识的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是轻易否定。教师只有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了好学的重要性,而学习初中数学更需要学生好学、乐学。现今,数学新教材是以专题的形式安排章节,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的内容,实用性很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教材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栏目中的内容展开教学。“读一读”中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想一想”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试一试”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一做”意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应结合这些栏目中的内容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对新教材的编排产生一些困惑,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例如,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按照由易到难的程度排列,有些练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使课堂教学真正与新课程接轨。
四、在问题情境中深入探究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课堂教学中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教学《梯形的中位线性质》,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情境:某旅游区有一个很大的湖,可以测得四边的长度,为了游客交通方便,准备在最短的两边中点架设一座桥,设计时要事先算出桥的长度,请帮助计算出来。然后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1.请说说转为纯数学问题的已知和结论;2.你是否找到了解题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答案,请说明具体的思考过程;3.由这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得出的结论,你是否还能推广到一般?猜想有什么规律?对于这个猜想,你能否给出一般性的验证?说说你的具体做法。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展开探究活动,将蕴含于问题中的知识发现并挖掘出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已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教师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的灵感,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