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述评与展望

2014-12-18

文教资料 2014年24期
关键词:生存状态研究展望研究现状

摘    要: 近年来,对大学生生存状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现有的文献对生存状态概念与研究内容、大学生生存状态现状及优化路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生存状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期望尽快构建生存状态研究的理论体系,多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对比研究、分类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全面考量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存状态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1]。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回归本质,教育应该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就要关注生命的存在状态,即生存状态。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生存状态的研究已经起步,文献查询可见大量关于农民、新闻工作者、教师等群体生存状态方面的研究。面对大学生群体各方面的新闻报道,对大学生生存状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1.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现状

1.1生存状态概念的界定

李源源[2]提出:“生存状态是主体在生命历程中所呈现的形态,包含主体的各种境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体验。”彭洲美、邹立君[3]认为:“人的生存状态是指人的生活习惯和存在方式,也即人的生理、生活及精神状态等”,“而学生的生存状态也就是学生在家庭、学校的生活状况及生活方式”。周逸群、陈平水[4]主张:“‘生存状态就是‘生存的样子,而说明‘样子需要有质的要素,又需要有量的要素。”“学生的生存状态就是学生的生存的方式和内容以及方式、内容呈现出来的水平、程度和现状。”

1.2生存状态研究的内容

彭洲美、邹立君[3]生存状态研究内容包括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等得到保障的程度,学生的个性特质、兴趣爱好得以发展的程度,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得以满足的程度,学生的交往际会的广泛程度。周逸群、陈平水[4]认为已有的相关研究是对学生的生存状态的某一方面的研究,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试图构建生存状态理论的框架。学生的生存状态包括两个维度: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和学生人际关系——并称为学生与环境的关系、学生与自身的关系。李源源[2]从四个维度展现大学生的生存状态研究内容,包括:主体的生存价值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主体的社会交往结构、主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心理体验。

1.3大学生生存状态现状及优化路径

邢奥[5]对“90后”大学生生存状态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深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共30个大项60余个小项,内容涉及大学生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消费状况、课外活动及对大学生活的态度等多个方面。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生存状态呈现出时间的充裕性、行为的随意性、生活的非规律性及时间利用的社会化趋势等特点。并对优化大学生生存状态提出建议:大学生加强自律、学校加强教育与改进管理、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朱煜[6]指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现实需要,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途径。以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为理论背景分析当前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和心理机制,问题的解决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的整合,尤其需要对人的精神的引导,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邱海燕、项超[7]研究发现,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状态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及其表现,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需要关注的一个课题。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际沟通形成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飞信、网络游戏、人人网、BBS等形式进行沟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仅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创新。同时,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容易出现异化现象。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林晋、骆莎、胡来阳[8]等提出网络化生存状态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现实背景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引发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障碍。从增强教育主体素养,提高教育内容认同感,把握网络话语体系及构筑网络教育平台等途径,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趋利避害”。

1.5其他方面

1.5.1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陈世荣、张锐、吴朝波[9]等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择业价值观四个方面,基本涵盖了核心价值观的各个侧面,指出了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要细化措施,创新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1.5.2女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叶松庆[10]研究女大学生的生存状态时,发现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总体上是好的,生存状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不利于女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负性生存状态也以不同方式显现于不同层面,如她们中有些人的叛逆性、恣意性、前卫性日益凸现且逐渐突破底线。

1.5.3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李源源[2]以生存状态为切入点,对上海地区的2129名待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46名相关人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勾勒出这个群体基本的生存肖像,揭示出待业大学生真实的群体特征,挖掘待业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源潜力和价值。

2.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展望

2.1构建生存状态研究的理论体系

由现有的文献可见,生存状态研究的理论基础较薄弱,建议对生存状态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构建完整的生存状态理论体系,借鉴西方的研究经验,制定较统一规范的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量表,有利于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2.2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现有的文献对生存状态的理论研究较多,多进行叙事性论述,实证研究相对缺乏。因此,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显得格外重要。用具体的统计数据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建议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生存状态进行描述,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相关信息。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优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观测,并及时修正完善策略。

2.3加强对比研究

各高校、各地区、南北方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大学生生存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使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会有一定的区别。对不同地区大学生生存状态进行调查,将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察看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建议采用横向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地区高校之间采用横向对比,对同一高校在不同时间点的调查结果进行纵向对比。

2.4开展分类研究

大学生有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的学历层次,各层次大学生生存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学历层次还有专业的区别,文科、理科大学生生存状态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建议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特殊群体的大学生生存状态开展分类研究,了解各自的特点。

2.5探索跨学科研究

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涉及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并非单个学科的事情,决定了该问题研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需要各个领域共同配合,共同努力。采用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方法,有利于对大学生生存状态的研究取得整体性认识。

期望将来的研究,全面考量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生存状态理论,强化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生存状态的关注,并为深化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为探索教育对策进行有益尝试,达到提高大学生生存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1.html,2012-11-8.

[2]李源源.“场域一惯习”理论视角下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彭洲美,邹立君.切实改革职业教育课程 全力扭转学生生存状态[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4]周逸群,陈平水.学生生存状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J].长治学院学报,2006,23(6).

[5]邢奥.关于“90后”大学生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5).

[6]朱煜.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从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说起[J].理论学刊,2012,(1).

[7]邱海燕,项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存状态探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6).

[8]林晋,骆莎,胡来阳.网络化生存状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3,29,(1).

[9]陈世荣,张锐,吴朝波.当代大学生生存状态研究——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视角[J].黑河学刊,2012(10).

[10]叶松庆.女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与改善途径[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1).

基金项目:该文章属于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高职生生存状态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河北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阶段成果之一(编号:201406012)。

猜你喜欢

生存状态研究展望研究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制造业物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湖南省男性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