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2014-12-17冯广通
冯广通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符号,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自强不息的精神、辩证思维的精神、有容乃大的精神则是贯串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283-02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标志和符号,亦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民族之魂的载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时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中华民族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精神具体表现很多,但贯穿其中的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辩证思维的精神、有容乃大的精神。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来源于《周易》。《易·乾象》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意指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这种自强不息、尚健尚动、奋发进取的意识,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腾飞,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它帮助中华民族渡过了一道道难关,坚忍不拔地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综观中华民族历史,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国家、民族层面,也体现在个人奋斗层面。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尤为突出。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终于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使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遍及世界,在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的同时,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
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在我国历史上,有战国时期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以成才;有西汉时期司马迁强忍宫刑的奇耻大辱,终于修成《史记》,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史书之父”。到了我国近、现代,个人的自强不息更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多次发动武装斗争,多次遭到失败,但他“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语)。这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近代的发扬。毛泽东同志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并使之获得现代理论形态,转化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疾呼:“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邓小平同志神奇般地第三次复出并主持党中央工作后,反复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无疑深深地蕴涵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辩证思维的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关于变异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辩证法问题,历代思想家都有精彩论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辩证思维精神,是以阴阳为基本范畴建构的,具有代表性的有道家、兵家和儒家。
道家辩证法以老子为代表。道分阴阳,是阴阳学说。老子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辩证法大师,他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提炼出矛盾原则,揭示了对立面双方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二章》)在老子的学说中,还包含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是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的思想,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其意指万事万物的规律都是“反动”的,即反向运动、反复运动;柔弱是“道”的一种最大作用。老子学说中的辩证法思想不仅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其所开创的道学亦与孔子开创的儒学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两大主流,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兵家辩证法以孙武为代表。《孙子兵法》十三篇是一部军事学专著,但其中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孙武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解读战争现象、军事问题,他在《形篇》讲:“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这里的“道”是指“令民与上同意”(《计篇》);“法”即指加强法制,严明赏罚。这句话显明地阐发了政治基础、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孙武认为,世间万物都处在永恒地发展变化之中,“ 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势篇》)他在《虚实篇》中讲:“夫兵形象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争像流动的水,水没有固定的形态,战争也没有固定的格局。孙武还进一步指出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的道理,他在《虚实篇》讲:“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其意是指:敌人休整得好,能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给养充分,能设法使它饥饿;敌军驻扎安稳,能够使它移动。因而,可以说辩证法是《孙子兵法》的灵魂。
儒家辩证法以《易经》为代表。《易经》作者把《易经》宗旨归结为:“《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化不居,周流方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不可为典要,为变所迁。”其意是指《易经》这部书不可远离,因为它是讲客观规律的,尤其是它所讲的根本规律,其表现形式变化多端,充满整个宇宙,上下无常,刚柔相互变动,对这些变化,都不可把它看死;若看成是固定不变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而必须要把这一根本规律看成是不断变化的,它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与条件,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与作用。《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表征一种运动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模式;解卦者必须灵活掌握,从中领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易经》作者把事物发展的动力归结为其内部的矛盾运动,认为发展是“旧新之为盛德,生生之为易”,即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易经》中辩证法思想的抽象程度很高,在一定程度上讲,已达到朴素辩证法的最高水平。
宋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更进一步发展成为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这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三、有容乃大的精神
中华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的先哲们不仅有覃思精察、析入毫芒的头脑,而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所讲:“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综观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曾经有四次比较大的中外文化交流、碰撞、融合,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是印度佛教的传入。东汉初年,佛教经西域传入内地,在中国生根、变化、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宋明时期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宋明道学。从此,儒、释、道三教并立而又相互融通,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干。
第二次是基督教和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明未清初,传教士作为西学东渐的桥梁,给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界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刺激,对明清之际乃至清一代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涌现出王夫之、方以智等著名的哲学家,他们汲取时代的自然科学养分,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促使中华民族文化发生变化。
第三次是西方进化论思想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学说的传入。19世纪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的传入和其他自然科学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使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亦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在近代的变革,出现了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等学贯中西的思想家。
第四次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发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特点使中华民族文化的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推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而且催生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中华民族文化中所体现的自强不息精神、辩证思维精神、有容乃大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所讲,“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