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式发展理念下的地方性大学重点学科发展问题研究

2014-12-17孙连刚刘钟钵肖博宇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学科大学

孙连刚+刘钟钵+肖博宇

摘要:“十二五”以来,高等学校的发展理念已经由外延式规模扩张逐渐进入到内涵式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重点学科作为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学校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助力作用。因此,通过阐释重点学科在地方性大学发展中的意义,分析当前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一个时期内,地方性大学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需要思考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地方性大学;重点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263-02

学科发展水平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重点学科是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学科,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步伐。当前,地方性大学正在经历着由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型的重要阶段,重点学科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了地方性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一、重点学科在地方性大学发展中的意义

重点学科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性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加强地方性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保障。重点学科建设不仅能够保障硕、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性大学的本科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保障

重点学科建设需要众多的高水平人才和较为集中的科研项目作为支撑,依托于活跃和前卫的思想理念和高精尖的科研设备作为保障。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势必会促进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承担更多的科研项目,在学术成果的产出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都会得到质的飞跃。

(二)重点学科建设能够增强地方性大学的综合实力

在重点学科的辐射作用下,其他学科也会得到相应的带动,进而促进整个学校学科建设环境的良性循环。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得以提高,人才培养得到创新,毕业生能力得到突破。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优势与特色

重点学科建设代表着地方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淀了深厚的科学文化和高水平的知识。地方性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能够强化学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技术的水平,通过汇聚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从事相关的科研活动,进而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二、地方性高校重点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分类不清晰、盲目追求高大全

当前形势下,有些地方性大学在自身定位和发展理念的过渡阶段存在着急于扩大学科门类、过分追求专业设置数量等盲目的现象,使得对重点学科的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导致重点学科建设乏力、新建学科后劲不足,经常出现短期行为,造成多维度的浪费。

(二)学科层次差距大,梯队老龄化严重

部分地方性大学对于学科层次的差距视而不见,只是一味追求高层次人才“强挖、强抢”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科的长期发展缺少必要的远见和长足的思考。有的重点学科老龄化现象严重,一批老专家、老学者、老教授的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三)学科经费不充足,学科管理不到位

地方性大学对重点学科的经费投入十分有限,尤其是对于地处边疆的学校来说,在经济欠发达,环境欠优越的局面下,学科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与部属院校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也给学科内部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设备更新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同时,有的地方性大学对于学科的管理还不够规范、管理体系不够成熟,使得重点学科常常出现研究方向不稳定、梯队成员科研能力差距大、经费支出混乱等问题。管理部门往往重视重点学科的申报过程,而在申报获批后,却又忽略了重点学科的后续管理和建设。对于协调和解决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明显力度不够,对于审核和评估学科建设的计划和执行情况不是十分到位。

三、进一步加强地方性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

(一)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

要着眼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切勿盲目追求学科发展的“形而上”。地方性大学的重点学科发展相较于部属大学具有很多显而易见却又无可回避的劣势。地方性大学在复杂问题面前,要学会自谋出路,放眼于可持续发展上。要面向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建立学科自发良性运行机制,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开展学科群、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分类的研究。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上区分了不同的层次:在跨学科门类领域内,重点建设处于学科前沿、具有区位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并通过相关学科的有机交叉与融合,积极推动学科群与产业的双向互动;在一级学科领域,整合所属二级学科优势资源,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二级学科领域,有目标的选择若干学科,以国内一流学科为目标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带动所属一级学科的生长与发展。

(二)提升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要立足学校的长期发展,提升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地方性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要明确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学科带头人为关键,以科技资源为支撑的,是集相对稳定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强势的核心技术水平和高层次学术队伍于一体的综合科研实力。重点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强大的价值属性和丰富的知识属性,是内化于学校建设和发展之中的一种无形资源。地方性大学要不断加强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人才高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在政策、资金、条件等方面大力加强保障引进人才工作的实施。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该校依托学校独有的对俄办学特色,以全方位对俄办学战略为引领,着力建设一支“专业+俄语”的对俄人才队伍,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对俄创新人才培养、联合科学研究、对俄交流合作的工作。

(三)加强重点学科管理

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重点学科管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重点学科产学研一体化水平。必要的资金投入和资金支持是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有力保障之一,地方性大学要不仅要充分认识到资金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要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拓宽资金的来源,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地方性大学还要从上到下协调各部门的力量做好重点学科的管理工作,明确分工、逐级负责,制订重点学科建设的工作计划、实施细则和评估体系。与此同时,地方性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要积极面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积极孵化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产业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强调重点学科在新知识发现上所做出的贡献,更而应该强调重点学科在新知识的扩散和应用上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不仅要把重点学科的建设作为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策源地,同时更要把重点学科建设作为新经济、新政策、新形式的策源地。重点学科的科学研究不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个人兴趣,而更应该日益注重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出发,围绕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从消耗社会性盈余的科学研究活动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我们要以解决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承担重大的科研项目,力求取得高水平的应用成果,为学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寇福生,周鹏,高治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9,(3).

[2]张晓玲,陆媛,杨东升,刘建萍.地方大学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1,(2).

[3]李爱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6).

[4]孔斌,李举.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地方高校办学实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责任编辑 柯黎]

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学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科新书导览】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