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2014-12-17邓圣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7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

邓圣华

摘要: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爱学生物。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71-0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1]。通过这几年的生物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在多年的生物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生物。以下是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期待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用好每一节的“想一想,议一议”栏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版后的新教材在每一节课的起始都新增加了“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在新课引入环节,充分利用它来激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心理期待。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笔者随手从教室里的生物角花架上搬几盆花放到讲台,结合本节的“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晚上的时候把这些花都放在卧室,你们觉得行吗?为什么?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就在小组讨论开了,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大家各抒己见。笔者因势利导,让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各自的理由,然后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本课时的内容。把“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作为新课的“引子”,让学生先想先议,不但引起了学生对新知的心理期待,更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操作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快地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2]。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视、听、触、嗅等活动,全面感知动植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讲授七年级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节时,笔者先向学校申请买小鲫鱼,然后按4人一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既能够在低倍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又可以通过高倍镜看到一个个红细胞移动的动态情形。通过这样的动手实验,同学们能直观地感受血液的流动和毛细血管的特点,明白毛细血管與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在观察过程中我随时指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3.开展好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是一种多方面的活动,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活动很多。不管是什么探究活动,我在上课的时候都尽量,努力把探究活动落到实处,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是一个有趣的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前,我布置学生抓鼠妇,或用黄粉虫代替鼠妇,上课时将鼠妇和铺着一层湿土的纸盒一起带来。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与探究,学生看得不亦乐乎,对鼠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也加深了对鼠妇的了解和印象,明白了环境会影响生物。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用好课外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时,笔者给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细菌和真菌在食物发酵过程中的作用,然后鼓励和指导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米酒与酸奶。同学们纷纷动手制作,上课时把制成的米酒和酸奶带到教室里与人分享。同学们在分享米酒和酸奶的香甜的同时,也分享了学习的快乐与收获,学习生物的内在动力也随之增强。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学校每个班级都装有“班班通”,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习兴趣。每册生物书都配有光盘。在上课的时候,播放与授课内容有关的视频录像,让学生通过动态画面身临其境地感知所学知识,从而让学生对生物现象、生理过程一目了然。如教学八年级上册《鸟》一课,播放“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视频,形象逼真地展示了鸟的主要特征,在播放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暂停、反复播放或局部放大,让学生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理解得更透彻。

2.通过播放网上相关信息激发学习兴趣。班班通最大的优点是在课上能上网搜索所需要的信息[4]。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过程”时,笔者上网搜索电视节目“探索生命的奥秘”,并把人的受精过程:即成千上万的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最后只有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形象、逼真地播放给学生观察。大大满足了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生物知识,从而对生物课和生物知识充满期待。

三、充分利用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90后”初中学生崇尚个性,爱好独特,渴望表现自我。利用这一特点我在生物课堂上充分利用小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时,笔者让甲同学演感冒患者,乙同学演易感人群,甲同学朝乙同学打几个喷嚏,并且不让乙同学开窗,几天后乙同学也感冒咳嗽了。通过“传染病小短剧”不仅为学生构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概念搭桥,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食物链”时,笔者同样也让几个同学头上带着画有草、兔、狐等图片,代表草、兔、狐等生物,然后让带有兔图片的同学手搭在带有草图片同学肩上,代表兔吃草,让带有狐图片的同学手搭在带有兔图片同学肩上,代表狐吃兔,这样连起来就代表草→兔→狐的食物链。通过这种表演形式学生很快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学生精彩搞笑的表演,使课堂不时响起阵阵的笑声和掌声,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通过教具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会指导学生自制教具以辅助学习。指导学生用蜡烛把塑料袋粘成四格,并且让它上下相通,左右不相通来代表心脏的四个腔,然后每个腔连上小皮管代表血管,制作成血液循环教具,在课堂上让同学走上讲台,往小皮管里灌水演示血液循环过程。尽管学生自制的教具很简单,但笔者和学生一起发挥联想和想象,在不断创造、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学习的兴趣再一次被点燃和激发。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中最能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热爱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推动下,学生爱学、乐学,他们对生物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且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生物知识,探索科学奥秘。

参考文献:

[1]杨彩琴,王伟.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药学教育,2012,28(5):44-45.

[2]张艳.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27.

[3]徐月娟.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体会——例谈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J].成功(教育),2012,(2):236.

[4]杨黎明,潘丽君.浅析思维模式的创新——从教学与网络的结合谈起[J].成功(教育),2013,(6):247.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