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注意的问题及思考

2014-12-17陈兴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7期
关键词:课堂模式思考问题

陈兴阳

摘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借着课程改革的东风,自主高效课堂已经渐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山东的杜郎口中学还是江苏的洋思中学都在这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的实践为我打开了通往高效自主课堂构建的大门。结合他们探索的宝贵经验和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笔者慢慢地也走上了高效自主课堂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课堂模式;教师;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67-02

“近乡情更怯”,越是接近高效课堂,越是深深感到要真正构建起高效课堂模式,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注重的素质和注意到的问题越多,下面我就个人的探索谈几点。

一、自主高效课堂的课前准备过程及要求

(一)划分学习小组

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以前后排和5~6人为宜,并分别设立小组长,由教师统一领导学习和检测。

1.分组兼顾的是高、中、低(A、B、C)三个层次,有利于各层次间学生的互帮互助,也有利于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平衡。A为学习成绩优异能力强的学生;B为班级中等生;C为相对来说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因为小组长肩负着教师得力助手的职责,所以一般由学习能力突出者担任。每个小组大概由6人组成,按照就近原则,分两排座,一前一后,各3人。

2.组间成员再次细化,两两再分成小组,互相竞争也合作,通常让A、B级的同学多带带C级的同学,让C级的两个同学分开,以有利于克制上课时的不良习惯,更有益的是能在学习上有更快的进步。

3.组内有竞争,组与组之间也建立起竞争机制。组内由组长安排,班内由教师负责。教师要尽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组与组之间有更多的竞争、交流、比拼,并让组与组之间互相评价和提议,以找出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A级同学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让B级和C级的同学尽快地跟上步伐。

4.小组长是传达和执行教师的教学指令的第一人,也难免会有作弊的行为出现,所以教师也会直接地抽样调查各小组某些成员的实际学习状况,以保证小组学习有着实际的意义。小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自立、合作、探究”的核心观念,这也是新课改力求要达到的目的。

(二)学生预习设计

学生的预习设计需要教师根据一定规则自行安排,要是指导性而不是灌输、死记硬背式的预习提纲。预习计划要具有全面性,兼顾整体与部分,一般在制定时会划分出三种:(1)大预习:主要是要大概地了解一下本章的内容,时间在10分钟左右;(2)中预习:要求学生安排在周六周日来进行,为下一周的课程学习做准备,初步了解下一周学习内容、知识基本框;(3)小预习:这是最细化的预习方式,细化到每一天,提前一天预习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准备。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预习,如遇问题,记录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

(三)教师备课设计

1.备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恰当和完整。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既定目标,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从简单到困难、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认知到本质等等。但是具体不代表面面俱到,更不能说具体就是要超额完成课标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减负,而不是额外施加压力,所以考量全班整体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标任务。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还要包括智能、情感等目标,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2.备练习。练习是目标实现的实施主体。教师可以站在全班级的角度进行集体教学,充分利用学习小组设计相关练习题,练习题要有选择性,分必做和选做题,还要包括思考题这一利于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题型。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性格特点、长处优点来因材施教地设计趣味性习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获取,提高教学质量。

3.备操作。要把备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化作用。按照常规课堂教学流程,开场时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很有必要,找到合適切入点准备随时导入本课所要讲述的新知识点。导入部分要有吸引力,能够使学生们在上课伊始就能够投入到知识的探求中。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可以将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地传授和被学生们所接收,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步步登高,再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最后,根据一堂课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理顺学习思路。

4.抓集体。集体是个体活动场所,也为个体提供很多便利的条件,所以一个建立良好的集体氛围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研究教学的作用。共同探讨,互相听课评课,共同进步,资源分享。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求

(一)情景导入,指导自学(3分钟)

操作: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课前预习算是教学环节前置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老师们的备课环节。备课内容不能只是面面俱到地写满几页纸,按照教案简单地摘抄,除了写明讲什么,怎么讲,还有把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也体现到备课中。预习指导要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和知识点不宜太难。而且要杜绝任何一位同学只是旁观者,必须在能保证自主预习课程的前提下,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提高预习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比如投影仪、视频、图像等把教学任务和目标表述出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

注意事项:(1)必须明确自学字数和自学范围;(2)必须明确采取何种方法进行自学;(3)必须明确自学的任务,不能只是走个过场;(4)教师必须先于学生一步学习下一堂课的内容,以便引导学生如何预习。

(二)学情交流,小组合作(4~6分钟)

操作:“对学”、“群学”即“知识的超市”,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学生小组成员间交换预习学习成果与存在问题,教师行间巡视,并个别指导。第一:各学习小组的同学带着问题在组内“对学”讨论,即A帮B,B帮C,A帮C。通过对学,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研讨分流解决。第二:“对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全组同学请教即“群学”。“群学”还包括全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上交全班同学探究,利用组与组的力量,再加上老师的点拨,就能解决最后的问题。这就体现了洋思中学的办学思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成果展示,反馈提升(5~8分钟)

操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预习的成果或自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指导。要告诉学生怎么展示,展示什么内容。一是要让学生明白展示的是自己本小组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后是要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质疑、讨论的,而不是自己就是老师了,甚至还有的同学像老师一样给提问题让同学来回答或让同学起来再念一遍题目等。

(四)讨论更正,精讲点拨(6~10分钟)

操作:一是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激励到位,使学生个个有收获。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问题做出准确的答复。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引导学生归纳,训练一题多解并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应用。四是查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困惑。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式,任何的模式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时的一种相对成熟的探索,高效自主课堂的理论探索目前还在发展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还必然迎来高潮阶段,我只愿自己的这点粗浅的拙见能成为这道洪流中的一颗小小的水滴,最终汇进高效自主课堂的大潮。

猜你喜欢

课堂模式思考问题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实施“162四主六环”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优劣之管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