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童话中学习

2014-12-17张宁璐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7期
关键词:通话认知情感

摘要:童话是一道提高儿童学习知识能力的鸡汤,童话让儿童在游戏中启迪智慧,童话是儿童学习创作的源泉,童话让儿童学会了审美,在通话世界里懂得引入科学知识,那比枯燥的灌输好上一千倍。

关键词:通话;情感;认知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146-03

在成人的记忆中,童年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也许它早已埋藏在一张旧照片中沉沉地睡着了。就算当年亲历过那场场童话般游戏的人,偶尔醒来潜进历史中,在孩提的时代里游走,多半会是对过去报以幼稚的嬉笑和对某种天真的不惑。童年对于成人来说那是一个久远的时代,童年中的自己也是一个长眠的人物。所以“儿童”在成人的概念里是一个苍白的名词,虽然现在他们给予孩子的关爱是美好而强烈的,但他们理解儿童还有一个断层,主要是成人已经远离了自己纯净而美好的童年。

一、童话是一道提高儿童学习知识能力的鸡汤

其实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小宇宙,那是美丽而丰富的世界,儿童阶段是最初的生命状态,还谈不上感性和理性,在意识还没有分化的情况下,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纯净的。“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本善的童年又有了一种美好的体裁——童话。

童话的渲染使童年又加上了一道绚烂的彩虹。可以说童话对儿童的影响恰恰弥补了成人对儿童影响的不足与缺陷,如果说家庭和学校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那么童话则是帮助儿童打开了心灵美好宝藏的钥匙,而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把这样的钥匙,童话已变成了儿童的专利品。就像著名童话作家孙幼军说的:“去孩子那里找童话。”童话成为了孩子成长的主餐。而且我们知道美好的东西最容易在人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哪怕当时还是一个懵懂的婴孩,他也会记住美好。当然童话还能让人带泪地微笑,从中获得收获,如著名的童话故事《灰姑娘》告诉儿童,只有善良、勤劳的人才是真正美丽的人,才是最终得到幸福的人。《小红帽》告诉儿童,不能轻易相信别人,以及知道智慧的力量。而安徒生笔下的《皇帝的新装》则以更新颖的方式让儿童受到教育。

“皇帝不关心他的士兵,也不爱看戏;说实在的,他脑子里只转着一个念头,就是坐马车到外面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装。一天里面,他一个钟头要换一次衣服;因此,人们说到皇帝就可以说:‘皇帝吗,他正在他的更衣室里。”

这样的皇帝让儿童觉得可笑,从而快乐,在快乐的笑靥里还有儿童的某种领悟。皇帝的可笑来源于虚荣,而儿童的领悟则来源于“做人要诚实”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所以英国儿童文学家达顿说:“儿童读物是为了给儿童获得内心的快乐而推出印刷品。”而高尚健康的儿童读物能使儿童精神净化,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新奇,使人终生难忘。

二、童话让儿童在游戏中启迪智慧

因为有了童话的存在,孩子就生活在了游戏、幻想、创作的世界中,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了充分的价值。童年不会是一朵枯萎的花朵。儿童有自己诗意的、童话的、梦想的精神世界,这一世界要比成人的客观世界丰富得多、广阔得多、明丽得多。儿童的思想道德也在这样的世界中潜移默化,大人也许会惊叹孩子为何在自己还没传授道德的情况下懂得了更多的道理。那只是因为在那样一个多姿多彩、充满神奇的童话世界里,还有一位讲解正义与道德的“魔法师”。

有了童话就会产生相应的童话般的游戏,而游戏也影响着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角色游戏可以使幼小儿童自然地装扮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爸爸、妈妈、孩子、老师、医生、大灰狼、小羊等。他处于这样的角色中,他会自动地按照角色的实际行动,甚至纠正同伴与其所扮演的角色不符的行为。因而角色游戏是为儿童提供了大量角色承担机会的重要活动。规则游戏对促进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在规则游戏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必须与同伴一起把游戏过程展开,也就是说大家能在一起玩起来,因此儿童就必须学会认识同伴的兴趣、要求,并与同伴达成某种协调。所以规则游戏也是儿童充分获得角色承担机会、发展社会性认知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而游戏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童话这一母体,通过读童话、理解童话才懂得游戏中情节和人物的意义,这样才会在儿童的游戏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都喜欢当游戏中的善人,而恶人往往是石头、剪子、布里的最后一名来当。这也是童话对孩子已经造成了一种善恶分化的影响。

三、童话是儿童学习创作的源泉

童话还能让孩子产生创作的欲望,通过童话的人物形象他们会进行再创作,他们会在白纸上画出各种童话中的情节,会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续篇,还会给他们增加人物和更多更精彩的情節,狼和小羊第二次又遇到了会发生什么事呢?白雪公主和王子结婚后会有什么更有趣的事情呢?……他们不仅仅会通过绘画,还会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有时儿童对童话的再创作也会让文思泉涌的成年人瞠目结舌。

四、童话让儿童学会了审美

童话天生就具有一种美感,不光体现在童话梦幻般的意境,优秀的童话往往融思想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于一体,给儿童以巨大的美的享受。童话中的人物、故事、环境,被幻想笼罩着的一切都是美的。冰波的《大海,梦着一个童话》开头意境的创造很有代表性:

“当圆圆的月亮,微笑地望着大海的时候,大海感到了他的温柔。当清凉的海风,缓缓地、轻轻地唱起一支古老的摇篮曲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微微的倦意。它轻轻地和着海风的节奏摇荡起来,把雪白的浪花推上金黄的沙滩。大海又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呵,我真想睡了,看那星星都在眨眼哩!大海睡着了。月亮披上了白云的薄纱,海风还在唱着轻柔的歌。大海安静地睡着了。”

这样的意境若是从母亲轻柔的嗓音中传出,孩子的心将会变得纯洁而高尚,儿童的审美能力该是不期而来。所以童话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也许是因为受到童话的影响,在儿童的眼里,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因为在世界中这些都是美的。对儿童来说,月亮是一个人或一张脸,或是星星的保护者,乌云似乎是小羊,玩具娃娃也喝水、吃饭、睡觉……牛是马的妻子,狗是猫的丈夫……如果你要告诉儿童月亮是什么,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转的,月亮的表面是不毛之地,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而来,那么儿童一定不会明白。而如果你说月亮里住着嫦娥仙子,表面上的黑影是吴刚在砍树,月蚀就是月亮被天狗吃了进去,用这样充满童话般的方式来解释,儿童就很快懂了。儿童若要画月亮,便会将月亮当作一个人,有眼睛,有嘴巴。从而在自身审美能力的影响下,儿童的创造成为了艺术,儿童的艺术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反映了自己的“巨人铁匠”、“老妖婆”……但是如果他们体验不出善与恶的斗争,感受不到童话中反映的是关于真理、荣誉、美好的观念,那么他们的天地将会是狭隘的,不舒适的。童话促进了儿童对科学的探索,打开了孩子关于探索的兴趣。而在这样的探索中,幻想和想象充当了主角。

低年级的老师们要给孩子们教比例、透视、相称规律这都很好,但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幻想提供广阔的天地,切不可破坏孩子观察世界的那种童话语言……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描述与告诫中我们可以知道,儿童的“真实”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让幼小的儿童像成人那样思考是有悖于童心的。我认为艺术教育应当打破传统的以灌输为主要的方法的旧思想,而代之以鼓励儿童自由创造、适当进行艺术技巧训练的新观念。我们必须寻求更好的途径——在童话这样一个星星会眨眼,树叶也会沙拉拉地絮语长谈的丰富世界里懂得引入科学知识,那比枯燥的灌输好上一千倍。

我国老一辈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把童话这优美的文学样式称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是啊,童话是儿童的专利品。那是可供所有儿童共享的“水晶矿”,凡是投入其中的开采者,都能从这个“矿”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宝贵的财富。这些“水晶”还可打磨成镜片,并装成望远镜、显微镜,通过他们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上更远的未来和更细微的变化。其实,我们早应该知道童话已经在很早的时候,赋予了人们这种能力。

作者简介:张宁璐(1981-),籍贯:江苏南通,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职称:小学一级。

猜你喜欢

通话认知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低成本视频通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