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测量、特点及其教改启示
2014-12-17刘先强
王 钢,刘先强
(成都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6)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大学生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质量亟需提高也成为不争事实.因此,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大学生专业认同是指大学生在了解专业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所学专业的喜欢和内在接纳,进而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方式.[1]大学生专业认同既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反映,因此,近年来逐渐引起研究界的关注.鉴于学前专业的特殊性和国家政府的重视度,学前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可能表现出异于其他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值得系统深入探讨.纵观国内外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测量和特点研究,主要采用问卷分析其总体状况,考察年级、学历、专业选择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目前看,以往研究至少有两点局限:首先,所用工具的科学性有待提高,许多研究使用工具尚无信效度说明,影响结果的可信度.[2-4]其次,被试选择有限,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对专科关注力度不够.[5]这既不利于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也无益于学前教学改革,最终影响幼儿教育质量和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鉴于此,在目前研究不多的情况下,[2]本研究旨在采用修编的科学有效的工具测量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状况,分析其具体特点,进而为学前教学改革提供启示.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被试
从川渝两地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学前专业学生620名,剔除有规律作答和超过5%题目没有作答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569份,有效率为92%.具体说来,大一134名,大二123名,大三151名,大四99名,大五(五年制大专)62名;本科174名,专科191名,大专204名;自愿报考346名,调配223名;被试平均年龄19.68±2.97岁.
1.2 研究工具
专业认同量表(SIS).该工具是以《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为基础修编而成,具体修编情况见“3.1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测量”部分.
1.3 施测过程
在辅导员的协助下,由研究者本人和经过培训的研究生组织学前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测试前先向被试说明注意事项、填写方法,在确认被试理解后,单独作答.测试完成后,立即收回.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12.0和AMOS6.0软件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测量
以王鑫强、张大均等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为基础,[6]结合学前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主位”研究思路,修编成适合学前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量表》.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学前专业大学生90名)、专家访谈(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共9名)以及理论分析进行理论建构,初步认为专业认同由专业期望、专业意志、专业效能和专业价值4因素构成.其次,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式选取川渝两地学前专业62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将数据随机分为同质的两个样本.其中312名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313名做验证性因素分析,经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Χ2/df为1.86,RMSEA 等于0.03,GFI、AGFI、NFI、RFI、IFI、TLI和CFI值都大于0.92)发现,修编的《专业认同量表》的确由专业期望、专业意志、专业效能和专业价值4因素组成,每个因素3个题项,共12个题项.其中,专业期望是指希望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专业意志是指愿意坚守该专业的工作;专业效能是指感觉有能力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专业价值是指该专业的工作有价值、受尊敬.具体说来,每个题项用Likert5点记分,计分范围从“完全不同意”得1分至“完全同意”得5分,专业期望、专业意志、专业效能和专业价值得分越高,说明认同感越强.最后,信效度检验发现,专业认同量表及4个因素的α系数在0.61-0.80之间,重测信度(选取62名学前专业大学生间隔2个月)在0.75-0.83之间;量表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39-0.48之间,低于因素与量表间的相关0.58-0.71;量表总得分与效标《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得分的相关为0.72,[7]效标关联效度良好.
运用修编的《专业认同量表》调查发现,总体上,学前专业大学生在专业期望上得分最高(M=10.82,SD=1.47),依次是专业效能(M=10.25,SD=1.65)和专业价值(M=6.51,SD=2.23),专业意志得分最低(M=5.95,SD=2.11).经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前专业学生专业认同4因子得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F(3,1704)=1446.69,p<0.001.其中专业期望和专业效能得分极其显著高于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p<0.001),专业期望和专业效能、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 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
以专业认同4因子为因变量,进行5(年级)×3(学历)×2(志愿选择)的多元方差分析,采用饱和模型,结果显示,年级主效应显著,F(16,548)=1.87,p<0.05;学历主效应显著,F(8,548)= 2.54,p<0.01;志愿选择主效应显著,F(4,548)= 2.06,p<0.05;年级×学历、学历×志愿选择、年级×志愿选择、年级×学历×志愿选择的交互作用皆不显著,p>0.05.
表1 不同年级、学历、志愿选择的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各因子平均得分(M±SD)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专业期望、专业意志、专业效能和专业价值因子上,年级主效应显著(F(4,551)= 2.83,p<0.05;F(4,551)=3.27,p<0.05;F(4,551)=2.86,p<0.05;F(4,551)=3.41,p<0.01).LSD事后检验发现(见表1),在专业期望上,大一和大二得分极其显著高于大三和大五(p<0.001);在专业意志上,大一和大二得分极其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和大五,大三和大四极其显著高于大五(p<0.001);在专业效能上,大一得分极其显著高于大三和大五(p<0.001);在专业价值上,大一、大二和大五得分极其显著高于大三(p<0.001).
单因素方差分析还表明,在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因子上,学历主效应显著 F(2,551)= 3.16,p<0.05;F(2,551)= 6.80,p<0.01).LSD 事后 检 验发现(见表1),在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上,专科和大专得分极其显著高于本科(p<0.001).
同时,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上,志愿选择主效应显著(F(1,551)= 5.91,p<0.05;F(1,551)= 4.25,p<0.01).LSD 事后 检 验发现(见表1),在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上,自愿报考学生得分显著高于调配学生.
3 讨论
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是学前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采用修编的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发现: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各因子发展不均衡,且随年级、学历和志愿选择变化呈现出具体特点.整合本研究结果和已有研究成果,作如下探讨.
3.1 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测量
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对研究学前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非常重要和必要,鉴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修编成了适合学前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量表》,据此工具测量发现,总体上,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专业期望和专业效能发展水平较高,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发展水平很低.这种不均衡现象,究其缘由主要在于:首先,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幼儿教育保教结合,学前专业学生迫切需要到一线去具体了解、深入实践,进而提高其专业技能.[8]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专业技能的提高,专业效能随之发展.因此,专业期望和专业效能发展水平较高.这反映了学生专业认同良性发展的一面.其次,幼儿教师的弱势化.幼儿教师压力大、收入少、社会地位低,付出与回报极不相符,[9]其职业倦怠明显,离职意向强烈.幼儿教师的尴尬处境无疑会影响学前专业学生的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因此,其发展水平较低.这反映了学生专业认同恶性循环的一面.
3.2 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
学生专业认同并非一成不变,它往往随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变化呈现出具体特点.
3.2.1 总体而言,大一大二学生的专业认同较高.这同“专业认同随专业认识程度加深而提高”明显相悖.究其缘由,可从环境和个体两方面加以阐述.首先,环境方面,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国家和整个社会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大一大二学生入校以来一直深受这种大环境的熏陶,因此,他们专业认同较高.其次,个体方面,大一大二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相对有限,尤其是本科生,很多专业课程都在大三后开设.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专业认识程度加深,专业认同趋于合理.鉴于此,大一大二学生的专业认同较高有其合理性.
3.2.2 在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上,专科和大专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自愿报考生得分显著高于调配生.这同一些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3]进一步说来,专科和大专生的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可能与整个评价体系密切相关.首先,用人单位的评价.目前幼儿园招聘教师大多“重技能、轻理论”,当前而言,大专生的技能强于专科生,专科生强于本科生.在这种形势下学历高并不是优势,反而成为劣势,因而,本科生更容易离开幼教行业,其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较低可以理解.其次,社会舆论的评价.目前在很多人眼中,“学前专业就是一个带娃娃的专业,幼儿教师就是带娃娃的老师;幼儿教师不需要多少能力,没什么了不起;接受本科教育后来当孩子王简直是浪费时间”.因此,本科生难免有更重的心理压力和更大的心理落差,其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最低合情合理.[3]至于自愿报考生的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得分显著高于调配生,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自愿报考生之所以愿意报考学前专业,他们自身可能喜欢该专业,认为该专业有价值且愿意坚持从事该专业相关工作;相反,调配生则更为被动,他们来到学前专业大多基于“无奈”,没有其他更好选择.
3.3 教学改革启示及展望
本研究结果对深化学前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学前专业思想教育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如前所述,学前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各因子发展不均衡.专业期望和专业效能发展水平较高,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发展水平很低.为此,在寻求外部大环境支持的同时,可以采取课堂渗透、专题辅导、专家讲座和心理咨询等相结合的方式,多管齐下,促进学前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意志和专业价值.其二,学前专业思想教育的时间要具有长期性.一直以来,专业思想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长,学生的专业思想越来越牢固,专业认同越来越高.因此,大一大二是专业思想教育的关键期.但从学前专业学生的调查看,情况并非如此.从表1可知,整体而言,大三至大五学生的专业认同反而不及大一大二,学前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可能在整个大学阶段都面临着,具有长期性.其三,学前专业思想教育的对象要具有区别性.由表1可知,从学历看,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低于专科生和大专生;从志愿选择看,调配生的专业认同低于自愿报考生.因此,在专业思想教育时,无论是班主任、辅导员还是其他专业思想教育者都应该重点关注本科生和调配生的专业思想,避免专业认同不高给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诚然,由于条件所限,本研究尚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其一,修编的专业认同量表(SIS)题项略微偏少,可以考虑增添部分题项,增强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二,虽然考虑了问卷题项选项和计分方式,但同时采用自评问卷仍面临同一性方法偏误问题,未来研究需要考虑.其三,样本局限于川渝地区且较为有限,因此,后续研究需要扩大抽样数量和范围,以增强其说服力.
[1]王顶明.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的理论述评[J].学园,2008(8):32-38.
[2]陈 妍,梁 莹,强丽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情况的校别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8(3):21-24.
[3]母远珍,臧 丽.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4):139-141.
[4]唐芳丽,李神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情况的年级、学历层次比较——基于对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的调查[J].当代教育论坛,2011(9):83-85.
[5]李巍巍,韩 冰,胡 秦.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2):21-22.
[6]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等.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52-157.
[7]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76.
[8]袁朝阳.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5):124-126.
[9]李燕霞.幼儿教师压力大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12-0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