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生逃学原因及对策
2014-12-17殷志洲
殷志洲
〔关键词〕 寄宿制;逃学;家庭;社会;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2—0025—01
集中办学,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地方政府为民做的一件实事。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敞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舒适的学生公寓,老师24小时陪在身边,辅导学习、指导生活、疏导心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们在远离父母的校园中快乐、健康、和谐、幸福地生活、成长。笔者根据自己在寄宿制学校工作的经验,谈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逃学的一些认识。
一、因不适应寄宿生活而逃学
孩子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突然从农村学校进入城市,到了新学校,才发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生活场所是自己极为不适应的,渴望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个别学生便不顾学校的纪律而逃学。
新生入校,要提前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通过班会让学生尽快相互认识、互相熟悉,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朋友。联系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通过电话多关心、鼓励孩子,与孩子一起度过“断乳期”。缩短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生在校7-8天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以缓解学生想家之苦。
二、 成为“弱势群体”而逃学
有些低年级学生较懦弱、胆小,对学校管理还不是十分的了解,往往会成为个别高年级学生恐吓、欺负、敲诈甚至殴打的对象。这些孩子遇事不敢向老师反映,当伤害达到承受极限时,为逃避伤害而选择逃学。
召开“主题班会”展示案例或现身说法,让学生展开讨论,找到自我保护的方法。教给学生避免伤害的方法,保护自己。集中开展法制教育,从学校纪律、违法犯罪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及后果,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校园设立“知情信箱”,便于学生反映问题。通过校园广播、视频、班会、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三、因“贪玩上网”而逃学
一些孩子平时习惯了双休日玩耍,进入寄宿制学校后,一个学段就是7、8天,甚至10天或更长。单调的学习生活一天天重复,就会萌发逃学的念头。
在每个学段中,以班级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看视频、谈心、阅览、球赛、文体活动等,丰富校园生活。与家长沟通,在学段后期,通过探望、电话等方式,关心孩子。开放学校微机室,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自由时间,引导学生们搞一些电脑制作,使这些“网络高手”玩游戏的特长得以发挥,让他们体验成功感。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孩子远离网吧。
四、 因家庭原因而逃学
有些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找不到心灵寄托,得不到安慰;有些孩子父母虽在身边,但家庭不和睦,孩子回家也得不到家长的关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以上这些孩子在得不到亲人的安慰、关心时,往往会选择在虚拟空间寻求安慰,只要网友关心自己,同情自己,说出自己心中的烦恼,很容易放松警惕,与网友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当网友提出见面、散心的要求时,就会逃学跟着网友跑了。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培训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科学教育管理孩子,化解家庭矛盾,为孩子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取得家长的支持,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让孩子远离网络。对留守儿童,学校要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让孩子定期与家长视频会话,倾诉心声。心理辅导老师要有重点地进行团体辅导,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拉近子女与父母的距离,加深亲情,学会感恩,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五、因社会诱惑而逃学
班主任老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交友圈,发现交友不慎,及时通知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对孩子多次要钱,要与班主任联系证实,以防孩子借学校的名义骗钱逃学。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今日说法”等法制栏目,让学生认识到不慎交友,逃学离家的危害,学会自我保护,远离伤害。
六、因厌学而逃学
这一类学生因学习基础差、习惯差,上课不愿意听讲,无事可做,要么自己玩,要么与他人说话,作业错误率较高或干脆不做,终日游手好闲,成了老师、同学眼中的“双差生”,就会由困学厌学而发展为逃学。
班主任要与科任老师沟通,对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降低学习要求,多给表现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激起学习的信心。与父母沟通,对孩子多关心、多鼓励,不放弃,对孩子始终充满信心。班主任与班级同学沟通,让同学们多与这些同学参加集体活动,接纳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其感受师生的关爱从而坚持学习。
七、因心理障碍而逃学
建议家长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心理辅导老师要定期对其疏导, 配合医生加以治疗。班主任要积极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流,主动走出自闭的心理,共享学校生活的快乐。
?笙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