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口述史的档案编研发展策略分析

2014-12-17张伟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

决策与信息 2014年36期
关键词:编研研究文化

张伟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

基于口述史的档案编研发展策略分析

张伟
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

现如今,我国的档案工作有迈入了新的台阶,档案服务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对档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档案研究的背后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档案的研究深入以及效益等等。因此,档案的编研工作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从目前档案编研工作上可以看出,口述史也有了较为悠久的历史。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现如今,口述史题材的材料和书籍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从口述史的档案编研发展策略上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仅供参考。

口述史;档案编研;发展策略

口述史最早产生于美国,主要是通过录音或者是录像的方式来就对档案历史进行记录,打破了传统档案编研工作的局限。从其意义上来看,主要可以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首先,档案编研具有一定的公众效益。档案编研具有一定的服务性,可以将档案信息的研究性和服务性两个显著的特点融为一体。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包含重大的事记,组织解雇以及年鉴内容等等。口述史主要是以广大人民的视角为主,因此,具有一定的公众性。其次,着重强调档案编研工作。从以往的档案编研工作中可以看出,档案的编撰工作都会被置于研究之上,这种档案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朝着档案研究的方向转变。口述史也是如此,为档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和研究方式,促进了档案研究的长足发展。

一、档案编研引入口述史的难点

1、定位问题

从档案编研工作工作上来看,最主要的两种类型就是通过档案文献资料以及口述史料两个方面。多数研究学者对于口述史的真实性还存在着严重的质疑,将口述史作为档案编研的主要对象需要进行深入地位,如何采用口述史资料成为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另外,口述史和档案文献资料共同作为档案编研的依据是否可行等等问题都是档案编研工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见,做好定位工作是促进档案研究工作的重要前提。

2、真实性问题

口述史从其内涵上可以看出,其主要为口述者根据自身的记忆和情感立场等因素来对历史的内容进行还原,因此,其真实性存在这争议。档案文献的客观程度也并不是绝对的,有待考察和证实。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对口述史的内容进行判断和推理。口述史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应用,其中以档案研究和文学作品的引用为主,如果是文学作品,人们只关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很少去追求其史料价值,因此,口述史的价值得到了有效地发挥。但是,档案的编研工作是需要有客观依据的,不能凭空捏造事实,因此,其真实性的问题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3、规范性

从多数的口述史资料中可以看出,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以录音、录像的形式存在,在访谈和录制的过程中,专家学者已经将整体的程序进行规范处理,加入访谈的目的以及要求等等,规范性基本达到了要求。在对口述史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应用到其中,逐渐增强了口述史资料的史学价值,避免造成书面文献的错误之处。

4、人员问题

档案编撰工作主要涉及的内容就是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史料进行深入挖掘。主要表现出档案编研目的较为单一,主要是为了激励后人、展现成果等等。可见,档案编研工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档案的编研人员及研究者、新闻工作者以及社会工作者于一身,缺乏工作的重点性。另外,这种规模化的口述史录制对口述人员和编研人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是由于口述史在档案编研工作中还是一种新型的领域,需要对这种方式进行适应和创新。

二、基于口述史的档案编研发展策略

谈到口述史的档案编研工作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伟大的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施拉姆通过对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相关的概率公式,将可能得到的报偿、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选择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因此,只有增强信息的必读性、减少受众付出的成本,才能够增加受众的选择性。这种公式可以应用到口述史的档案编研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史学定位策略

对于口述史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才能够增强人们对史料的重视程度。仅仅追求成果的“好看”“有滋味”,在带来最初的新奇和新鲜感之后,并不能成为稳固和维系档案编研成果与受众的纽带。要提高持久的吸引力,不仅可读更须必读。最主要就是遵循史学定位,确保存真求实。这既是档案编研的生命线,也是档案编研引入口述史的立足点。唯其如此,才能消除或部分消除这些因口述的事后认知性而对其真实性的质疑。记忆的真实性不等同于历史的真实性,何况记忆本身有差错的可能,必须加以考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与书面文献互证、理证等多种方式努力恢复历史的真实。著名口述史学家唐德纲在编著《张学良口述历史》时,也是充分运用了书面文献资料,如此给人以丰富厚重的历史感。口述史的落脚点还是“史”字,这也体现了历史主义在档案编研领域的回归。

2、文化增值策略

文化的力量是深层次和根本性的。口述史最大限度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反映了文化是如何作用于个人的,同时又以个人口述所展现的历史生活场景和片断,提供了解读隐含其中的文化因素的途径。档案编研中引入口述史就是充分挖掘其文化特质,实现文化价值意义的增加。我们要从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的角度,以文化导向,将目光从传统掌握历史书写话语权的社会精英转移到普通民众,从传统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转向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从而全面记录原生态的社会生活和鲜活的大众记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汇聚起来的大众的声音、群众的图景将有助于我们构筑一幅完整的文化影像,有助于推动文化本身及社区文化、城市文化乃至国家创新文化建设。

3、科学文化组织策略

口述史作用和价值的发挥,从根本上还取决于其科学性与规范性,否则有可能沦落为讲故事或“野史”。口述史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更要讲求科学化的组织。从宏观角度上讲,目前有许多的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所、图书馆等以及个人开始从事口述史,对于这项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工作来说,除档案编研工作者自主组织外,采取与相关研究单位合作以及馆际合作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即便对有条件和实力的档案馆来说也必须确定本馆的口述史工作核心,以便于形成史料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也要求档案编研人员进行科学化的组织,多途径搜集信息资源,多方拓展编研主体来源,走口述史资料征集和口述史编研一体化道路,提高编研效能。

三、总结

总而言之,口述史工作涉及面广,涉及问题众多,虽然在现实条件下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但相信它所蕴含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必将为档案编研带来新活力。

[1][美]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25.

[2]周新国.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62.

[3]丁华东.范式转型与社会变迁——关于档案学理论发展的科学社会学分析[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9.

猜你喜欢

编研研究文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对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