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下体育工作发展的思考
2014-12-16许春红张雷
许春红 张雷
摘 要:2014年教育部针对高等学校特点和实际需求,制订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标准对工作管理、体质健康监测、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量化,成为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依据。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标准,结合学校现阶段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改进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学和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检查标准。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针对体育的法律文件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和全面塑造人的重要保障。但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仍然没有形成完善运行机制,尤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依据新《标准》结合学校现阶段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检查标准。
一、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教育部和国家体委于1979年联合颁发试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包括《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结合当时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需求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考核过多注重课程教学、课程改革、硬件设施方面的指标,过于统一化的考核将影响教育的公平和部分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体育课程不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时体育课程和体质测试不能有机结合,学生体质健康不能落到实处。
近年来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但由于缺乏严格的制度、基本标准和明确要求,影响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落实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习惯,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新《标准》将体育政策法规细化,改变中小学和大学体育工作实施模糊的现状,结合高等学校发展的发展任务、特点以及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的特点,将日常体育活动情况、体育体质健康监测以及体育文化建设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二、现阶段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与新“标准”的差距
(一)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体育课程开设、学生体育锻炼参加程度、改善体育设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仍存在缺乏必要的基本制度、基本标准和明确要求,学校之间体育工作实施和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影响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体育管理的核心应该是对管理内容的清醒认识,以及对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开展要服从于总体教育和青少年生长规律,根据学校体育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按照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进行实施,才能加强并提高高校体育管理的水平。因此,从根源上解决学校体育工作的片面性和考核的统一性,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要适合自身的条件,并且实现考核的多方面性,为公平教育和特色教育的实施提供借鉴。
(二)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体育课程一直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但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过多注重该课程的工具性,忽视了本身价值,导致学生缺少最重要的健康综合能力。同时,很多高校不能达到现阶段标准的要求,教学实数从108-144不等,且班级人数从30-80不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大部分学校占用体育课时间进行健康体质测试工作,使得本来紧张的教学,更加难以完成。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生命教育和运动热情培养,使学生自觉体育锻炼的兴趣、意识、技能和体育习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起到加大學生身体活动量,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和科学健身提供保障。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课余活动、运动竞赛,以及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活动是大学课余体育活动的载体,是提升学生体质、体育技能和培养兴趣爱好的发展的保证,也是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保证。由于缺乏系统管理、组织和指导,高等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组织没有发挥其特有功能,在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服务拓展和文化传承中没有起到应用价值。大学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锻炼形成良性互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课余活动开展和业余竞赛组织方面的研究,加强大学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建设,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了有文化内涵的、新颖的、多元化的健身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的兴趣。
(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受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枯燥,课程很难完成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任务,青少年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身体素质多项指标、心肺功能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率持续增加。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2007年正式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了各个级别学校的测试项目、评分标准和权重。2007年——2012年的测试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但测试率低和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体育课程中针对体质健康测试整体水平提升的内容部分不够,仅在形式上做到了健康测试,体育课程和体质健康测试不能有机结合,没有纳入对教育部门、学校和学生考核范围内,测试率和数据真实无法有效控制。同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仅作为备查资料,没有将此项数据进行深度利用,学生对自己的测试、健康情况无法了解,也得不到有针对性的健康锻炼指导意见,因此学生对健康体质测试工作淡漠。体质健康测试脱离了服务学生的基本功能,同时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等特点,不利于学生形成适合个体的锻炼方法和习惯。
(五)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现阶段高等学校在体育工作中的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均已经存在,并且在硬件设施配置上基本都能满足日常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偏大,并且在实行同工同酬以及职称评定方面存在着很大困难。同时,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的覆盖程度很难达到标准的要求,出现了体育骨干包揽参加了所有的运动竞赛,而大部分学生体现出对活动的冷漠。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铺开,并且部分高校办出了特色。但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标准》,很多学校部分指标均到不到要求,使得学校体育工作考核存在问题。高校体育评估是科学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有效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从实际入手屏弃一些不符实际的现象和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管理水平,真正使学校体育成为学校的一种校园文化,受益于学生。
三、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发展方向
(一)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体育政策法规的落实,尤其是对“标准”的贯彻实施,改变现阶段体育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依据要求对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程、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和学生具体情况等问题进行梳理,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构建多层次、多途径的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方案,有利于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作开展,同时改变工作的考核标准,根据学校的规模、层次和区域特点等针对性的进行考核,改变一刀切的模式,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最优化和实效性。
(二)以体质健康为核心进行体育大课程改革。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是体育课程的最基础目标,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课余活动开展和业余竞赛组织方面的大课程建设,加大学生整体身体运动量,使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使其追求体育本身的价值,能够运用健康知识指导自己锻炼,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同时,教育职能部门、学校应建立多元化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加强学生主观测试的执行力度,以及学生自我测量和过程性评价,并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形成终结性评价,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主观效能与自我约束力。
(三)加强课内外一体的课程形式,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
成。体育教学只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应该加强课余活动组织、业余竞赛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体育大课程开展,加大学生身体活动量总量,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测试指标水。以健康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能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形成,将体育生活化、经常化、自觉化作为体育课程改革重点,协调体育教学、课余锻炼和竞赛,以及俱乐部和社团活动,形成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形成良性互动的“课内课外一体化”模式,促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四)以“健康第一”為指导思想,建立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的基础在于体育文化,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化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高大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合理运用科学的锻炼知识和技术方法,以及营养、卫生保健和运动损伤急救常识,使个体或群体具备指导自我体育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体育观念。新“标准”根据高等学校的定位特点,把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作为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能,使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真正能够成为继承文化传统、实践传承文化创新的有效载体。
新“标准”是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衡量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和结果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充分了解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指向于学生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形成的学校体育工作目标,依据“标准”把体育教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点和立足点,有效将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有机结合,从多层次、多角度形成体育大课程、学校区域特点和学生管理的一体体育工作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元阳,黄玉全.影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39-41
[2]黄平波,安国彦,刘龙.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2:89-94
[3]邓飞.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1:9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