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藏汉翻译过程中的音译规范理论探究

2014-12-16班么旦增

2014年32期
关键词:音译规范

作者简介:班么旦增(1989-),男,藏族,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人,藏语言文学硕士,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藏翻译。

摘要:在藏汉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音译问题。音译在翻译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音译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翻译的质量与水平。藏汉音译拥有长久的历史,但是在音译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对藏汉翻译过程中的音译规范理论进行探究,仅供业内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藏汉翻译;音译;规范

对任何语种的翻译来说,都是离不开音译的,何谓“音译”,就是指在原语的音位在发声过程中用最近接、最相似的音色来表达。音译主要是表达它的声符,在藏汉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专用的名称,如寺庙名、人名、地名等特殊的词汇。虽然汉语和藏语在发音上各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技巧和发音特色,但是在音译过程中都能找出相似、相近的词语进行表达。

一、音译规范概述

音译即译音,就是把一种语言的词语用另一种语言中相似或相近的词语表达出来。在实际中,音译是一种翻译手段,音译是伴随着翻译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音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且还是常用之法、可用之法以及有效之法。

二、藏汉翻译音译现状

(一)藏语没有通用语言

藏语的地方方言种类繁多,目前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康巴方言、前后的方言以及安多方言。其中康巴方言的使用区一般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以及青海玉树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与凉山牡蛎藏族自治县等;前后藏方言一般用于西藏中西部的地区,而安多方言用于除了青海玉树州之外的各个藏族地区、天祝藏族自治县、阿坝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甘南藏族州等地区。每一种方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自然而然对于不同方言的翻译,其音译也就有所不同。例如byam s pa这个词语,有过“祥巴”、“强巴”、“向巴”等音译,这主要是由于对于bya这个词语,前后藏方言和康巴方言有不同的音译,前后藏方言一般会读成“qia”音,而康巴方言会读成“xia”音。

(二)音译和意译名称通用

由于藏汉翻译的历史比较久远,因此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一般都了解和熟悉藏文和汉语的特色。但是由于汉族的翻译者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所说的方言和汉字习惯也有所不同,因此很容易出现在翻译同一个藏文词语的时候使用不同汉字的现象。例如,藏语中的tshering就有“泽让”、“泽里”、“策里”、“才让”等多种翻译。这是由于并且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因此就出现了上述的多种情况。

(三)译名存在差异

例如,thon m i sam bho ta这个词语曾有“吐弥三步杂”、“吞米桑布杂”、“瑞美三菩提”等多种译写法,如果根据藏文书面语中的用法,应该译写成“屯弥桑布扎”、“吞米桑布扎”或者是“撴密桑布扎”。又例如rgya m tsho这个词语曾有“嘉措”、“加措”、“甲措”等书面语,而口语却是“江措”、“降措”以及“将初”等。总之从目前来看。译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混乱不规范的形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汉语翻译的用字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辞书不齐、欠缺资料,使翻译者只能凭着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翻译,从而使得同一个任命出现许多译写法;第二,是俗名今译不一样,由于汉藏翻译拥有多年的历史,很多藏文名词有了比较固定的译写,使得后面的翻译者墨守成规,沿用传统的译写法,而又由于缺乏对于汉藏两族历史知识的了解,出现了一名多译,甚至在翻译一个新的名词时,还会按照传统的方法去译写。

三、藏汉翻译中音译规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词音的规范性

在藏汉翻译的过程中,一定不能使用多余的音节。一旦在翻译中使用多音节就会造成被译词汇音节增长或增多,从而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在翻译若是遇到音节不明显或不自成的,那么其前、后或上、下的读音就可以不进行翻译。如在翻译Rdo rje rgyalm tshan时,一般直接翻译成“多吉坚赞”,而不翻译成“多尔吉坚木参”;Bsod nan s dar rgyas一般直接翻译成“索南达吉”,而不翻译成“索特那木达尔吉”等。这样的翻译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藏汉翻译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二)词义的规范性

在藏汉翻译的过程中,不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这样可以使音译的时候,不会从字面上产生错误,特别是一些具有明显的褒贬含义的词语。例如mam rgyal应当音译成“郎机、南吉、朗杰、囊杰”等,却有很多翻译成“拦截、狼藉、南极”等。Bkav mgon应当翻译成“噶衮、嘎衮、尕衮”,不能翻译成“干棍、干滚、呷衮、干木滚”。Thon m i应当翻译成“撴密、屯弥”,但是不能翻译成“吞米、屯米、土木、吐米”。Shes rab应当翻译成“喜饶、协饶”,不能翻译成“血饶、西饶”。Bs tan pa应当翻译成“旦巴、登巴”,不能翻译成“丹巴”。

(三)词性的规范性

在藏汉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使用贬义的词语,特别是地名和人名音译的时候,需要尽量的避免使用贬义词语。例如nor bu可以翻译成“络布”,但是不能翻译成“落不”、“萝卜”;don grub可以翻译成“邓珠”、“顿珠”,但是不能翻译曾“沌珠”和“邓猪”。Phg phrug可以翻译成“帕初”,但是不能翻译成“怕丑”、“怕抽”、“扒错”等等。

(四)特殊要求的规范性

在藏语和汉语的翻译中,其音译的翻译方式一般多用于人名、地名的翻译。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或音译家注解以及一半音译一般意译的方式。例如rts is kh ang可以翻译成“孜康”,这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财务机构。K hal sd em可以翻译成“克登”,是一个纸张的计算单位。在翻译的时候,许多翻译工作者还会遇到一个词语有不同意义的情况,因此在音译的时候不能以一概全。例如go la这个词语有苍穹、球形、天球以及天空轨道这四种意义,如果只把它翻译成其中一种意义是不行的,因此必须使用音译,翻译成“古腊”并且应该脚注。又例如a ba ahvu这个词语有愧、怖、断及取的含义,也不能只翻译成一种含义,因此使用音译翻译成“阿伐赌底”。另外还有一些音、意并存的词语,例如dgav ldan lnga m ch od这个词语翻译何曾“噶丹安曲燃灯节”,是纪念12月25日宗喀巴去世的日子,在藏族的风俗中需要在夜晚点燃酥油灯供佛。音译加注,某些名词在使用音译后,为了方便读者的理解,还要在旁边加注起解释的作用。除此之外,在音译过程中,不能表达出事物的属性或本质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音译加注不仅能根据原音找到相似的词语,而且还能提示读者事物的属性和性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翻译方式,但是音译加注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例如yar k lung g tsang po翻译成“雅鲁藏布江”,sm on lam ch en m o翻译成“大愿法会”,b ar sk or翻译成“八角街”,其中节、街、会等是该词的注解。音译兼有不屬于音译的范围,应该将其全部翻译出来,例如ae pa yon b dag翻译成“埃巴司书”,其中“埃巴”是音译,“司书”是意译。

四、结语

藏汉之间的音译不同于其他语种之间的音译,它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让汉字与藏文紧密联系起来。音译在地名、人名以及其他特殊词语的翻译中,都是比较常见的,虽然汉字和藏文都有不同的发音,但是在音译中都能找到相似和相近的词语进行表达,为增进藏汉两族的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

参考文献:

[1]华旦仁青.关于汉藏翻译中音译规范化问题浅议[J].金田,2014,(4):329.

[2]谭益兰.藏式菜单的汉英翻译现状与规范[J].西藏科技,2014,(7):15-18,26.

[3]王培培.俄藏西夏文《佛说诸佛经》考释[J].宁夏社会科学,2011,(6):93-97.

[4]侯爱梅,彭向前.西夏人对“菩萨”一词的翻译[J].西夏研究,2012,(3):50-53.

猜你喜欢

音译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