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2014-12-15陈敏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不幸者香油朴素

陈敏

每次读杨绛先生的《老王》,总觉得有点朴实无华的味道,而且尤其喜欢其中的一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这句话似乎也并不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不该引起作为语文教师如此的重视。但笔者偏偏就被它吸引了,而且还不断地琢磨它,总觉得在全文中,唯有这句话离自己最近。作为教学者,笔者觉得必须将这样的感觉传递给学生,但在传递之前,必须先自己理清楚。

一、最珍贵的生活资料

换在当下,香油与鸡蛋恐怕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两者只是生活资料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但在课文中,这两样东西的意义却是非同一般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智力上来看,脑袋慢;从身体上来看,孱弱且独眼(田螺眼);从生活技能上看,能让其活命的就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对于这样的一个人而言,香油与鸡蛋意味着什么?对于老王而言,这是最珍贵且最有价值的生活资料,可以说是其毕生所蓄。显然,课文后面的描述证实了这一点,正因为在老王看来极其珍贵,所以他才将之当成一份大礼送给“我”,即使他自己已经是重病缠身。

如果读不出这种珍贵,那会如何?对于作者而言,她是没有读出这份珍贵的,至少在一开始没有读出这份珍贵,因为她是“强笑”着问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的,而她甚至也没有读出老王所说的“我不吃”的真实含义,老王是真不吃吗?还是有着其它可能的原因?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有助于读懂老王。

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对“我”一家是如此的“关照”?甚至于还可以追问:老王有没有感觉到“我”对他的冷淡?——尽管这些问题问得有些不人道!在教学中也与学生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发现只有将学生引导到一定的情境中,他们才有可能对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巧合的是,在当前学生的身边,似乎也可以发现老王的身影,尽管他们与现在的“我”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如果在想象中建立一种联系的话,恰恰也是文中老王与文中的“我”的这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关系。有了这样的情境,就会发现老王其实很孤独,在他将“我”作为一种精神依托的时候,可能也感觉到了“我”的冷漠,但即使如此,还是给“我”送来了香油和鸡蛋,或许,这只是为了他心中的梦不灭!但这是一个怎样令人心疼的结论?

二、最朴素的真挚感情

在读《老王》一文或者教学本文时,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出其中的真挚感情?显然,文章几如白水一般的描述,让本就朴素的感情变得更加平淡,以至于通读全篇可能都没有感觉,尤其是对于没有类似经历的学生而言。那么,这种底层的光芒怎样才能照亮学生的心灵呢?无他,唯读尔!

初读时可以就着作者的心态,可以将老王读得落魄一点儿,因为根据文字描述而构建出来的老王形象,确实让人无法产生亲近的感觉。用学生的话说,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估计自己也不会喜欢——其实,当下人们柔软的心已经被坚硬的石块包围了,当下的“我”(我与学生)与文中的“我”其实是一样的。一个孤独且落魄的人,一个重病缠身的人,即使一手持着香油瓶,一手拿着包有鸡蛋的包裹,也未必能够让所有的人产生恻隐之心,甚至还会有一种避之唯恐不及的心理。在这种心态差异巨大的情形下,老王依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就像从棺材里倒出来似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这种几无一丝同情心的描述,恰恰将老王内心里的朴素感情衬托了出来:我不吃!我不要钱!然后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地下楼去。除了一开始那声“嗯”之外,通篇老王其实只说了这两句话。在教学中我必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是作者,老王就在你面前,你听到这两句话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笔者诧异的是,学生常常想到鲁迅笔下的中年闰土。我常常思考学生的思维为什么有这样的跨越,而思考的结果告诉我,那是学生读到了两者身上最真挚、最朴素的情感。瓶子里的香油,包裹里的鸡蛋对于“我”来说,或许再平常不过,但在老王看来,已经是能够为心里的朋友付出最多的情感载体了。

读不出这样的感情,那是对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的部分的漠视!

三、幸运者与不幸运者

文末最后一句话显然是本文的点睛之笔!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这是作者用几年时间才渐渐明白的道理。

虽然老王已去,但作者的这一感悟却依然可以让人动容,如果说在此之前读者对老王的感觉还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的话,那作者的这句话会让读者的视线逐渐清晰起来,于是,底层的光芒也就耀眼了起来。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底层都发挥着基石的作用,这种作用通过至简至朴的情感将一个民族的文化牢牢地筑在大地上,于是文化得以继续延伸,文脉得以流传。

读完此文,笔者掩卷长思:谁是幸运者?谁又是不幸者?在作者看来,显然“我”是幸运的,而老王因为生活的窘迫与身体的孱弱而成为不幸者。但是不幸运者却给幸运者上了生动的一课,当“感谢”与“侮辱”如此鲜明地撞击在一起时,作为幸运者的我几年渐渐明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良心质问的过程;而当作者以“愧作”描述自己的思考所思所想时,那种让人隐隐作痛的感觉又冒了出来。不夸张地讲,“早埋了”这三个字在笔者与学生初读时,打击都是巨大的,尽管当读到上文“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时,心里有了这种预感,但仍然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

生活中,像老王这样的人依然存在,“我”也依然存在。但谁将成为幸运者,谁又会成为不幸运者,依然是一个不断有人问起的问题。笔者并不奢望学生由此成为读懂老王、悦纳老王的人,因为这并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但笔者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能够在看到类似文本时有更多的深思,在生活中遇到“老王”时能够赋予他们一丝真诚的怜悯,譬如给予他们一些香油或鸡蛋。

这是一个需要温暖的社会,而即将踏入社会的高中学生便是提供这种社会温暖的主要角色。如斯,则他们便是真正的幸运者,而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也会因此而幸运起来。这,或许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另一层道理吧!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石庄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不幸者香油朴素
人情世故背后的真相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桃山香油 传承百年味道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摩擦法鉴定香油
析评《鼻子》与《孔乙己》的主人公心理描写
香油和醋
小磨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