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感受泥土的甜

2014-12-15谢翠兰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程式化小亮泥土

谢翠兰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拿到了一本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的旧语文书,翻到《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课,标题旁边的空白处书写着这样的一段文字: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个学生的联系方式还在笔者的QQ通讯录中,当笔者有意无意地跟他聊起这篇课文时,印象却早已模糊……

一篇经典在学生心中播下的种子何以没有绽放出应有的生命力?记录在课本空白处的感悟何以只停留在纸上?……恐怕还得从教师的教学处进行反思。

一、技术化的教学肢解了文章的整体性

《甜甜的泥土》是一篇优美的小小说,作者黄飞以朴实的文字、平淡的描述,将离异、母爱、亲情描写得荡气回肠。但也应当注意到,即使是成人,如果沿着这种平淡的文字而入文本,也不可能一下子读懂、读透作者想说的东西。可能正是因为担心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原因,面对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便被教学习惯这把解剖刀剖释得面目全非。

除了文章开头引用的学生的记录之外,笔者发现学生在课文当中也有不少的笔记:课文的第二段,学生在后面写下了“生动的比喻说明她专心致志地等待儿子的出现,表现了她对儿子的至爱亲情”;第18自然段后面学生记下了“老头感到了她可能有难言之隐,她与小亮可能有特殊关系”……学生这样的记录不下十处。忽地,笔者眼前似乎出现了几年前的那个“我”,正带着已有的教学思路,“引导”着学生沿着自己的逻辑与思考,一步一步地“学习”着。今天看来,这样的教学有着严重的“技术性”,即总是让应试引导着自己,再让自己带着应试的痕迹去教学生。于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技术性的解剖之下,变得七零八落。而这样的教学,自然难以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这样一篇极有穿透力的小小说,却需要以程序化的教学来实施呢?细细想来,这可能是自己的教学习惯在无数的试题引导下,变得技术化、碎片化,以至于一拿到文本,便想着怎样解构,而忽略了学生在面对一则文本时,可能首先需要的更是建构。

二、程式化的教学消解了文章的人文性

同样,语文教学中可能还存在着程式化的现象。无论是反省自己的教学,还是走出去向同行学习时,看到的更多的是语文教师常常嘴里说着优美且充满感情的句子,但脸上却一脸平静,在那个时候笔者忽然感觉到了这些优美的句子在语文老师的教学中,只是一些例行的“道具”而已,并非发自内心情感。在某些大型公开课中,有教师上课时感情丰富甚至是泪流满面,但下课铃声一响,却又欢快地与他人交流起来,让人大跌眼镜。

确实,《甜甜的泥土》一文,可以“分”成送、吃、埋、化的写作顺序,可以从小说的发展脉络上发现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这也正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要求。但笔者仍然感觉,在面向学生时,尤其是某一个文本需要向学生传递某种感情时,这样的程式化是要不得的,因为其会消解文章的人文性!

如上一点所说,学生面对新的文本时,需要的往往是建构。一个班上的学生,经受过父母离异的并不多,即使父母离异但有着小亮一样经历的也极少,这意味着学生与小亮之间其实是存在距离的,这也就是学生经常会提出问题的缘由:小亮妈妈这么爱他,为什么还要离婚?她为什么只带糖给小亮?老头为什么会认为这是一个神经质的女人?老师背过身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学生问得有道理,合乎他们自身的逻辑,他们不知道成人世界是多么的复杂,有时母爱并不能阻挡离婚的步伐;他们也不了解“带着体温的糖”可能就是小亮母亲感情的全部寄托;“老头”因为其老,所以见惯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对这个陌生女人的无动于衷其实并不外乎常情。倒是提出的“老师转身是为什么”的问题,符合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因而也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契机。

一旦教师抓住了这个契机,一幅人文的画卷便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这个问题,正是打开文章视野的一把金钥匙——很多学生都是阅读至此,才意识到前面那一半篇幅的描述原来有着如此深沉的意义。于是,扬起细眉的现在的妈妈,抓起木棍的爸爸,那放在口袋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糖,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个时候学生内心都有一种帮小亮一把的冲动,而当小亮吮着指头将糖埋入雪中时,学生的内心是欣喜的,眼眶是湿润的……诗化的课文结尾“那泥土,甜丝丝的”,让这个前面读来有些“凄惨”(学生语)的文字,终于收获了一个带着泪水的欢笑。

三、语文教学呼吁整体感知

优美的文章,常常在语文课堂上变得不优美了,何以如此?这自然是一个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而解决之道在笔者看来,则在于语文教学需要回归,从技术化、程式化角度,回归到语文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感悟上来。

一篇小小说,是要传递浓郁的感情的,对于这样的课文的教学如果像教说明文那样,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时笔者想到课程标准所一再强调的“整体感知”,往深处看,这是一个需要细细咀嚼且技术含量十足的教学要求。

感知是人学习事物时的最初阶段,严格来说是感觉与知觉的合称。在语文教学中,感知往往是学生与文本第一次见面时生成的感觉,为了避免感知的片面性,因此感知必须是整体的,必须是面向完整的文本的。感知所追求的第一要素,往往不是文章的描写艺术,而是文章自身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或浅或深的情感,这种情感只有在文本与学生的原有经验发生交融、碰撞之后才能产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面对像《甜甜的泥土》这样的文本时,如果忽略了整体感知的要求,而是一下子拿起了工具性那把手术刀,那课文的命运便可想而知了。

由是,笔者期待整体感知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落到实处、听得声响。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恐怕没有什么比丰富他们的情感,奠定他们面对人生的态度更加重要的了。听说读写四招当中,唯有读,是整体感知的最佳途径,是语文教学永远不能丢却的!读是需要用心的,只有用心了,才能感受到泥土的甜!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程式化小亮泥土
泥土
翻开一块泥土
河西走廊岩画图像流变及特征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程式化语言在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译英中的使用及其特征
翻看一块泥土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