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场“循环”理念的缔造者
2014-12-14夏晓波罗玉元星子县农业局
◇文/夏晓波(本刊记者) 罗玉元(星子县农业局)
9 月初,是秋播土豆的最佳时期。在位于星子县蓼南乡渚溪村的天鋆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里,众多农民正赶种秋土豆。今年,该合作社春土豆的产量每亩超3000 斤,预计两季土豆产量每亩可超7000斤。
多年前,这片位于鄱阳湖畔的土地因含沙量太高,一直被人弃耕。8年前,现任天鋆合作社理事长的刘方西租下了这片地,种上了土豆、萝卜等蔬菜,养上了滨湖黑猪、土鸡等畜禽,打开了一扇生态循环农业之门。
弃城归乡——循环人生
1998 年,刘方西凭着一腔热血搭建了多个蔬菜大棚,然而,缺乏经验加上天公不作美,他营造的蔬菜梦很快打了水漂,于是他不得不赶往北京打工。在北京,刘方西成为了一名吊顶工人,因为灵活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
可他却有些“不务正业”,时常跑到北京市朝来农艺园免费为别人做事,有人笑他傻,但他却在义务劳动中掌握了不少种植的“真经”。2006年,刘方西毅然放弃城里优越的待遇回到了家乡,租下村里没人要的1050 亩沙地,投资近300 万建起了农场。当时又有人笑他傻,但刘方西再次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与农业有缘,他从农村走出去,最终又回到了农村,这是他人生的一次循环。
沙地种养——循环农业
沙地种菜非易事。每当蔬菜收获后,刘方西故意让土地长草,然后放养土鸡,待草长到一定程度时全部耙碎翻入菜地,达到以草养地的目的,迄今为止,他治理和改良的沙丘地已超过600 亩。此外,他用乳酸菌养滨湖黑猪,其粪污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除供农场使用外,多余的便无偿输送给附近农户;产生的沼渣、沼液等则用来施肥,而蔬菜中卖相不好的又可喂养滨湖黑猪和土鸡。
“千万别小看这滨湖黑猪,它可是江西8 个地方猪品种中仅有的2 种黑猪之一。”为了加大对滨湖黑猪的保种与培育力度,提高猪肉品质,刘方西与北京农科院合作,运用乳酸菌喂猪,既能促进其肠道消化,又能抑制有害细菌滋生,还能改善猪肉品质。目前,刘方西的滨湖黑猪肉在南昌卖到了每斤38 元的好价钱,年销售额达600 多万元。
置身菜地,农民正用腐熟的畜禽粪施肥;上百盏太阳能杀虫灯大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喷灌系统不仅节约了人工,还节约了用水……如今,天鋆合作社有多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年销售额达300 多万元。
即便如此,刘方西还是不忘“折腾”,为了解决盛产期菜难销的难题,他在不久前购置了蔬菜烘干机;而就在最近,他又开始琢磨棚上长葡萄、棚下种蔬菜的立体种植模式,势必要将生态循环农业进行到底。
以老养老——循环养老
“如今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些老人没人照顾,所以我采用了‘以老养老’方式,希望老人们老有所养。”刘方西所说的“以老养老”,其实就是对行动方便的老人,让他们通过做些农活来养活自己;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子女只需支付每月750 元就可让他们在农场吃住,并享受小病治疗的待遇。
“通过劳动,老人可以吃上自己种出的放心蔬菜,同时还能收获愉悦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有了好身体,又可种出更多安全的蔬菜,如此一直良性循环下去。”显然,刘方西对他的“绿色养老”模式情有独钟。
现今,天鋆合作社在刘方西的带领下,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农科院院士工作站”、“东盟六国世界粮农委员会委员工作站”、“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其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各大酒店,并在九江市、星子县各创办直营店2 家。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星子县“十佳劳动模范”等称号。
不知不觉已到午饭时间,10 来位老人加刘方西一家,足足坐了两大桌。当品尝到肥而不腻的滨湖黑猪、肉香浓郁的土鸡、清脆爽口的沙地菜时,老人们乐了,刘方西也笑了……